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一所大学 (第2/2页)
,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些事情上的弊端? 但是为什么还是做不出什么改变? 就是涉及到的因果关系,太多太杂,想要理清这里面的细枝末节,需要花费的时间,那就多了去了。 不是简单的几个会议就能搞定的。 这远不是莫非这样的二把刀能想象的到的。 就像莫非话里提到的那个科学管理,其实真正的名字,叫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而这个理论其实起源于60年代的美利坚,全面实施并走上巅峰的,却是在大和。 所以后来的70年代末,美利坚却反而需要从RB引进这一套理念。 中国改革开放后,其实也引进了这套企业管理体系。 而且就是今年的3月,经委已经向全国工业企业,下发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至于后来在1987年ISO9000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形成,同样也是源于此种理论。 但学习和应用是两码事儿。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门学问,但细节上的事情是各部门的事情。 当领导的,虽然说只需要抓住的是核心思想,也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全员参与、标准化、持续改进等。 但这些,不是简单的几条规章制度,和几次思想教育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体系。 包括组织结构、设备、人员、文档等,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确保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 这个过程,不是用决心来实现的,而是时间与专业人才,还有大环境的匹配。 工业是一个体系,没有任何一家工厂或者企业,能够脱离这个体系而独善其身。 所以才说它是一个循环。 而既然是一个循环,那就不容许它存在任何一个点上的缺陷。 这,才是生态! “所以,你们打算另起炉灶?建立一所全新的大学?” “另起炉灶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也不现实……我考虑的,还是从内部教学管理模式上,去一点点的改变。 “包括教学上的模式理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项目研发与产业的联系等等,进而推广到产业基地的促进,以及集群效应的影响上。 “走出一条类似美利坚硅谷,却具备自己鲜明特色的道路。 “我们不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搞什么标新立异,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情,那是找死。 “我想的是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划招生,然后小范围试验,反正也是在特区嘛。” “那就是听调不听宣呗。” 郑老又笑了。 “呃……意思差不多,但还是那句话,有很多科研项目放在国内,也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比如某些领先世界的科研项目,我们是可以提供技术支持的。” 其实在这一点上,说与不说,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不管是在半导体、特种纤维还是在汽车的核心发动机技术上,盘古研究院都有自己的优势。 而这方面,恰恰就是国内所急需的,里面涉及到了军工、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高端领域的技术以及应用。 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心里有数。 “你们打算从什么领域入手?” “汽车、钢铁、陶瓷、电子、基础化工这些都可以……但是,终究还是要一步步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我还是懂得。” “可是这些应该也瞒不住吧,研究院那边,又如何应对来自欧美那边的施压?” “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喽,而且,研究院虽然才成立了一年,但也不是什么组织都能压得住的,最起码在香江,研究院还是有自己的底气和信心的。” “嗯,看来你们研究院也是胸有成竹啊……还有个问题,我想问问你的看法,对于国内的整体形势,你认为有哪些需要亟待改变的?” 郑老看了莫非一眼,把话题转到了一个大命题上。 好悬没把他噎个半死。 这种涉及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方针走向上,关系到的,无一不是国计民生,动辄可以决定某个领域未来的。 又岂是他这个小身板可以承受得住的? “郑老,您这是故意为难人啊,有些太高看我了吧。” 莫非只能一脸哭笑不得的卖惨。 郑老却不为所动的深深看了他一眼。 笑容都变得更和蔼可亲了一些,“就当聊天嘛,不要有什么顾忌,大可敞开了的谈。 “咱们只限于这一室两人,出的你嘴,入的我耳,就算是让你跳出局外,从另一个角度给出点建议,毕竟旁听则明嘛,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没有才怪呢。 莫非心里暗自腹诽,却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