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7章 福利 (第1/3页)
电器店生意也特别好。 这里卖的都是几百块以上的大件,赚的利润应该也是三个店中最大的。 这里卖的货不用负责送货,顾客会自行想办法送回去。 看见潘大章从仓库过来了,温小芹匆匆去农贸市场买菜。 “大章,你有空可以对一下账。” 她交待说。 并且把账本递给了他。 他先从家具店开始对账。 差不多五点半,顾客也基本上走了。 何美丽把三万多现金交到他手里,每天售的货她都在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都是大件,数目很容易对。 还有多少存货也是一目了然。 每天营业额都在六七千元以上。 按照百分之二提成,他们三人至少每天得四五十元。 年底这个月工资应该比往月多一截。 电器店营业额更多,五天竟然达到六万块。 他给电器店订的提成是百分之一,两人每天提成也四五十块。 熊兰特别勤快,除了会给顾客介绍外,还把整个店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 黎兰英都对她赞不绝口:“大章,这个妹子跟小老板娘一样勤快,这个店的卫生都是她打扫的。嘴巴又甜,会哄人。” 她还给大章提建议:“让她以后嫁给你弟小章,有两个能干的媳妇持家,你家不发达都难。” 潘大章:“你这主意提得好,不过小章高中毕业前不能提这个建议。” 他笑着问熊兰:“做我弟媳行不行?” 温小芹几个堂妹都在打弟的主意,那几个妹崽肯定比不上眼前的熊兰能干。 熊兰:“大章哥,我还小,这种事等长大了再说。我现在在认真学做生意。对了,我也在学文化,经常让小芹姐教我文化呢。” 是呀,这个年纪是求学的阶段。 潘大章鼓励她业务时间多看书,那怕是读小说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五金店数目比较繁琐,因为这里不仅有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也有各种五金小物件。 也有二万多营业额。 五金店只有杨石头两夫妇负责。 提成也是百分之二,一天每人也有四五十元。 收入方面他要通盘考虑,相互之间差距不会很明显。 那样员工之间才不会攀比,当然还要考虑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要有所偏重。 甚至维修的潘修明和搬运工老徐的感受也要考虑到。 三个店对账后,他把收来的十一万多块钱拿到了楼上。 跟温小芹说了。 “哇,这么多,年底还真的是生意不错哦。” 营业额十一万多,按照利润百分之三十来算,至少也赚三四万块。 年前还有十多天,再赚三四万。 这个月的利润比前几月的总和还多,想想都令人激动和兴奋。 “你再去录像厅对一下账。” 吃饭还要半个小时,晚饭后一车家具会到货,要帮助卸货,所以温小芹催他现在去对账。 潘大章走到录像厅。 孙大玉看见他,脸上有点发烫。 “大章老板,小老板娘有五天没有过来收账了,钱我交给阿姨保管了。你等一下,我上楼去拿下来。” 她上楼找谢婉蓉拿钱去了。 负责看场的杜善文走了出来。 潘大章对他说:“要做好计划,多从你师兄郭广昌那里进些录像带,因为现在学生放假,看录像的多。每天放的录像带尽量不重复。” 杜善文:“老板放心,这一步我早做计划了,录像带我多进了一倍不止。现在一天放十二小时,八个录像带不重复,而且尽量挑好看的。” “自学生放假后,录像厅生意天天满座,有些免崽仔自早上进来后,赖上一天不肯走。我每天都要看四五小时就赶他们岀去。” 孙大玉把营业额拿下来,除去进录像带的开支,每天进副食的费用,竟然还有八千多元。 这八千多元纯粹就是利润。 这录像厅创造的利润也不算少了。 “大章,今天我赶一个免崽仔出去,他气鼓鼓地对我说,你再赶我,明天我去小西门那间录像厅看,不来你这里看。” “后来我问了另外几个,他们说小西门那里也开了一间录像厅,可能我们以后生意会受影响了。” 潘大章知道前世整个俞督县城七八家录像厅,生意都是一样旺。 录像厅多了,看的人多了,生意也是一样的。 录像厅的生意再做十几年都没问题。 一直到电视机都普及了,大街上的录像厅才逐步退出了市场。 “不用理人家,再多开几家,录像厅的生意一样好。” 杜母见他,热情留他吃饭。 “阿姨不了,小芹煮了饭,等下有车货过来,要卸货。” 杜善文主动问:“要我过去帮手么?” “不用了,录像厅也离不开你。” 连续三天,店里生意都特别旺。 跟老妈约好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日回去帮忙宰猪,可能也走不开。 “你不回去的话,也要跟家里提前打个招呼。” 还是温小芹想得周到。 潘大章给月舟村委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村财务孙燕。 “这是月舟村委电话,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 因为这个年代接电话也要收费,所以一般村民无缘故打电话到村委,是会被斥责的。 “孙燕姐好,我是潘大章。能不能麻烦你去叫我妈接个电话,你放心,我让我妈付电话费。这样吧,你先把电话挂掉,我十五分钟后再打过去,你先把我妈叫过来。” 听说是潘大章打来的,孙燕想拒绝都开不了口。 她看了一眼正在看文件的潘六月。 “潘大章来的电话,说叫他妈来接个电话。” 潘六月:“去叫一声吧,多大的事?” 孙燕嘟噜着嘴,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