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年夜 (第2/2页)
那些烟花给放了!” 天上的孔明灯更多了一些,这个时候,元晟哪里敢离开马场: “我爸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俩回去一趟吧,把放烟花给放了,我买了那么多呢!” “那行,我们现在就去!” 还没等李小娟同意,孟莹就拉着她往外跑,上了车之后,火急火燎的回了村里。 元晟去了马厩里,自己的这些西域良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元晟就怕它们出事! 在马厩里转了一圈,看到自己的这些西域良马都是安安静静的,这倒是让元晟把心给放了下来! 外面鞭炮声不绝,烟花跟开天雷更是一片一片的,马场这里都被飘过来的烟雾给笼罩了。 戴上口罩之后,元晟根本就不敢回屋,就这么在外面守着。 ………… “志山叔,烟花都放哪里了?我们来放烟花了!” 回到村里之后,孟莹把车挺好之后就跑进了老院。 这一路上,可把她急坏了,可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在放烟花,汽车根本就走不动。 李小娟跟着进了屋里,元志山正在跟人喝茶,李小娟倒是认识,大大方方的跟人打招呼,之后才问起了烟花: “爸,晟在马场里守着呢,我跟小莹过来放烟花!” “都在后面放着呢,我给你们搬出来!” 元志山说着就要起身,却是被李小娟给拦住了: “您坐着吧,跟叔叔伯伯们坐一会儿,我们俩去搬就行!” 说完,跟已经急不可耐的孟莹去搬烟花,两个人倒是快,没一会儿就搬出来了一大堆。 院子里肯定是不方便的,大家都是在外面的街道上放烟花,李小娟跟孟莹也是一样。 “哟,孟书记啊,您这是准备放烟花呢?” 王卫军跟张红才,手里都是提着酒走了过来,正好看到往外搬烟花的孟莹。 这外面的所有人,都是把羽绒服的帽子戴上,没办法,天上不停的往下掉沙子。 如果不是说话,孟莹还真看不出来是王卫军跟张红才: “王主任,张会计,你们这是去拜年?” “到我表爷爷这里来一趟,我们这些晚辈,肯定是要来转转的,您这需要帮忙吗?” 一边说着,王卫军跟张红才,两个人已经进了院子,看到那么多的烟花还在那里堆着,都是感叹元晟发财了: “还是我小叔大气,这么多的烟花,还不得花了上万块钱!我说小婶儿,您这是第一次在咱们王家庄过年吧!” “卫军来了,快屋里坐!” 李小娟倒是大大方方的,她跟王卫军见过几次,大家倒是认识: “我爸在屋里呢,你小叔还在马场里守着呢,那里离不开人!” “我们就是来看表爷爷的,你们先去放烟花,剩下的我们来搬,我们一会儿就出来!” 说着,两个人进了屋里,跟元志山几个人坐了一会儿,王卫军跟张红才来出来帮忙。 孟莹跟李小娟,已经在那里点燃了不少的烟花,这会儿正在看着头顶漂亮的烟花。 “孟书记,小婶儿,你们在一边看着就行,剩下的我们来!” 王卫军跟张红才,把院子里的烟花跟开天雷搬到外面,他们两个人都是掏出打火机来点燃烟花。 孟莹跟李小娟,则是在大门口那里看着他们放烟花: “太漂亮了!” 一大堆的烟花,足足放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完事,王卫军跟张红才这才急匆匆的离开。 李小娟跟元志山说了一声,也是回了马场那边,今天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忙。 孟莹留在了马场里,李小娟开车带着李英,再次回了村里,李英需要去院里的老人那里转一圈。 鸡蛋跟牛奶,这些礼物都在老院那边。 不但李英需要去,元志山还有元晟都需要去转一圈,当然,他们是需要分开的。 “元晟,这村里的习俗,如果不是亲身体会,根本就不明白,这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孟莹看着天上的那些孔明灯,有些感慨的问元晟: “对于这样的习俗,你是什么感受?” “这是农村最朴实的尊老,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年的,这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村里的这些习俗,以前元晟是反感的,可到了现在,却是越来越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村里人鸡毛蒜皮的事情,有时候确实非常烦人,可真的遇到了大事,大家伙还是会一起帮忙,农村啊……” 十点多的时候,李小娟开着车带着李英回到了马场里。 元晟则是准备好了酒,再次跟李小娟回了村里。 院里的那些长辈家里,元晟都需要去一趟。 转了一圈,回到老院里,接上元志山,三个人这才回了马场,时间都十一点半左右了。 “来来来,下饺子,一会儿咱们要发纸马了!” 李英在忙活着,一家人再次忙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