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革出学籍,重立书院 (第1/2页)
伪装圣地,我被签到千年灵枢观主第一百八十六章革出学籍,重立书院将夜世界的唐国书院,其实并没有名字,历经千年风雨,唯有前贤能臣不断,令世人敬仰、尊崇之若神明。 如今,张鸣取其名为“应天”。 东陵郡,稷城,应天书院! 高大、古朴的建筑群,宛如神迹般降临,眨眼耸立在天地间。两侧斜斜的甬道宛如凤凰展开双翼,俯瞰向门前。 倒塌的门匾位置,化作一片宽阔的石坪,左右立起雨廊,薄雾萦绕。 一座恢宏的书院屹立天地间。 此时此刻,昭明书院成为历史,眼前哪里还有半点火海废墟的模样。 “这……” 众人张大嘴巴,脑袋像宕机了一样。 任何凡人的思绪,在浩瀚威能之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不堪。 一言之间,建造出一座书院?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力量! 传说中有圣贤言出法随,挥手投足有不可思量之威能,想来也不过如此。 “程兄,咱们还要撰文传天下吗?” 一人小声的弱弱问道。 先前不信世间没有正道的程姓书生,脸色铁青,咬牙道:“传!怎么不传!就算他重建书院又如何,孟圣死了!” “一代准圣陨落,这是天下文人之殇!灵枢观倒行逆施,岂能宽恕!” 周围人面面相觑,随即觉得他说的有理,纷纷叫嚷、附和。 “文传天下,共诛灵枢!” “文传天下,共诛灵枢!” “……” 一声声呼喊形成音浪。 孟学渊的尸身盘坐在应天书院的莲池畔,残存的意识感知到新的书院,眼珠微动,嘴角的笑容渐变成僵硬。 “昭明书院复原了吗……不,不是……这不是昭明书院,而是……” 他的意识在虚空里涣散。 耳畔仿佛响起书生们的呐喊。 “太虚子……我虽然败给了你……但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呢……呵呵……” 一生光影,如走马观花一样显现,孟学渊无声呢喃,消散在世间。 可是人死了,灯却不会灭。 一代儒家准圣当众寂灭,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其严重程度,也绝非王景龙那般无声无息的死去可比。 这里将如海啸的源头,席卷天下。 张鸣扫视一眼四周,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孟学渊的尸身上,心里冷哼道:“你们……当真以为贫道没办法了么?” 应天书院的圣地特性,在脑海里快速浮现,它不如锁妖塔那般镇压天下妖魔,也不如诛仙剑台一样无敌天下。 更不如炎波泉一样有黎火金吾。 可是,他对读书人有天然的加成作用! 而条件……就是执掌书院! “既然应天书院已成,其不可一日无主,寒门夫子李密听令!” 他朗声向下方喝道。 李密、曾小牛和王守贵三人早已热泪盈眶,刚才清徽道长所言,他们听得明明白白,人人如龙,共筑人间。 这是寒门所向往的书院啊! 此时,听到清徽道长的问话,李密立即躬身跪在地上,用尽这一生最大的力气应道:“寒门学子李密听命!” 外面的书生们讶然望向书院里面,疑惑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然后,只听灵枢观的清徽平静说道:“应天书院初设,如今百废待兴,责令你为第一任院长,你可愿意?” 众人哗然。 他竟然打算任命一个寒门为院长! “大逆不道,倒行逆施!” “这是置我等世家学子于何地!” “忍不了了,还请程兄一起撰文,尽快将灵枢观的魔道行事传遍天下!” “……” 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柳、苏、沈和方家的人也一个个面色阴沉,这灵枢观清徽在诛心啊! 但是,这应天书院是对方所立,如今这任命权也在对方手上,他们毫无办法! “学生李密,恭谢道长恩赐!” 众人听见书院里传来苍老的声音。 然后,就在此时,一道通天的光柱陡然在半空里显现,垂落在书院中。 一股浩然气息向四方弥漫。 “恩?这是什么?!” 众人惊疑不定的抬头问道。 “这……不可能,不可能,这是儒家的浩然圣光,难道有新圣要出世!” 有见多识广的老学究惊呼道。 浩然圣光,再出新圣? 众人惊住了,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整个大晋皇朝也不过只有一位至圣、四位准圣,如今接连陨落两位,已经是天大的事情,而现在竟然有人要晋升圣位! “这是准圣之光……” 有人目光凝重的轻叹道。 可是,究竟是什么人,会在这种时刻,晋升新的儒家准圣之位? 莫非…… 他们心里一惊,齐齐望向应天书院里,只见一位枯瘦的老者,迎着通天光柱,一步步迈出,脚下如同踩着无形的阶梯。 “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老夫苦读六十七载,梨河水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轻声自语,沧桑之意如同随着微风,吹向应天书院的四周。 众人心头一怔。 寒窗苦读,只为求一个功名。 寒门比之世家,又多无数艰辛。 他们眼前仿佛看到一位凑着火光读书的少年,一位迎着夜雪诵书的中年,一位在幽暗的草舍里枯坐自悟的老年。 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 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 寒门老者一心苦读六十七载,梨河水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们竟然有些感同身受。 李密静静悬空立在通天光柱里,感应到应天书院传来的亲昵之意。 他恍然有些明白,今日一朝顿悟,连破七境,成就准圣之位,不全是因为自己的六十七载努力,还因为这座书院。 它秉承天地而生,自有造化。 “多谢,今日李密窥见儒之一道。” 他躬身向半空的清徽道长一礼。 然后,他猛然向外一挥手,璀璨圣光如同长河奔涌而去,如同为这座书院加持上莫名的庇护,最后倒卷而回。 “李密,贫道重立之儒家一道,不修浩然正气,而修气海雪山。” 张鸣在上空提醒道,“吞了这浩然长河,成就你的本命法相吧!” 李密心念一动,张嘴面向奔涌而回的浩然之气,倏忽将其吞入腹中。 气海位置,响起连绵的雪崩之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