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死士 (第1/1页)
姜云的眼帘抬了又坠,几度启唇皆未成言。 她当然有话要说,然而个中滋味,却似乎并不能够托付言辞。 即使师承名冠天下的徐太傅,即使才气凌绝无数俊杰,姜云到底也没能说出一句话。 似乎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落在明燎腕间。 他的目光微微一垂,她却似终于找到机会一般,慌慌张张地躲开了。 连带着,被衣袖卷到的玉碟磕磕碰碰,晃出了几丝甜润滋味,在一方食案之上静静升腾。 经过这一番折腾,终究还是出了乱子。 初时,姜云倒还有意收拾,然而看了一眼桌面,大半菜色原封不动,唯独二人眼前略显狼藉。 她叹了叹,言辞之间有些无奈:“今日午膳不成滋味,倒也因祸得福。虽出了一些变故,最终却只洒了几块糕点。” 沉稳的太子妃仿若调侃,声音却比往常哑了一些:“否则,真让宫人见了一片混乱,又不知要生出多少流言。” 明燎故作不察,微微一笑:“你会在意这些?” “我们在不在意的……”姜云略有无奈,“传扬出去,难免惊动长辈。更何况……” 明燎饶有兴趣地接上话茬:“何况陛下也在等人回报,正好奇着东宫的反应?” 姜云摇了摇头,心底仍有几分复杂意味:“就算不提这些,无端背上无度失礼之名,却也太荒唐了些。” 明燎没有错过她的紧张。 他知道,姜云只是不想再提方才之事。 素来坚定的人,一朝破功,原来竟如此轻易,又如此令人叹息。 明燎忽然起身,轻轻按上姜云肩颈:“喝了许多茶,孤料你也吃不下了,出去走走吧。” 姜云随口应了一声“好”,跟着他走向殿外,有些心不在焉。 太子殿下恩威并济,严厉之余不乏宽容。然而作为妻子,嫁入东宫以来,她终于体会到属于明燎的温柔。 而那温柔无关身份。 外头风光正好,午间明光穿过廊庭,坠在阶上,洒落成一片散碎斑点,明媚亲人,柔软也温和。 是一个难得的好天色。 不同于二人的惬意,此时,京中几处素来平静的地方,却忽然发生了一些意外之事。 妙空大师送走了一个面色凄惶的女子。 她看着年纪轻轻,衣装精贵,身后跟着乌泱泱一大片扈从,显然是大户出身。 瞧这排场,又绾着妇人发髻,分明是哪家的正房夫人,却不知为何如此惊慌。 妙空宣了一声佛号,面上隐有悲悯:“人间事自成因果,夫人还是莫要强求。” 女子在沉默之中合掌道谢,穿过树影斑驳,缓缓走向山下。 然而才走出十余步,她却忽然回头,丝毫不顾婢子的惊愕,甚至厉声挥退随从:“别过来!” “大师!”她高喊着叫住已经转身的妙空,亲自提着衣角攀登山路,名门大妇应有的风度和气度,在她身上不留半分。 “大师,大师……”这女子跑得太急,匆匆忙忙地唤了几声,额角浮着汗,胸腹之间起起伏伏,正深深喘着气。 来来往往的香客,难免朝她看上一眼,再瞧一瞧不远处那凶神恶煞的家丁,暗道一声“莫听闲话”,转着步子避开他们。 妇人似乎终于知道羞愧,但事已至此,她实在不愿放弃。 “大师,您以前说过……”她已顾不得旁人之眼光,咬着下唇轻声问道,“您说姻缘天成,为何如今……” 妙空轻叹:“命数相合,人心各异,世间种种难得圆满,夫人何必执着。” 那女人的唇角几乎破开,妙空一句平淡的劝解,在她心底如同惊雷。 人心各异。 无穷悲喜交迭而过,最终化作一片凄声。她深深闭上眼,喃喃低叹:“多谢大师。” 妙空合掌送客。 直到一行人消失在山路尽头,无言驻足的圣僧终于垂首。 腕间的佛珠折着明光,他缓缓闭上眼,迎着小沙弥的好奇,老迈的僧人走向佛堂。 小沙弥想跟着,却被大师劝了回去。 生性洒脱的小和尚看了一眼天色,自觉这是个偷懒的好时候,便蹦蹦跳跳地跑到山中。 因此,他错过了圣僧的经文。 佛堂之中没有听众,妙空却讲了一整篇经。 之后,那常年与木鱼作伴的犍稚,竟沉沉地击在圣僧身上。 妙空闷哼一声,面露痛苦之色。 能让一贯沉稳的僧人变了脸,可见这一锤的力道究竟多大。 就不知,早该看破凡尘的圣僧,为何对自己下此狠手。 与此同时,与护国寺相背的方位,贺周将军的府邸,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 一名身着劲装的男子不请自来,竟也未经通传,大摇大摆翻墙而入,稳稳当当地落在院中。 早已等在屋外的贺周面色冷淡,眼底掠过一丝讥讽:“明知身份见不得人,却挑了天光最盛的时候穿着一身黑,你是生怕旁人看不到?” 男子的喉咙受过伤,声音十分沙哑:“属下正在孝期,冒犯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孝期……好一个孝期。”贺周意味不明地重复两遍,而后竟然笑出了声,“若你今日前来,只是为了指责我,那就不必再多说。” 他的冷淡愈发明显,甚至有些意兴阑珊:“难得逃过一劫,保全性命,何必浪费在不愿踏足之地。” 那男子屈膝沉目,恭恭敬敬地奉上一个锦盒。 贺周嗤笑:“你们又想干什么?” 话虽如此,他仍然走到近前,接过锦盒掂量一番。 入手分量不轻,贺周微微扬眉,似乎有些惊讶:“怎么,终于不打算再装了?”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在锦盒脱手的一刹那,一道厉光飞掠而过,短匕击中地上青石,跪在贺周面前的黑衣男子自裁当场。 逢此惊变,贺将军的目光始终如常。 赤血溅上他的衣角,又慢慢渗入地缝之中,年轻的将军眼角泛冷,拇指按在锦盒上方,遮住了那个碍眼的“贺”字。 最熟悉的旗帜,也最是令人齿冷。 片刻之后,他竟不顾院中血气,撩衣落座树下,启开一坛新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