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潘文珪欲杀周公瑾,林子源画大饼以圆场 (第1/2页)
“公瑾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刘备紧走几步,双手虚扶,将周瑜搀起来之后,不无感慨地道:“备之前只是闻公瑾之名,眼下可算是见面了,确实是一副临危不惧伟君子啊。” “哦?” “不知玄德公从何处知吾之名?” 周瑜对那番评价倒是没觉得什么,内心里还隐约有几分骄傲。 毕竟,人刘备今年三十六,那是在中平元年就开始起兵讨伐黄巾的老资格,天下有数的强人之一,真正的长辈。 评他几句,那是绝对有资格的,就算说的坏了,他也只能咬牙认下,谁让人家刘备是长辈呢? 更何况说的还是好话。 他倒是更加好奇,刘备是从哪里听到他名字的。 “是我。” 林辰摸了摸鼻子,颇有些尴尬道:“辰早在家时,便已听闻周家奇才周公瑾的大名,因此便跟主公提了数次。” “确实是子源多有提及,吾方知公瑾之名也。” 刘备说着,忽地促狭一笑,道:“说起此事来,倒是有一些小小的趣事要与公瑾分享一番,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是先为你介绍两个人吧……” “这位是鲁肃鲁子敬,因备而今尚无根基所在,故而只能让他屈居备帐下幕僚,但其身负大才,公瑾切不可小觑!” 刘备介绍完,鲁肃淡笑着对周瑜道:“肃于家乡时,也常听闻公瑾之名。” 原本来说,他们会在建安三年因借粮之事互相认识。 由此…还引发了周瑜强迁其家,为孙家争取到了一个后来东吴支柱的故事。 但如今,由于有着林辰这个大扑棱蛾子作祟,以至于两人还没有建立任何的联系,互相也都不认识。 “周瑜,有礼了。” 周瑜在和鲁肃平淡地点了点头后,便忽然心生感慨的道:“怪不得瑜会败,原是对敌不明。” 林辰说在家时听他周瑜有奇才之名,鲁肃同样也常听他的名字…… 关键是,他对此居然一无所知。 这要是还不输,简直就是有鬼了。 感叹之后,周瑜又好奇道:“玄德公要介绍的另一人呢?” “那人……” 刘备叹了口气,指着山下道:“那人如今正在作战,还要请公瑾收了兵势,你们才好见面啊。” “哎呀!” 周瑜拍了拍脑门,仿佛才想起来一般:“之前与玄德公聊的太过投入,竟是忘了大事,此瑜之过也!” 众人也不说破,默默地等他下令。 片刻后,山下的周瑜军便已被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刘备军包了饺子。 “子源用兵,当真谨慎,瑜,输的确实不冤。” 看到那一处处伏兵出现,周瑜怎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于是便再一次地感慨了起来。 现场一阵沉默。 没有被接话茬的周瑜,一脸茫然。 刘备则是适时笑道:“此事,便是我所言之趣事,待与公瑾介绍了另一人,备便详细与你一说。” “原是如此。” 周瑜这才点头。 同时,他内心的好奇,也在这一刻达至巅峰。 又过了一会儿,除要留下看守降卒的张飞关羽外,太史慈、张南、徐盛、潘璋等人都上了山。 “慈,幸不辱命!” “盛,此战斩敌八十。” “璋…此战未有斩获。” “……” “好好好,子敬待会儿让人去清点一下此战收获,之后按战功一一发放……另外,文珪、文向虽初次作战,但却表现出了其知兵之能,而且随后他二人还要处理许多事,多给他二人一些吧。” 鲁肃:“喏。” 刘备先是默默听完了几人的战事汇报,一一宽慰诸将,就连对在山上没立功的潘璋也是一样,又对鲁肃进行了安排,之后才拉着张南介绍了起来。 “此人,便是我要介绍的另一人。” “其名张南,字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