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_第一百一十七章 阿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阿拉 (第1/2页)

    阿拉坡前,雷朝圣指挥明军炮营的将士,正在坡前平地上挖坑。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工夫就挖出了几千个土坑。

    明军把一个个名叫“炸炮”的铁疙瘩放入坑中,小心翼翼地填上土。这些“炸炮”大小不一,一般都有足球大小。抱着这些大铁球走来走去,士兵们累得气喘吁吁。

    我国古代,类似于“地雷”的东西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的陕州之战,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给金军以重大杀伤。

    到了明朝初年,出现了真正意义上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地雷。

    大明永乐十一年,焦玉所著的《火龙经》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明朝末年,为了对付女真人,各式各样的地雷纷纷问世。据《筹海图编》、《武备志》、《练兵实纪·杂集》等史料记载,明朝军队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若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

    雷朝圣指挥部下干得正起劲,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居然是史其文。

    “雷将军,布置得如何了?”史其文平静地问。

    雷朝圣咧着大嘴一笑:“大帅放心,沙贼若敢攻阿拉坡,末将保证招待好他”。

    大明崇祯二十年十月二十日,阿拉坡战役打响。

    随着沙定洲中军大斾的调度,十八万各族联军出现在了阿拉坡下。

    大兵头、蒙自土司李日芳,领着蒙自土司李日森、李世璠、李进屏的一万蒙自土兵冲在最前面。

    攻下蒙化府后,听说王朔屠了大理,李日芳也不甘示弱,屠了蒙化。杀人杀红了眼的李日芳,主动向沙定洲请命,担当此战先锋。

    蒙自,位于沙定洲老巢、王弄山附近。诸部土司中,李日芳是沙定洲亲信中的亲信。其部一万倮倮兵,素称骁勇。

    “儿郎们,吾已向总府大人请命,打下泸西,不封刀!”李日芳激励部下。

    听了此言,一万蒙自虎狼士气大振。

    “罗罗!”

    “罗罗!”

    “罗罗!”

    一队一队的倮倮兵,嘴里呼喊着“虎!”“虎!”“虎!”,冲向阿拉坡。

    见冲锋的倮倮兵虽然精锐,数量却不多。史其文知道来的不是沙定洲的主力,未让大将军炮和千斤佛朗机炮开火,只是让虎蹲炮做好准备。

    倮刀、倮枪闪亮,倮倮兵登上了山。

    忽然,“呯!”的一声,一名倮倮兵掀上了天。

    “轰!”“轰!”“轰!”

    明军埋设的炸炮发威了,将一个又一个倮倮兵掀翻、炸残、炸死。

    地雷这种武器,主要用于对付北方的八旗兵,在云南使用得少。倮倮兵主要来自云南的各座大山,从没见过这种东西。他们见跑着跑着,脚底忽然爆炸,中者血rou横飞,无不震恐。

    倮倮兵打仗不怕死,即使受伤,依然敢战。可唯独一样,迷信鬼神。

    他们不惧生死,却惧鬼神。

    “不好了,明军请来了天兵!不能挡!”

    “快跑,明军有邪法!”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打仗从来不怕死的倮倮勇士,居然逃跑了。

    他们不听号令,向后逃窜。

    “混帐!尔等还配做倮族勇士吗?”

    李日芳的弟弟李日森,连杀几十人,才稳住局面。

    “璠儿,屏儿,汝二人带队给吾冲!”

    李日芳命令自己的子侄,李世璠、李进屏,带队攻山。

    “虎!”

    “虎!”

    “虎!”

    李世璠左手持藤牌,右手持刀,冲上山去;李进屏拿着铁棍,紧随其后。

    见两位少头人亲自攻山,倮倮兵士气稍振,跟着攻山。

    明军阵前的虎蹲炮开火了,硝烟滚滚,炸得倮倮兵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逼近山顶,明军的弓箭、火铳开始发威,将一个个土兵射倒。

    史其文之子、前营游击史孝忠,戴上铁板指,取下牛角硬弓,左手搭箭,右手拉弦,眯着眼,瞄准攻山的一名红衣小将。

    “嗖”的一箭,快如闪电。

    正在指挥攻山的少土司李世璠,捂着咽喉,猛然栽倒,头上的“英雄结”跌落。

    “璠儿!”

    在后方督战的李日芳,老泪纵横。

    蒙自土兵败了,往山下退。

    见蒙自兵退了,山上明军一方的宁州土司禄晃,领着宁州兵居高而下,追杀蒙自兵。

    “虎!”

    “虎!”

    “虎!”

    宁州兵杀蒙自兵杀得狠,他们要报仇血恨。

    当年倮倮族三雄鼎立,宁州禄氏、王弄沙氏、阿迷普氏,互相攻伐。宁州禄氏因为有太祖赐姓,稳压另外两家一筹,是倮倮族公认的领袖。

    蒙自李氏,本是宁州禄氏部将,却背叛禄氏投奔了王弄沙氏。

    天启元年,李日森的父亲李辅舜,投奔沙定洲的父亲沙源,引沙源攻打宁州土司禄重,导致禄重兵败逃回宁州旬尾土城。此战后,宁州禄氏衰败,丧失了倮倮族领袖地位。而李辅舜,却在沙源的支持下,占据了本属禄氏的蒙自地区。

    所以,在宁州兵眼里,蒙自兵是叛逆。禄晃一直追杀李日森至山脚方还。

    首战失利,因为没见过地雷,沙军中到处流传着“明军有天兵相助”、“山上被明军施了邪法”的谣言。一时士气大沮,沙定洲忧心忡忡。

    “总府,这样可不行,得想办法啊!”

    沙定洲的头号智囊、万美人的妹夫汤嘉宾来找沙定洲。

    沙定洲知道这个连襟一向足智多谋,忙向他问计:“汤总管可有什么好办法?”

    汤嘉宾道:“吾思得一策。这阿拉湖水势平坦,湖边有峡谷通明军后方。可令儿郎们扎竹筏,渡湖上岸,穿峡谷,偷袭明军”。

    沙定洲找来了武定土司奢卓和盘江土司岑继鲁,令二人引兵五千,乘竹筏渡湖,偷袭明军。

    此二人皆和大明朝有矛盾。

    武定土司奢卓,乃是永宁奢氏的残余势力。天启年间,永宁宣抚司土司奢崇明在重庆发动叛乱,建立大梁国,史称“奢安之乱”。四川永宁奢氏被镇压后,云南武定奢氏,因为离得远,幸存。

    盘江土司岑继鲁,乃是泗城岑氏在云南的分枝。历史上曾经降清,引清军渡盘江击李定国。

    听说沙定洲让自己渡湖偷袭明军,二人欣然领命。

    美丽的阿拉湖碧波粼粼。湖光山色之间,一条条竹筏湖中穿梭,倮僮二族的土兵们用长竹竿撑竹筏,速度飞快。卯时撑筏,辰时便到。

    小小竹筏靠了岸,一队队的土兵上岸列队。前面是头戴“英雄结”,身穿皮甲或羊皮袄的奢卓部;后面是身穿竹甲或黎桶的岑继鲁部。

    奢崇二将不知道,他们还没靠岸,湖边的森林里就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宁海伯贺九义,带着张国用、赵得胜二将和五千人马,奉史其文之命,已经埋伏在森林中多时,专防土兵渡河偷袭。

    “宁海伯,有土兵渡湖了,是否杀出去?”

    张囯用、赵得胜急不可耐。

    贺九义端着千里镜,望了望:“不着急,现在杀出去,他们坐竹筏逃了。等他们全部上岸,进了峡谷,再围歼他们”。

    一队队的土兵,鱼贯而入进入了峡谷,打算穿越峡谷,偷袭明军后方。

    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