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儒道相争,败尽天下大儒! (第2/2页)
怎么可能? 张鸣的眼前不禁浮现太虚子宽厚、威严的笑容,觉得万分不解。 “师父死于两年前,难道那时候曾经出过什么变故……” 太虚子的死因是旧疾复发,五脏出血而死。 这疾病……莫非不是自然而生? 张鸣瞬间眼睛一眯。 张小一也受其影响,半眯起眼睛,说道:“王景龙,贫道健忘,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年的事。”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立即令王景龙须发皆张。 “太虚子!你竟然敢说忘了!” 他怒不可歇的喝道,“两年之前,儒道之争,若非是你,连过三郡七城十府,论道败尽天下大儒!我儒家一脉又怎么可能会没落!” 张鸣愣住了。 曲非烟、阮秀、郭香和苏檀儿等人也愣住了。 连过三郡七城十府,论道败尽天下大儒? 两年前还有这样的事? 而做出如此震动天下之事的人,竟然是灵枢观的观主太虚子!? 这怎么可能!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晋国境内没有任何流言传出? “难道这些消息被人压下了……是什么人?为什么?” 张鸣喃喃自语。 “曲长老,阮峰主,你们可听过我师父太虚子败尽天下大儒的事?” 他转眼看向身旁的两人,问道。 曲非烟摇摇头:“本宫一直在合欢洞内闭关,对这些年的事毫不知情。” 阮秀则思索了一下,回道:“我也没有听说过。” 两人的答复,印证了他的猜想。 “师父的死……莫非真有蹊跷……” 张鸣的眼里掠过一丝阴霾。 “王景龙,你儒家一脉可是有儒圣坐镇,说贫道败尽天下大儒,未免有些高夸了。不过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如何称得上大儒!” 张小一故意摇摇头,仿佛当年败尽的一位位大儒都是跳梁小丑。 这一语,再次刺激得王景龙直欲发狂。 “沽名钓誉?太虚子,你实在太狂妄了!” 王景龙的眼睛里像是要喷火,怒喝道,“若是斗法,就是十个你也不是我儒家一脉的对手!可是,这是你我论道之争!” “当朝儒圣,洞明书院的王浩然,曾与你对答三天一百零七问,最终体力不支,惜败于你手。你敢说,浩然圣人也是沽名钓誉吗?!” 他再也受不得这样的侮辱,猛然凌空勾划。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儒家真言霎时间成型,如同大雁一样飞出,环绕在两人四周。 “太虚子!今日王某不与你论道,而是与你斗法!我儒家一脉的没落,当用你的鲜血祭奠!” 王景龙向前一挥手,十二字真言大放光芒。 它们形成莫名的阵法,上映苍穹,中照四宇,下连山川河海。 整个天地像是倾轧而下,压向中间的张小一。 可是,此时的张鸣彻底怔在当地。 当朝儒圣,洞明书院的王浩然,竟然也败在师父手里? 这绝无可能! 要知道儒家准圣,就已经是法相境的强者,一身浩然之气和儒家神通,就如眼前的王景龙一样,非寻常修行者可以匹敌。 而有儒圣之称的王浩然,会是何等境界? 法相境之上,道身合一? 亦或……更高? 可是,这样的人竟然败在师父太虚子手里,而且是因为体力不支…… 这怎么可能? 他陷入震惊,没有反应。 但是张小一有应激反应,猛然身上爆发出滔天魔气。 “聚仙旗!风后奇门!白骨幡!斩天拔剑术!一剑开天门!剑神!” 他瞬间开启了一个个大招。 只见浮在半空的聚仙旗随之一动,被他握在左手,向前一抛。 四周的十二字真言顿时剧烈震荡,不得寸进。 一圈黑色的八卦光芒,自他的脚下向四面八方蔓延而去。 王景龙身躯一震,僵直在当地。 白骨幡出现在张小一的右手,使劲一摇,魔气刹那间覆盖了整片天空。 手掌松开幡柄,凌空一拔。 天河簪化为一道虚影,自张鸣的袖里空间里,宛如流星一样冲向半空。 簪子霎时间化为一柄漆黑的长剑。 剑气冲天。 魔气向四面八方震荡,露出一线明朗的天空。 张小一轻轻向前一递。 黑衣黑发的剑神法相出现,如同长虹一样,贯穿王景龙的所在之处。 “你……你竟然修习魔道!?” 王景龙看着无边魔气,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叫道。 然后,他的话语就噎在了喉咙里,因为就在他身躯僵直的一瞬,已经被剑神法相透体而过。 “这……怎么可能……” 他的眼睛睁得前所未有的大,语气凝滞,不可置信。 王景龙低下头,只见胸口处破开一个大洞,里面黑气弥漫,生机急速流逝。 “你……” 他再也说不出半句话,眼里失去光彩,仰面跌落在漆黑的雾气里。 张小一轻轻一挥手。 漫天魔气倒卷而回,如同长鲸吸水一样,尽数收拢进他的体内。 然后,他才微微作揖,慨叹道:“时也,命也!既然你要用贫道的鲜血祭奠,那就休怪贫道送你一程了!” 这是张鸣回过神后,指使说的话。 他仰头望向坠落的王景龙。 那背着书篓子的身体在半空里快速分解,被风一吹,化为齑粉消散。 一代儒家准圣,竟然一个照面,就被张小一彻底斩杀,就此灰飞烟灭! 曲非烟、阮秀等人望向半空里的太虚子,眼睛里同时升起一种难言的惊惧。 “这就是灵枢观的观主吗?” “强……实在是太强了!” “与他相比,我们以前哪敢称作什么魔宗,这才是真正的道魔一体,外道内魔,魔气滔天,威压当世!” “……” 本该逃走的青雨也出现在山道上。 她向外连续挥手,顿时从四海瓶里释放出一位位太阴峰的弟子。 原来她没有让众人分散逃走,而是将她们收入四海瓶里,躲避灾难。 如今,自然用不着逃了。 这些女弟子们甫一出现,就四处张望,七嘴八舌的议论当前的处境。 可是,随着青雨喃喃自语两声,太阴峰上的战况就立即如潮水一样,以其为中心,迅速传遍每一位弟子的耳中。 “灵枢观……太虚子……” 她们齐齐仰头,望向半空里的黑袍道人,神情既惊且畏。 还有深深的仰慕…… 以及……自豪! “现在我们也是灵枢观的人了。” 这一刻,她们对“灵枢观”三个字,产生前所未有的认同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