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宋寻法_第十九回 西辽明珠父先子 趁火打劫怨憎会(概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回 西辽明珠父先子 趁火打劫怨憎会(概要) (第2/2页)

为之惊叹、倾倒,就更不用说旁人了。

                

    班明珠大婚

    东喀喇汗国,虽然1134年成为了西辽的附庸,都城由八剌沙衮迁到了喀什噶尔,但在在八剌沙衮即虎思斡耳朵仍然势力庞大。东喀喇汗国的太子,在虎思斡耳朵被当做质子,但在虎思斡耳朵的家族势力,也是城中第二、东城。第一为西辽皇族耶律族,北城。

    东喀喇汗国的太子穆罕默德第二(前面有长辈是穆罕默德一世(1056年—1057年)),思慕班明珠,为此苦练汉语,终于粗通,还写了些歪诗,让小厮转给班明珠。歪诗可笑至极,谁知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两人日久生情。

    可东喀喇汗国的国王伊卜拉欣二,也听说了班明珠的美名,横插一脚,威逼利诱班家。假借儿子的名义,从班家吊出班明珠,抢先截胡。申灵灵去找班明珠玩,听说她出去了,只好做吧。并劝儿子,女人多的是,等日后儿子登上王位,国家都是他的。否则,好几个儿子,可以把他换掉,另立太子。班家族长带队来喀什噶尔抢人,死伤众,被俘。国王以父命相逼,班明珠受迫之下,只好认命。

    东海迎日升,西海送日落,是姜子牙安排给申公豹每天的活计,晚上才有时间休息。有时,申公豹同意申灵灵去班家玩耍、睡觉,可惜班明珠当天没在家。当天快天明时,申公豹和申灵灵赶回了东海,等待第二天的太阳。

    当晚东喀喇汗国王和班明珠大婚,因为君主国西辽国皇帝耶律大石,半月前就安排他协助西喀喇汗剿灭反叛的葛逻禄族,东喀喇汗国王当时的回复就是如今的明日启程,所以迫不及待的来个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太子被软禁,看守在虎思斡耳朵的家里。太子在家中大殿上,白衣胜雪,天空银月,喝的烂醉如泥,最后,滚落下来,被地上的贴身大将抢前抱住,保住一命。

    当晚,班明珠父亲班思乡,气怒攻心,伤势迸发,死。

    (注:

    班家

    班婕妤兄弟:班伯、班游、班稚等,都以学行驰名。死因,为避赵飞燕姐妹,出宫陪太后,帝崩,自请守陵,次年死。

    班稚:子班彪(《后传》)。

    班彪:子班固、班超,女班昭。班固(《汉书》)、班昭(续写《汉书》)。班超:东汉名将,有勇有谋,纵横捭阖,千人收复西域五十余国,重创西匈奴。

    (下面来自《班固班超部分后裔的迁徙和分布——班俊元》,真实性待考。)

    班固:子班珩、班珪,十世孙班富….。(见下文“班固:儿子把爹坑死了”。)

    班超:子班雄、班英、班勇。(见下文“班超之叶落归根当年故”。)

    班雄:班超长子。子班始、班商、班调。

    班英:班超次子。早逝。

    班勇:班超三子。七世孙班黄。(见下文“班勇之功追先父、无妄之灾”。)

    班始:班超长孙,班雄长子。拔刀杀死了其妻阴城公主、汉顺帝姑姑。(见下文“班始之死”。)导致自己及兄弟们被斩首。

    ---------------------------------------------------

    班固:儿子把爹班固坑死了

    窦宪击破北单于,与耿秉遂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中护军班固作铭。班固作《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事发被革职,回到封地后被迫自杀。班固与窦宪关系密切,因而受到株连,也被免职。洛阳令种兢对班固积有宿怨,窦宪案发后,种兢借机罗织罪名,大加陷害。班固被捕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译文:班固不教育他的儿子们,他的子孙们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冒犯种兢的车马,吏卒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家族及门下宾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洛阳令种兢趁此机会逮捕关押了班固,致使班固最终死在狱中。

    ---------------------------------------------------

    班超之叶落归根当年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meimei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1]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朝。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汉朝给班超的兵力:班超领三十六人,多年后朝廷派徐干领一千人去增援,多年后朝廷派和恭率兵八百增援。

    ---------------------------------------------------

    《智退匈奴威震西域,班超的历史功绩》一文,有下面未考证描述:

    望断回乡路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在西域,差不多住了三十年,年老之后,经常想念故乡,便向东汉和帝,上了一封书,恳切地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他说自己年迈力衰,如果马上启程,可能来得及进入中原的大门;至于内地故乡呢?能不能看到,就不敢奢望了。言辞十分悲切,听起来令人感伤。同时他派遣儿子班勇,带着安息国的宝物,回长安朝见天子,借此机会也让儿子看看中原的山河。

    班超这份爱国思乡之情,汉和帝却不能体会,看到书信,无动于衷,三年不作答复。

    班超的meimei班昭,嫁给曹寿,人称曹大家,她在后宫当教师,知道这一切,心中难过,于是又给汉和帝上书:“班超年老,力不从心,要是突然死去,没人接替,可能发生意外变化。朝中文武大臣,是不是考虑过这一点呢?班超万里之外,向朝廷陈情,天天盼望回音,不只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古人十五岁当兵服役,六十岁也应退役回家。我斗胆上书,恳求陛下放他回来,看看故国家乡。”这才引起东汉和帝的重视,下诏把班超替换回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