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8章 脚滑了 (第2/2页)
让辽人去进攻地势险要的雁门。 沈安一直在观察着耶律洪基,见他摸着书卷的手依旧稳定,心中就有了数。 “赶紧走!” 有人开始驱赶宋人,沈安笑道:“走了啊!回头见。” 嗯? 耶律洪基觉得这话怎么听着就不对劲,他抬头看去,正好沈安笑吟吟的拱手。 “你是谁?” 沈安穿着六品文官的官服,在这个年纪极为难得,耶律洪基想了想宋人那边最近的年轻俊彦,好像没发现有谁符合这个年纪。 沈安一怔,笑道:“外臣曹雪芹。” 曹雪芹? 耶律洪基淡淡的道:“名字不错。” 沈安笑着出了大厅,在外面突然蹲下。 “赶紧走!” 送他们出去的官员不耐烦的看着沈安,见他的鞋子脱了,不屑的道:“鞋子都掉了,可见张皇。” 可曹佾却知道沈安绝壁不可能犯这种错,所以他下意识的就配合了一把,说道:“某的肚子疼!” 官员皱眉道:“这里没茅厕。” 说完他不禁就乐了,心想要是曹佾在这里当场拉出来,大宋的颜面无存不说,回去赵曙得收拾他。 他就这么关注着曹佾,那边的沈安右手扣住了鞋帮子,用力拉了一下,鞋帮子那里就开了个口。 下面竟然是空的。 他从下面取出一个小东西,然后摸摸外面,觉得有温度,就放在了窗户的下面。 这是个全木建筑,看着古色古香……应当是当年大宋的某个豪绅家庭的宅院,后来朔州丢给辽人后,就变成了他们的地方。 木建筑好啊! 沈安起身,笑道:“天气太冷,脚干的打滑了。” “走吧。” …… 沈安等人出去后,有官员说道:“陛下,从曹佾的言行来看,宋人应当是有援军到了雁门,只是数量不明,不好进攻。” “没什么不好进攻。” 耶律洪基冷冷的道:“宋人能有多少援军?从消息出去到宋军来援,步卒可能从汴梁走到雁门?” 众人摇头,有武将钦佩的道:“陛下英明,从汴梁到此,若是步卒的话,大概还在半路上。可全是骑兵?宋人的骑兵……” 他看着众人笑道:“那不就是个笑话吗?” “哈哈哈哈!” 耶律洪基赞赏的看了这个武将一眼,说道:“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住投石机的长久打击,所以……只要坚持,宋人就会出关来战……” “陛下英明。” 群臣山呼,随即有人提醒道:“陛下,当年大辽攻打雁门关时,杨业就是趁着熟悉小路,带着小股骑兵从大军的背后突袭……此次宋人不知道是谁领军,若是旁人倒也罢了,若是知兵的,怕是还会想着故技重施。” “宋人能领军的不外乎就是几个宰辅,韩琦是个笑话,曾公亮装模作样倒是还行,欧阳修……”耶律洪基刻薄的道:“欧阳修怕是连路都看不清。至于富弼,小打小闹还行,大军对垒,他还差得远呢!” 众人都点头称是,有人说道:“陛下,还有个包拯呢!” “是啊!包拯上次也领军出击过。” “那是做样子。”耶律洪基早就弄清楚了这些情况,“包拯出来是掌总的,实则做事的是沈安那个年轻人。年轻人呐,大辽何时才能有这等文武全才的年轻人?” 这话有些打击士气,一个年轻武将昂首道:“陛下放下,那沈安不来则以,他若是敢来,只要进入臣的视线之内,臣若是弄不死他,回头就弄死自己!” 这个豪气值得鼓励,耶律洪基赞许的道:“好,朕便嘉许你的勇气,回头若是要攻打雁门,朕便让你去打前锋。” “多谢陛下。”年轻将领欢天喜地的,让那些老狐狸们都不禁笑了,回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陛下,臣那时还年轻,记得每次宋使来到大辽总是卑微,每年给钱不敢含糊,那日子……真是好啊!” 耶律洪基点点头,“这日子断不了,大辽会继续强盛下去,百年千年,直至天荒地老……” 众人齐齐躬身,“大辽万岁。” 耶律洪基难得露出了微笑,说道:“宋人这几年有些起色,胜了大辽两次,这是疏忽轻敌导致的败绩,让朕很难堪。” “臣等有罪。”群臣按照规矩请罪,耶律洪基冷冷的道:“所以朕来了,破例来到朔州,就是想看看赵曙要怎么应对。” “他可敢尽起大军前来决战吗?他不敢!” 耶律洪基知道战前要鼓舞士气,可怎么鼓舞?最好的办法就是贬低对手,也就是战略上轻视对手。 他摸摸手上的扳指,神色肃杀:“速去打听宋人有多少援军,统军的是谁,一旦确定了,朕要让赵曙好看!” “是。” 随着耶律洪基的命令,辽军斥候疯狂的扑向了雁门。 耶律洪基拿起一本书,说道:“你等自去了吧。” 众人告退,出去后都面露兴奋之色,却无人注意到窗下的那个小东西。 小东西的温度很稳定,但那温度在缓缓移动下去…… …… 国庆七天都是双倍月票,爵士求票了。 大家晚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