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余平 (第2/2页)
屁股到门帘旁,掀开帘子,急切地探出头:“贪欲?可先生说过,人性本善,又何来贪欲之有?” “况且,本就是为了最求自我完美而选择了修道,大叔你这样一说,那岂不是修了半辈子道,倒头来还是俗人一枚?” “这个,其实每个人心中的道心都不一样,追求的道义也不一样,我是个马夫,没什么追求,只求有几个闲钱,压着身子过个满年就是最好。” 王叔开着玩笑,顿了顿口舌,又继续说道:“匀苏,想来你是应该去做这种事情的。” 不过,李匀苏没有注意这番后话,只是思考着何为道,何为义去了。 王叔微笑着盯着前方,貌似还有许多话想要说,但看了看那前面不远处的客栈,也就住了嘴,不再说起。 此客栈是这和弦山脚下唯一的歇脚地,来往人都会在此停留,有的会歇息片刻,整顿好后再出发,有的则选择过夜,选在早上继续前行。路子远的,则更要多准备几日,若能遇上同行的人,那自然是最好。 “匀苏,我们在此歇脚。” 王叔停好车子,跳了下去,马儿一阵吼叫,显然也是饿了有一段时间了。 那远处围栏里,也快速跑来一个伙计,对着王叔说了些什么后,便大步向着这马车走来。 李匀苏见状,这才下了车,也向了客栈走去。 客栈没有名号,只一个旗帜上写着“茶栈”二字,应该就是歇脚的意思吧。 茶栈只有两楼,一楼下摆有七八张木桌子,二楼则是一个个窗户相连,当是休息的房间。 此时是值晨时,太阳刚刚露头没多久,因而这茶栈自然人少,只有两三桌上有些许人在喝着早茶。 仔细看去,那最里边,还坐着一位中年男子,看起来像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之所以一眼便看出来,则是因为他没有喝茶,而是身着灰袍大褂,也盯着李匀苏二人。 王叔自然瞧见了,走了过去,像是故意一般的在一旁的桌子坐了下来。 李匀苏乖巧的跟在其后,一屁股刚坐下来,那男子突然开口问道:“你们可是青鱼村而来?” 王叔倒也没有诧异,冷静的点点头,说道:“想必你就是余平了吧?” 没想到那男子微微点头,瞬间露出了笑容,起身坐到了李匀苏面前,说道:“正是,我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看到你带了一个孩子下车,便知道是等到了,那你就是李匀苏了吧?” 余平转移目光,看着李匀苏。 只见余平一双眼睛格外神异非凡,黑瞳内白,炯炯有神,剑眉星目,更是给人一种爽朗潇洒的感觉。 李匀苏小手贴在木桌上,瞪大眼睛回道:“匀苏见过先生。” 余平又仔细瞧了一眼李匀苏,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师哥诚不欺我,你骨骼清奇,相貌非凡,单看样子就同如他老人家一般,想来也是到了命数,终究在我们这一辈来了。” 余平从袖子里拿出来一块玉佩,放在李匀苏面前,说道:“那么你准备好了吗?这未来十年,你得同我学习武道,暂且忘记那道理二字。” 李匀苏吃惊问道:“十年!这么久啊?这......还有,为何学习武道,又要忘记道理二字呢?” 十年,对于李匀苏来讲,也许还勉强能接受,不过,那霖呢?十年太久远,或许真到了那时候,霖应该都是大人了吧?再见时,还能认出来自己吗? 面对李匀苏,余平没想到自己反被问住,疑惑说道:“嗯?难道椿申那小子没跟你讲过,这武道与修道,没有强大根基,是不可同时兼修的吗?武道与修道,皆靠于气,换句话说,有了武道根基,修道才自然简单......罢了,这些我往后同你讲,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你准备好了吗?点头,拿上牌子跟我走,没有,就原路回去便可。” 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武道之修,不是一日之功。” 王叔此刻坐在一旁默不作声,那原来大大咧咧的架势也瞬间没了影子,只是低头看着李匀苏,细心听着他的答复。 李匀苏伸手摸着木牌,牌子上刻着一个“平”字,此外,再无添饰,极其简朴,然后眼神坚定的看着余平,点点头: “准备好了。” 余平暗自松了一口气,也点头回意,伸手将那一旁的缠着白布的长剑拿了出来,严肃的说道:“那好,既然选择了武道,我现在便告诉你,为何武道和修道一开始不得兼修。” “说起武道修炼,在于种田,何为种田?其实就是选择自己的丹田,随后修炼。你可能会疑惑,丹田还能选择吗?是的,人的身体任意处皆是丹田,而种田,则是为了着重培养而做出的选择。” 余平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而我们修武者选择丹田,则是完全靠着自己的内心,有了方向根基,才可化气成形,逐一境升。” “而修道呢?那又是什么?匀苏你可知道?” 余平看着李匀苏,问道。 李匀苏摇着头,“不是很清楚,但是先生说过,修道在于道根,道根无形,为气,而所谓练气,则就是纳集自然之灵气。” 余平敲了敲桌子,点头认可:“不错,修道在于根,根在于气,是取天地灵气集于体内。但武道不一样,它是血气成形,外化于体外,修道取灵气,而修武,则成真气,二者万万不可相碰,不然后患无穷。” 余平转眼看了看王叔一脸茫然的样子,咳嗽一声,继续说道:“简单来说,若要两者兼修,得先种田,再开道根,得先运气,再纳气,得先炼体,再练气。” 这样一说,那王叔突然配合的疯狂点头,看起来像是听懂了。 一旁,李匀苏思索了一番,微微点头,说道:“所以,武道修武修的是真气,修道则修的是灵气,二者相斥,得找到平衡才可兼修。” 余平嘴角微微一笑,很是欣赏这面前六岁孩子的悟性,随后指着长剑又说道:“再说这剑吧,修武者光有体术是不行的,所以得有器来辅佐,人们常见的有剑、棍、刀、枪、匕首等等,每一种都是差不多的辅修作用,为的是更好的体现武道的精髓。” “而精通武器,则为器修,用剑者,意为剑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