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辞太平_第三百六十回 将军不见太平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回 将军不见太平长 (第2/4页)

....”公羊图自言自语道。诸葛咎则笑着说道:“天地万物,皆做一念,以念为剑,通天彻地。”眼看着所有的卫兵都化作烟尘而去,原本的尸山血海,混乱战场,顷刻间荡然无存,未曾留下一丝痕迹,几乎这场恶战从来都不曾开始。公羊图眼睁睁的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却被巨大的压迫感扼住咽喉,甚至止住了周身经脉,动弹不得,丝毫无有反抗的能力与勇气,只是目瞪口呆,欲哭无泪。

    消灭了卫军,万千剑影又重新凝聚成一把金剑,攥在诸葛咎的手中。徐徐抬起手中金剑,指着那公羊图的咽喉。公羊图终于按捺不住,充溢着惊恐的双目之中便流下两行热泪,苦声哀求道:“师兄......你我师兄弟一场,还望看在师父他老人家的面子上......绕过我这一次罢......”

    “数十年前,师父曾看在师徒情面之上,饶过你一条性命。今日若非是你执迷不悟,我也不会煞费苦心再会来这一趟。公羊图,你也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了。”说罢,那诸葛咎便不带一丝情面的,将手中金剑刺入那公羊图的咽喉,随着金剑一寸寸的陷入血rou之中,那公羊图的身形也逐渐消失,他无力的张开双臂,想要去挽回这一切,不想终是徒劳一场。

    卫军既破,公羊图已死,诸葛咎手中金剑瞬间消散,最终竟然化作尹温烈的乱雪枪,落下地来,斜插在一旁。而他也徐徐闭上双眼,向后倒去。诸葛咎猛然下坠,速度越来越快,也看就要摔落得粉身碎骨,正巧那尹温烈与叶居霜率军赶到此处,见状叶居霜急忙出手,扯下腰间软鞭便急忙朝诸葛咎探去,捆在他的腰际以此来减缓下落的速度,而尹温烈则快马加鞭,赶上前去,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将诸葛咎接住,搭在马背之上,待停下来后,又急忙探了探鼻息。

    叶居霜也急忙赶到其身旁问道:“诸葛先生可有大碍?”尹温烈摇了摇头,松了一口气道:“还好,只是筋疲力竭,暂时昏睡过去,想来应该并无大碍。”这时两人才回过神来,急忙环顾四周,可这周围除了残破不堪,随时可能倒塌的城墙,与城楼之上惊魂未定的姜军外,并无其他,甚至连一星半点卫军的影子都不曾看刀,更别提那公羊图的踪迹。两人虽然疑惑,但也不曾多问。想必定是诸葛咎所为。

    尹温烈与叶居霜回城之后,很快也收到了韩追的来信。他们知晓了令狐厌与周一之事,惋惜不已,却是无可奈何。也知晓了诸葛咎是如何仅凭一人之力,击退卫军。而在这一天夜里,尹温烈身着布衣,独自登上残破不

    堪的商阳城楼,望着当空皓月,露出难得的笑容。一旁的叶居霜缓步靠近,为他披上一件斗篷,柔声道:“莫要着凉了。”尹温烈闻声转头,见是叶居霜到此,因为指着城墙说道:“霜儿,明日莫要忘了安排人手修缮城池,免得卫军再来攻城。我等要时刻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呐。”

    “尹大哥时刻都是这般谨慎,霜儿记下了。只是卫军精锐已然被诸葛先生尽破,想来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元气,再对我们有甚么企图。”叶居霜瞪着一对清眸如是说道。

    尹温烈闻言哑然失笑,点了点头,复又看向那一轮明月:“话虽如此,但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自当年从军镇守贪狼关起,这么多年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便是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骄兵必败啊。这道理虽然简单,很多人也都清楚,但却极少有人能遵从,尤其是当他们在胜利的冲击之下,很容易昏了头脑。”

    “可这战争,总有一日会结束。”叶居霜说道。尹温烈却答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地、人、包括这天上的月,皆是如此。阴晴圆缺,不由己定。而只要人还在,欲望还在,那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尹温烈长叹一声,面露忧伤,徐徐说道。

    叶居霜闻言知晓他还是想起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故而急忙岔开话题道:“等战事结束了,失地尽皆收复,大姜复了国,尹大哥还有何打算?或是,有甚么愿望么?”尹温烈轻笑一声,言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又像是在自嘲:“还能做甚么?我除了行军打仗,甚么也不会。自然是还留在军中,为国效力。我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复国之后,继续卫国戍边,镇守贪狼关。”

    尹温烈说完,下意识地转头望了一眼叶居霜,见她面带失落之意,故而问道:“那你呢,霜儿,你有甚么愿望?今后又有何打算?”

    叶居霜双手勾在身后,缓步在城楼之上踱步,轻叹一口气,转身微笑着回答尹温烈道:“我自然是回桃花屿,庄中还有许多事务需要人处理。我爹去了......我必须从他肩上接过这个重担。”叶居霜目光闪烁,好似卸下了甚么重担一般,长舒一口气,接着说道,“而我此生除了保住桃花屿外,最大的愿望。便是想去漠北,去看看贪狼关,看看你日思夜想,牵挂着的地方,究竟是甚么模样......”

    尹温烈闻言大为动容,望着叶居霜如桃花般的笑容,就好似初见时一般,也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两人没有再多言,只是依靠着彼此,一同望着那天上的明月。

    且说经此商阳城恶战,诸葛咎借天地之道大破公羊图,卫军十万精锐尽皆丧命,化为烟尘,随风而去。卫国根本动摇,再无力围剿起义军。而在韩追、尹温烈等人的努力之下,义军的势力与实力愈发强大,失去了强敌,起义军不仅重新夺回了武平府,更是一连攻陷了三府之地周遭数十座城池,三大州府,占据整个南部。

    眼看着起义军的势力愈发强大,卫国朝廷惊慌失措,却是有心无力,那刘通也因为朝中党争权斗被迫下台,失去大权后很快便被政敌暗中杀害。卫国朝廷动荡,内忧外患,逐渐丧失对天下的掌控之力。而期间,卫国朝廷也试着组织了几次围剿义军的行动,但却都被尹温烈率军击破。尹温烈、叶居霜为北伐先锋,率领三军,收复失地,而诸葛咎在镇守中军,运筹帷幄。大后方则交由姜郢与韩追全权处置,安排勤务。姜军分工明确,无一人不尽心竭力,因为义军才能势如破竹,无往不利。

    眼看着起义军的声势逐渐壮大,苦卫国已久的各地百姓们也开始投入这场浩大的战争之中。他们本还在观望,直到起义军花了三年光景,便攻破了中原重镇敬天府,掌握了近半个中原的土地后,他们才看清,此时的卫国已然成了苟延残喘的纸老虎,外强中干,不堪一击。韩追也看准时机,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携众臣力劝姜遇鹤进位称帝。

    而姜遇鹤乃是皇室正统,太子血脉,自然无有理由退却,因此在敬天府宣布登基称帝,复国号大姜,改年宣正,意为天宣正统,史称宣正帝。追谥先太子为宣皇帝,追封已故的叶藏为光武大夫,莫随风为忠义靖节郎,追封锦帆为中天武安侯,追封周一为安平郡主,皆在敬天府修筑衣冠冢,妥善安葬,四时供奉。

    新帝登基,自然要加封群臣,故而宣正皇帝恢复姜郢王爷身份,改其为东陵王。封韩追为左丞相,开府管政,总理军国大事。封诸葛咎为讨贼副先锋,委典军正宣使,兼任广龙寺平卿,出谋划策,一如往常,军中大事,尽在掌握。封尹温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姜国所有人马,北伐卫国。赐封叶居霜为静平郡主,更是破例封她为大姜自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卫将军之职,协助尹温烈北上伐敌。其余众臣,无论生死,尽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