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匠户_第四十八章 道法自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道法自然 (第1/3页)

    ,大宋第一匠户

    林近道:“朕早就说过,要赚钱有数不尽的方法,但是最快的还是萧观音的方法。”

    韩琦道:“官家的手段更厉害,如今辽国境内已经没有多少铜钱了,他们只能用我们的纸币。”

    林近摇摇头,“如果放萧观音回去了,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怕是要白费了。”

    吕公弼道:“那该怎么办?”

    林近做了个手刀的姿势,“杀了最保险。”

    韩琦无语的摇了摇头,“不能这样做。”

    “那就先关着。”

    韩琦和吕公弼也只能点头。

    萧观音在书院里并没闲着,她出不了书院就怂恿别人帮她去买卖股票,所以她的钱还在慢慢增长。

    林近在得到郑戬的汇报后再也坐不住了,他摆驾去了皇家书院,在藏书楼二楼见到了萧观音。

    萧观音没见过林近本人,却见过画像。

    她见到林近没有施礼的意思。

    林近看了眼前这婷婷少女几眼,“郑戬,这个女子对朕大不敬该当何罪?”

    “理应问斩!”

    萧观音闻言柳眉倒竖,“你......你不讲理。”

    林近道:“朕是大宋的皇帝不需要跟任何人讲道理。”

    萧观音插着手道:“哼!我是辽国人,又不是宋人。”

    林近云淡风轻的道:“希望你等会儿人头落地的时候还这么理直气壮。”

    萧观音见两名侍卫上前要缉拿她顿时蔫了。

    “萧观音见过大宋官家。”她施完礼又道:“这样可以了吧!”

    林近呵呵一笑,“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倒是能屈能伸。”

    “堂堂大宋官家欺负我一个弱女子。”

    林近不想再跟她瞎扯,问道:“知道为什么不让你回辽国吧!”

    萧观音装傻道:“不知道!”

    “你很聪明,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份聪明害了卿卿性命。”

    “你......你要杀我?”萧观音顿时花容失色,很快又反应了过来,“你休想吓唬我。”

    “朕不会杀你,但是你也休想离开书院。”

    萧观音威胁道:“你敢,你若不放我走,我就将学到的东西都教给书院的学子。”

    林近闻言一阵头疼,这个女人如果真的将学到的东西交给别人,大宋的金融体系肯定要迎来一波剧烈震动。

    “你倒是提醒朕了,书院你也不用待了。”

    萧观音顿时感觉到不好了,“你......你到底要怎么样?”

    林近吩咐道:“郑戬,带走!”

    萧观音:“......”

    郑戬一挥手两名内侍就将萧观音控制了。

    林近又在书院逗留了半日就回宫去了。

    至于萧观音早被郑戬派人送进宫里去了。

    萧观音进了皇城才明白林近是要将她软禁在宫里。

    完了!这下真回不去辽国了。

    林近连公主都敢掳走何况她一个贵族之女。

    萧观音被关在皇宫里,除了不准出宫外,人身倒是没被限制。

    林近回到宫里只是吩咐郑戬派人盯好萧观音,不要让她走脱。

    林近这几年没有往宫里领女人,这次又领了一个回来,自然又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尤其是赵徽柔,她今年也十八岁了,林沫儿嫁出宫去了,她一时没了玩伴,林近又没有娶她的意思,可以说是每天都愁眉苦脸。

    苗心禾等不及了,她为了女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隔三差五的往林近的寝宫跑。

    每次来都是被林近欺负一通,再被哄回去。

    林近最终还是拿定主意让王语嫣来当皇后。

    无论大臣们同不同意,赵家在大宋已经没人了,都被林近发配去了海外,不是送给赵祯而是发配到了后来的吕宋岛,此时那里一片荒芜,赵家的人在那里生根发芽是很容易的。

    林近立王语嫣为皇后的旨意一发出,朝中上下都没了声音,都希望别人先跳出来阻止,然而此时谁也不愿当这个出头鸟了。

    大宋的方方面面已经被林近和他的姻亲们把持了。

    就这样王语嫣从一个孀妇成了大宋的皇后,掌管起了后宫里的一切事物。

    赵徽柔为此哭了许久,她有次在御花园里暗自伤神,被萧观音碰到了,两人年纪只差了三岁,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萧观音抱怨道:“他将我关在宫里这辈子怕是回不去了。”

    赵徽柔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得默默不语。

    很快她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让耶律翰里太和耶律跋芹帮你说情呀!”

    “她们?她们早被林致远花言巧语迷惑住了。”

    两个可怜的女人就这样在宫里互相倾诉着心中的不快。

    林近此时可以说是掌握了整个大宋,而且朝堂上下的人都没有换,最强的军队掌握在段执升手里。

    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样就安全了,或许孤家寡人说的就是如此了。

    林近此时深有体会。

    他感觉总有刁民想害朕,必须将隐患消灭在无形中。

    很快军队的政治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一套套军纪军规落实下去,此时大宋的军队数目并不多,但是战力足够强。

    随着新的将领轮换制度落实了下去,禁军有了极优越待遇,很难会有人跟着别人造反。

    其实林近的担心目前是多余的。

    朝中上下此时更想看看林近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新东西,大宋周围只有一个辽国是有些威胁的,文官不闹事,武官虽然有些抬头的趋势,但是要想造反还远远不够。

    林近最想做的自然是火车和轮船,只要有了火车和轮船,大宋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但是他最注重的还是教育,用二十年的时间消除文盲,才是最长远的规划。

    林近在与宰辅们研究未来五年规划的时候,辽皇在上京驾崩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宋,耶律翰里太和耶律跋芹此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们有些想见母亲了,却也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林近也不好说什么,他是要出兵拿下辽国的,实在不行将辽国皇后抓回汴京城就行了。

    紧接着耶律洪基就登基了,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大宋将萧观音放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