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3《懒惰》魔法! (第1/2页)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名身材婀娜、容貌美丽的素颜女青年。 对方身着一袭雍容华贵的金蓝色魔法长袍,即便是站在张光沐身边,也丝毫不会出现被压制气场的感觉。 此人正是【典故公主】,同时也是【东部魔法协会会长】李烛玉! 申才英说他背刺杀死了李烛玉,张光沐从一开始就觉得是个笑话,之前也是这么安慰李筱筱的。 现在看来,真相的确如此。 见到李烛玉出现,杨炽和守护骑士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而唐阑珊则是淡定如常,没有表现出半点惊讶,仿佛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 李烛玉的视线掠过唐阑珊,微微颔首,旋即将目光聚焦在了张光沐身上:“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厉害许多倍。” 她的声音非常好听,犹如黄鹂一般清脆悦耳,不论听多少次,都不会让人心生厌烦,甚至越听越觉得有韵味。 “我曾经以为,自己已经尽可能地高估你了。” 李烛玉目不转睛地盯着张光沐,赞叹道:“真正见面之后,我才意识到,我以为的高估,实际上仍旧是过分的低估。” “如果每一位蓝星联邦的人,都像你一样的话,我会尽自己一切力量说服皇帝陛下,促成魔法帝国对蓝星联邦俯首称臣。” 说到这里,李烛玉笑吟吟地偏过头,看了杨炽一眼,似乎松了口气:“幸好,普通的蓝星精锐,也就是如他一般的水准而已。” “这样想来,魔法帝国即便是与蓝星联邦真正开战,也不需要面对‘必败’的局面了。” 张光沐没有随意插话,而是选择安静耐心地聆听李烛玉的发言。 这位【典故公主】性情十分强势,潜意识特色明显,非常讨厌比自己更强势的存在,根据以往经验来看,随便插她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双方撕破脸皮。 张光沐本身不怕李烛玉,只是本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原则,给足对方脸面罢了。 要知道…… 在张光沐一行人抵达琥珀城之前,李烛玉就“以事实为根据编造了两个成语”,分别是【孤身镇城】和【仁者不焚】。 而张光沐本人,就是这两个成语的故事主人翁。 甭管李烛玉让吟游诗人与魔法帝国的喉舌们去宣扬这些故事是否有利于统治阶级,张光沐在这个过程之中,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名声! 李烛玉捣腾出来的两个新成语【孤身镇城】和【仁者不焚】,虽说现在用的人很少,但这也的的确确帮助张光沐完善了【少年法圣】的人设。 更何况,跟李烛玉合作,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对自身发展不晓得有多少好处。 张光沐自然不会随意跟人家撕破脸皮。 “说起来……” 李烛玉认真地看着张光沐,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张光沐先生,你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潜力,已经让两大文明的所有高层都无法忽略的地步了。” “不论是哪一方,得到你的投诚,都能够如虎添翼,平添半分胜算。” “以你的智慧,不难判断出做墙头草的坏处,历史总是反复证明,骑墙派看似明智,实则愚昧。” “你终归是要选择一个阵营加入的。” 说到这里,李烛玉诚恳道:“千万不要误会,我说的这些,并不是威胁,而是在表述一个客观事实。” “在蓝星联邦之中,虽然最高执政官和部分议员都认为你是【人形核弹】,必须争取,但还有一部分议员认为,你杀死方澄,是背叛蓝星联邦的举动,必须上军事法庭走一遭。” “满腔赤诚,又是为了什么呢?” 李烛玉停顿片刻,道:“而魔法帝国这边和吝啬的蓝星联邦不同,你所能够得到的,除了十倍百倍的利益之外,还有‘尊重’!” “你会提前享受到圣魔法师【如见帝皇】的待遇,成为整个魔法帝国真正的顶层统治者!” 李烛玉很聪明,也很擅长利用人性。 她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发现张光沐仍然没有丝毫动摇,于是在下一刻,就直接掏出了杀手锏,朝着张光沐的软肋猛击:“在蓝星联邦,你的消息被多重加密,只有那些政客知道你的存在,而蓝星联邦的民众呢?他们都不知晓你的名字和伟大事迹!” “在魔法帝国,你的赫赫威名,将为所有人民知晓!” 张光沐听到这里,差点倒抽一口冷气。 这女人太狠了! 自己前显圣的小小爱好都被她看穿了。 可惜…… 任由她说的天花乱坠,张光沐都不可能动摇。 “正常情况下,是必须站队的。” 张光沐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不过,这一次,我只想做一次尝试,一次历史性的实验。”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要的是和平!” 张光沐说话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顺畅。 他声音洪亮,字句清晰:“蓝星联邦也好,魔法帝国也罢,哪个野心家想要发动战争,我就灭掉谁!” “以一人之力,镇压两大文明,收缴一切毁灭性武器,禁绝魔法,寻求长生不死,成为【和平之神】!” “在这伟力归于个人的神奇世界……” “不做一下这样的实验,岂不是太可惜了?” 同样的话,换做其他人来说,就显得中二幼稚。 可张光沐身上裹挟着刚刚消灭掉一名【魔导士】的气魄,本身又是人们公认的【少年法圣】。 他说出这样的话,只会让人觉得热血沸腾,认为他“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大志”,觉得张光沐果然是“非常人行非常事”。 听到张光沐的发言之后,李烛玉沉默良久,才幽幽问道:“可能吗?” “为了利益的战争,有可能被你这样智力与武力皆屹立于天穹之上、强到恐怖的理想主义者消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