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演出结束!传奇走向世界!(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并不会激烈到全场疯狂,甚至比不上很多明星的演唱会。 但热情的掌声中,是包含了礼节的敬佩。 想表达内心的喜爱,但还怕太过强烈的掌声会让演出后的回味余韵变得充满杂质。 甚至已然有音乐家想要开始研习总谱。 西洋的音乐中,中国的元素很浓重。 不说令外宾耳目一新的琵琶,运用到的呼麦。 就是服装,舞蹈设计,乃至于整体表演中其他的视觉元素,思想与哲学。 在外宾们看来,都东方韵味都极浓。 而看在国人眼中,却又是不同的感受。 敦煌文化,西域文化。 本就和中原文化完全各异,却水rujiao融。 在古朴的质感中,西域的风情,与西方的管弦乐,结合的相得益彰。 虽然因为李少杰的想法可能会有些奇怪,可能与大众所不同,在创作细节上,不同的人看起来或许有争议。 可是,整体作品的精致与大气,却是公认的!! 弗雷德里克教授更是感慨。 为了表达“佛性”,为了表达人性之中最温暖的片段。 整场指挥中,李少杰举手投足的那种侵略性消失不见。 或者说,那种非常强大的感染力,完全融入到了乐曲中,并没有“抢镜头”。 颇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奥古,看到了吧。” 弗雷德里克鼓着掌,感慨了一声,和助手说道。 “这是我最好的学生!!” “嗯!看到了!” 奥古斯都点了点头,看向舞台上的李少杰,双眼中露出敬意。 奥古斯都刚来到弗雷德里克手下做事的时候,李少杰才毕业回国两个月。 那时,“晨星”之名尚未黯淡,走到哪里,还都能听到“晨星”的传奇故事。 那时,奥古斯都并没有觉得李少杰有多猛。 直到弗雷德里克给自己看了李少杰的演出视频,奥古斯都才知道。 自己今年三十六岁,弹琴三十一年。 距离这个小年轻,还有很大的差距与鸿沟。 后来的岁月中,“晨星”失去了联系,音信全无。 即使在华国钢琴界,似乎也完全没有一丁点的名气。 奥古斯都自己可是亲眼看到过很多次,弗雷德里克教授在办公室看着与李少杰的合影发呆。 本来以为,这就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天才。 但后来,他又出现了。 欧洲的风暴刚刚刮起,在音乐界国际顶级的交流场所中,便出现了他的身影。 然后,站在舞台上,接受世界的认可。 传奇,走向了世界!! “有实力的人,无论到哪里,都能有所成就啊!!” 奥古斯都赞叹了一声。 “而且,能有这样的心境,实在是太难得了。” 弗雷德里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是啊,其实,jay身上最优秀,最强大的地方,正是他的内心与思想。” 听起来,似乎是很玄学。 在很多普通观众们的眼中,李少杰的成功,李少杰这一路杀穿,似乎离不开两個字。 天赋。 强悍至极的天赋。 或许,再客观一点,是他的努力。 很多东西,实际上,很难看得出来。 但弗雷德里克知道,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样。 天赋强悍的,太多了。 这个时代,固然尚未见到天赋可以超越李少杰的人,但天赋能与之相比的依然不少。 不然,不会有“黄金一代”的称呼。 努力? 真正的天才,从不缺少努力,甚至卷的更厉害。 弗雷德里克可见过太多努力的天才。 那些黄金一代,仿佛就是为音乐而生的。 上帝亲自塞饭的天赋,刻苦到令人乍舌的努力。 每天练琴十个小时。 对于跨入到演奏家行业的这群青年天才来说,那只能叫做日常。 甚至算不上刻苦加练。 练习到昏天黑地,是当真可以饿晕累晕过去的,是真·昏天黑地。 可是,有些人,还是欠缺了一点东西。 一点光,与一点思考,以及不会被浮华虚荣遮蔽双眼的内心。 在弗雷德里克看来,支撑李少杰走到现在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 而是严格基于高道德要求下的人品,以及对作品内容要求极为严肃的负责。 真正伟大的史诗级乐章,从来都不是只靠技巧的。 只有在艺术家本身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晴空明日,才可以让作品绽放出真正属于人类的伟大光辉。 演出结束,放松下来的李少杰微笑的鞠了个躬。 待到礼节全部做到位后,微微一笑,便也退场。 台下的吕老轻轻鼓掌,乐呵呵的笑着。 都说,一个人的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内心与性格。 音乐家之间,其实也更是靠着这音乐之下,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来交流。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李少杰最开始吹出的牛b,不仅做到了,甚至做的要比很多人预想中的要好!! 媒体的记者们退场后,便来到了后台出入口附近。 正规的,大型的媒体平台,自报家门,然后凭借工作证,很快便被工作人员们引入到了后台的休息室。 而一些准备来挖新闻,不算很正规的平台记者....... 就只能在后门附近守着,试着能不能拍张照,配个图,回去编几句....... 在后台换衣服的李少杰哼着小曲。 排练了这么就的节目,成功结束收尾,心情自然很好。 交流会这边忙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回家摸鱼,陪陪老婆了。 正在此时,工作人员过来,低声耳语几句,李少杰点了点头。 很快。 几名记者便涌入了后台的休息室。 因为今晚的首演只有李少杰的作品,所以后台的休息室空出的很多。 仅仅是一个乐团与合唱团......剩下的空房间可太多了。 这些记者来,也并不会显得多拥挤。 “李先生,您好。” 央视记者非常习惯性,职业性的微笑开口。 李少杰摇着头笑了一声。 “不用这么正式,私下采访,有什么事情问就行了,不要弄的太乱,一个个来。” 见得李少杰这么说,记者们倒是也不急了。 开始想着自己想要问的问题。 李少杰也耐心的一一回答。 一来......虽然记者采访很麻烦,但记者也要吃饭,这是人家正常工作,聊几句也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 二来......如果谈话得当,对自己帮助非常大。 工作室的陈公关,之前便早已面见了不少的媒体平台,越好事后采访撰写文章。 为后续的工作与发展铺路。 “李先生,你在之后的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安排呢?” 有记者提问。 “嗯,之后的工作重心暂时围绕在《敦煌·慈悲颂》的世界巡演上,我想让更多的人能听到我的作品。” 李少杰微微一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