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8.身揽二女,睥睨四方! (第1/2页)
“光照六尺?” 场中,一道道惊呼声响起,不少人,都难以置信地揉着眼睛,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 …… “咦?” 苏木略微惊讶了下,看到一缕明显粗壮了些的‘文气’,沉入了【文鉴】底部。 “不错,文气六尺。” 他颔首确认。 …… 听到苏木的亲口‘鉴定’。 在场与会者,顿时爆发出一阵哗然。 “我知道杨公子这诗作得好,却不曾想,竟有如此高的质量,能有六尺文气!” 有人惊叹道。 “可不是?文曲星下凡啊!” “不出意外,杨公子这诗,就是今晚‘七夕诗会’的魁首了。” “也不一定。” 有人反驳道:“那些前辈,如千秋书院的‘赵山长’,还有寇主薄,乃至杨公子的父亲——杨知县,都非易于之辈。” “这么说,倒也有理。只是不知,今晚的‘诗会’,是前辈称雄,还是新人加冕?” “不管怎样,都有得看了。” …… “好!” 杨昭这个当事人,看到自己的诗文气六尺,激动地狠狠一握拳。 旁边的二代们,纷纷恭维着。 “我就说嘛,魁首不过是杨兄囊中之物……” “厉害,杨兄果然文采斐然,我不如也!” “看来,那琉璃杯、‘灵果’、【琼浆玉露】,皆是要被杨兄得了,提前恭喜了!” “杨兄,‘灵果’、【琼浆玉露】,我也不敢想,只是那琉璃杯,你得了之后,可否借我把玩一二?” …… “好说!好说!” 杨昭听着周围人的恭维,脸上带着自矜的笑意,微微颔首。 可就在这时—— 杨慎行那边桌上,一个衙门文吏起身,拿出所写之诗出列。 看到这一幕。 杨昭面色难看:“爹爹不是说,他们这一辈的,不会参加么?” ——之前,他灵感勃发,沉心作诗,还真没注意到那些‘前辈’,也纷纷写诗,要参与进来。 不过。 杨昭心思灵慧,方才只是没往这里想,此刻略一转念,就明白了:“应该是:那位苏真人追加的奖励,让这群老不羞的坐不住了,宁可不要面皮,也要争上一争!” “即便如此,又如何?” 他心下一哼,重新恢复了自信:“我这次超常发挥,就算面对那些前辈,也胜算不小!” …… 而杨知县一桌,看到杨昭大出风头,气氛就有些诡异。 他们一个个的,心中不淡定了,但嘴上还要恭喜。 “恭喜杨知县了!” “令郎文采出众,令人佩服!” “长江后浪推前浪。杨公子这首诗的水平,已超出我不知几许,惭愧啊!” “不错,依我之见,杨公子有魁首之资……” …… 即使是千秋书院的赵山长,尤擅诗词的寇主薄,此刻也不太自信了。 毕竟,作诗这玩意儿,除了天赋、经验,还非常看状态——灵感来了,超常发挥,吊打‘老前辈’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哈哈!” 杨慎行看着这群坐蜡的‘老油条’,脸上的笑意掩饰不住,谦虚摆手道:“魁首却也未必,犬子年轻,还要各位手下留情。” “杨知县这说的哪里话?我自认才华不如令郎,也不如各位上官,就拿出‘拙作’,来个抛砖引玉吧!” 一个衙门文吏,自知‘诗会魁首’已无希望,便卖了个好,起身站出来。 …… 接下来,这群年长的‘前辈’,也纷纷递交诗词,送到苏木这里,以【文鉴】鉴定。 这些人的诗词,比之前明显高出一筹,清一色三四尺的文气。 其中。 杨慎行一手《咏七夕》,得了五尺清光的异象。 寇主薄以‘素有诗才’,所做之诗,清光更是五尺有余。 千秋书院的赵山长,诗词投入【文鉴】,更是涌起将近六尺清光,只比之前的杨昭弱了一丝。 在场之人,纷纷为其叹惋。 说实话,在许多人眼里,比起杨昭的诗,赵山长之诗,甚至更好一些。 但。 这种好,是: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典故信手拈来——也因此,多了一些匠气,少了些许文气,在【文鉴】判定中,反而不如杨昭。 …… 等赵山长过后。 所有与会者的诗词,都已被鉴定完毕,算是结束。 直到此时—— 萃取了全场人的诗词,【文鉴】底部,已铺满了一层纯白色、流转不定的浓雾,那正是积攒的‘文气’。 “这些‘文气’,虽然不少,但若想打造出【浩然正气尺】、【姻缘玉佩】,似乎还有些勉强。” 苏木皱了下眉头,旋即,就舒展开来:“这些已经不少,应该知足。等下就试一试吧,若是不行,再用那个办法……” …… “若各位没有异议,今年‘七夕诗会’的魁首,就是杨公子了!” 黄mama这般说着,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数人眼红的目光中,将琉璃杯、‘灵果’、【琼浆玉露】,颁发给了杨昭。 …… 顿时,场中哗然声不止。 “给了!真给了!堪称无价之宝的琉璃杯,还有能延年益寿、起死回生的‘灵果’、【琼浆玉露】,就这么给了?!” 虽然早就知道,但这一刻亲眼所见,还是让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 ——毕竟,如此珍贵的奇珍,‘瑶光阁’都舍得给出,当真是……太大方了。 “羡慕啊,有了‘灵果’、【琼浆玉露】,关键时刻,可是能捡回一条命。” “唉,可惜,我没那个福分!” “咱们确实没那个福分。” 有人看得清醒:“如此重宝,身份差点的人,还真承受不住,是祸非福。而杨公子,有杨知县做靠山,却是不用忧虑这些。” “兄台此言有理。” 另一人附和着,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言道:“不知道场中,是否有那种‘才华横溢而无背景之人’,在之前作诗中,故意藏拙?” “嘶!老兄这么一说,还真……犹未可知。” …… 在这些议论声中。 杨昭挺直腰杆,接过琉璃杯、‘灵果’、【琼浆玉露】,这一刻,他只觉意气风发,自信心澎湃。 “杨公子可有什么话说?” 黄mama适时问道。 这发表‘获奖感言’,是惯例了,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