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94章 进入采矿场 (第2/2页)
一条笔直的巷道走了有两千米左右,开始分左右两条巷道。 巷道壁上标注了B南巷和B北巷。 柳东生跟另外一位年轻人同工作人员进了B北巷。 潘大章几人自然是B南巷。 两个巷道口都用木头和木板钉了简易门,还锁上了门。 这种简易木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稍一用力就可以推开。 进去后又是一条长长的巷道。 周围都是黑漆麻黑的,除了几人厚重的水靴脚步声,还听见岩壁上清脆的滴水声。 潘大章一切如常,但旁边的许静金和黎金龙却有一些不自在。 他对他们说:“以后要慢慢熟悉井下的环境,因为工人在这里干活,做为管工也是要天天到场的。” 又走了两千米远,左手边,出现一条巷道。 头顶上可以看见一条白色的矿脉。 矿脉间有星星点点的黑钨矿。 就像人体的血脉一样。 有矿脉的地方就有黑钨矿。 前面就是一座采矿场,沿着矿脉一直往上掘进。 原则上把所有矿脉都采掘下来,然后用矿车拉到选矿厂进行精选。 那些白花花的矿脉就可以淘洗出值钱的钨精矿来。 B南1号采矿场有三百多米长,放矿斗五米一个有六十多个。 采矿场两头都设了人行道。 带队的工作人员拿出一根用铁杆做的安全锤,敲了敲支护用的木头。 声音呯呯响,像敲破棉布的声音。 他摇头说:“这些楼梯都不能上去了,已经腐烂了。想去采上面采矿厂的矿石,必须拉木头来重新加固这个人行道才行。” 前世潘大章干了十多年的支柱工,自然一眼就知道这个情况。 要采矿赚钱的话,自然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他们在巷道矿斗之间转了一圈,发现还是有很多可以回收的钨矿。 离开这个采矿场,从侧巷进入第二个采矿场。 这个巷中间有个打穿的通风井,嗖嗖的空气,迎面吹在脸上,格外舒畅。 听得见头上轰鸣的鼓风机的声音。 这些鼓风机就是电工刚才开起来的。 通风井贯穿A巷,直到山顶。 所以往往成为偷砂贼的出入口。 潘大章在井壁口还看见许多小麻袋,以及其他一些小工具。 好在这些小偷,只能带一些简单的挖沙工具,如尖凿、撬棍,以及铁锤。 不会在岩壁上钻眼放炮。 当然,他们承包以后就要大张旗鼓的在矿脉上凿岩放炮了。 基本上跟第一个采矿场都差不多的情况。 两个采矿场之间基本上都有一口通风井。 第七个采矿场开始,是任小阳说的还有很多分岔脉的采矿场。 这几个采矿场,潘大章无论如何都要钻进里面去看一下的。 确认一下任小阳有没有骗他? 他在几个矿斗之间观察了一番。 对带队的那个工作人员说:“我要钻到里面采矿场去看一下,要么你就在这里等我吧。” 工作人员点头应诺。 不过他提醒说:“采矿场上肯定还有不少的松石冒顶,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没事,我会注意安全的。” 矿斗就是钢筋水泥并且用石块砌成的,出矿口架设了许多矿石。 把口边的矿石捅下,就可以钻到上面采矿场了。 潘大章熟练的把堵在矿斗口的矿石捅下。 铁轨上还有一台空矿车,推到出矿口,把上面矿石放空。 工作人员告诉他:“每个采矿场都留了一台矿车。” 他这边13个采矿场,应该有13台矿车,而且上面都编了名称。 工作人员看他熟练的cao作,都感到惊讶:“老板,不会是以前也在井下做个矿工吧?你的动作像老矿工一样熟练。” 潘大章笑道:“或许我前世就是一个矿工吧!” 她对姐夫和黎金龙:“敢不敢跟我进去看看?” 此时就算两个人有点畏惧心理,但老板都进去了,自己也不好意思说,不敢进去。 潘大章钻到了里面,用电石灯四周照了照,观察了周围的环境。 特别是松石冒顶的情况。 确定安全后,才让他们两人爬了上来。 嘱咐两人一定要小心,采空的采矿场,抬头望不见顶。 到处都有松动的岩石,所以每走一步都要特别小心。 潘大章观察片刻以后,发现采矿场内早已被小偷光顾过。 有钨砂的地方都留下个他们的痕迹。 用铁棍撬,尖凿挖,铁锤敲,只要表面可以挖下来的钨精矿,都被她们一洗而空。 在开挖过的矿脉上,潘大章确实每隔几十米就可以看见一条分岔矿脉。 抬头望见头顶几米处,也有这种情况。 当然要采掘头顶岩壁上的矿脉钨精矿,也需要招多名技术熟练的支柱工才行。 任小阳确实没有骗人。 连续几个采矿场都是这个情况。 几小时后返回到地面。 看见柳东生还在巷道口没有离开。 跟他一起的年轻人,可能是一名熟练的挖矿工,此时正在跟他说,巷井口要没洗砂池。 外面还有两间几百米宽的工棚。 这是两人共同拥有的原有基础设施。 柳东生跟他商量:“小潘老板,两个工棚一人一个,你想要哪一个?” 潘大章:“哪一个都行,反正两个都一样大。” 因为公家的选矿场已经撤了,以后挖出的矿石,只有采取半手工的方式,进行淘洗了。 好在有两口大的水池,巷井流出的地下水长年不断。 当然配置一台大的破碎机。 潘大章跟他商量:“柳老板,从巷井口到里面分巷处,差不多有二千米远的铁轨,刚才我看了钉铁轨的枕木都腐烂了,要使用的话必须全部换成新的枕木。是不是我们各自负担一半的费用?” 把矿石从里面运出来,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矿车,把矿石运输到外面,然后碾碎后再淘选。 没有轨道的话,花费的工时至少要多一倍。 这些铁轨,根据跟矿部签的协议,以后还是属于铁珊笼的财产,他们只是有权使用。 但维修是自已的事。 “潘老板,没有问题呀,看花费多少钱,两人一起分摊吧。” 两人商量了一些事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