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1章 沈侍讲 (第1/2页)
沈安在想着司马光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上奏疏弹劾自己,莫名其妙的就上火了,嗓子里难受。随后就被叫去上朝。 因为要过年了,大伙儿看着都有些喜庆的模样。 等进宫之后,沈安竟然看到了赵顼。 “你怎么来了?” 沈安觉得这娃大概是糊涂了。 赵顼拱手道:“上朝。” 韩琦等人拱手道:“见过大王。” “这什么意思?” 沈安最近没关注朝中之事,所以有些好奇。 赵顼和他走在一起,低声道:“我出阁了?” “嫁人?” 沈安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见赵顼满头黑线,就理直气壮的道:“这是误会了。话说你这是要搬家了?” 赵顼摇头,“不搬家。” 他确信自己如果搬家的话,老娘铁定会大闹宫中。 两人并肩而行,今日的朝会规模不小,臣子们盯着沈安和赵顼,心中艳羡不已。 “这沈安好运气啊!”一个官员嘀咕道:“和大王交好,以后这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刘展走在边上,闻言冷冷的道:“幸臣罢了。” “谁是幸臣?” 一个声音传来,刘展下意识的道:“沈……” 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就缓缓回身…… 包拯的老脸木然,刘展想示弱,可却觉得丢人。他看看左右,大伙儿都在看着这边。 上吧,怼包拯,我们支持你! 老包这阵子为了钱的事把重臣们得罪了个遍,谁来都是没钱。 大伙儿虽然知道他的难处,可老包说话太直,直挺挺的让人难受。话说泥人也有土性吧?于是刘展就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你刘展竟然不怕包拯喷! 我们服气! 韩琦甚至在想着,是不是让刘展升个职?比如说御史中丞,或是知谏院。 特别是知谏院,司马光那货看着木然,弹劾人就像是人偶般的教条,让人不爽之极。 好吧,关键是司马光上个月顶了韩琦,让他连续好几日都郁郁不乐。 众目睽睽之下,刘展昂首,包拯冷飕飕的盯着他。 “沈安!” 刘展不负众望的说出了这个名字,大伙儿都笑了。 “你为大宋做了什么?” 包拯的问题让大家都有些惊异。 这是包拯? 太温柔了吧? 刘展愕然,包拯继续问道:“沈安又为大宋做过什么?” 刘展心中大喊不妙,正准备说话,大宋第一喷子上线了。 “不管是外交之事还是武事,不管是金肥丹还是水军……沈安为大宋立下的功劳能让宰辅汗颜,让老夫汗颜。你……你算个什么东西?” 刘展指着包拯,面色红的和猴子屁股差不多。 沈安在那边叹息一声,觉得刘展的段位太低了,估摸着还不能让包拯热身。 包拯抬头,“如今他依旧是待诏,可你却是学士……敢问你这个学士是怎么来的?他那个待诏是怎么来的?你若是能做学士,他的功劳做宰辅可行?” 刘展不能答。 他就是混资历,加上运气好上来的。 此时已经到了殿外,大家都在等候通禀。 刘展面色发红,期期艾艾的道:“某……某……” “说话!”包拯突然大喝一声,刘展下意识的道:“某不及他……” 噗! 韩琦偏头过去,不忍看刘展那张惨白的脸。 这人竟然被包拯一吓唬就吓唬出了真心话。 丢人啊! 包拯点头道:“看来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刘展羞愤欲死,正好里面来人给他解了围。 “上朝了。” 赵顼全程旁观了包拯对刘展一次教科书式的进攻,不禁叹为观止。 “我要学习的还很多。” 沈安低声道:“别担心,我们总是赢。” 赵顼偏头看着他,沈安回以微笑。 赵曙坐在上面,恰好看到了门边的这两人。 年轻真好啊! 行礼。 站位。 这是赵顼第一次正式参加朝会,所以很受人瞩目。 大家都在看着他,想看他的表现如何。 结果赵顼的表现很沉稳,一旦都看不出怯意。 不错。 几个老臣相对一视,都微微点头。 先帝在位数十年,为了接班人的事儿闹腾出了许多事。 若说接班人就是大宋的亵裤,那么在先帝那一朝,大宋就一直在果奔。 这次可不行了啊! 治平,从这个年号里就能看出君臣们的雄心壮志。 但治平的前提是不能果奔,必须得有个接班人随时候命。 赵曙看了儿子一眼,说道:“皇长子出阁乃是大事,诸卿此后当多多规劝。” “是。” 出阁就代表着皇长子成人了,要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听政就是其中之一。 臣子的规劝在这个时候有双重作用。 一是用自己的经验给皇长子提供建议,二是在这个建议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彰显自己的才干,给皇长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