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扑灭蝗灾 (第2/2页)
“这不过只是今天的路程而已!”马周平静道,“我们需要清理郑白渠这一整块区域。 清理掉这里的蝗虫,那整个关中的蝗灾,应该就成不了飞蝗那样的势头了。 至于零星的蝗虫,则是交给每个村子的牧鸭长,以及各个家族培养出来的鸭子。 到时候也许还会有零星蝗虫,但应该成不了蝗灾了!” “马郎君,你指挥调度可真稳,真有大将之风!”赵元楷伸出手来,很是谄媚的赞道。 “越王都已经安排得七七八八,我不过只是干点苦劳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马周摇摇头,看着这一片土地上的蝗虫被鸭子横推,大声命令道: “从甲号开始,驻留此地的鸭圈,并留下牧鸭人两个,鸭子五百,以防止其他地方蝗虫重新逃回来。 其他人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鸭扫荡!” “接下来可要辛苦活了,赵少卿确定还要跟着?!”马周看着赵元楷不由问道。 “跟!”赵元楷狠狠一咬牙,也还是选择跟上来。 因为赵元楷觉得自己想靠自己本事重新坐上司农寺位置太难了。 现在机缘巧合的抱上了越王大腿,说不定越王就能成为未来的陛下呢! 毕竟有圣人的玄武门之变在前,谁就不敢保证李泰就不能成为九五之尊了。 越王现在才八岁就有这能力,等到越王以后成年了呢! 自己说什么也不能把这根大腿给放了啊! 当然,马周负责在野外进行放牧鸭子,尽可能清理野外蝗虫,而窦静则组织司农寺成员和当地良家子,对付庄稼地里面的蝗虫。 如果是没播种的庄稼地倒简单,鸭子一放,自然让鸭子在这自助餐里吃得高兴。 但已经播种了的庄稼地,那解决起田间的蝗虫来,要小心了许多。 毕竟要是一不小心把苗给一不小心弄怀了,那可就要亏死了。 这时候,就算百姓也被司农寺组织起来一起驱蝗,有鸭子的出鸭子,把蝗虫淹没在鸭山鸭海中,没鸭子的就晚上辛苦一下,如果某地蝗虫太多那就点火守夜,看着火别烧到山林。 抗蝗行动从七月中旬一直到八月末,这时候想在长安附近寻找到蝗虫,可就真不容易了。 一只只鸭子吃得圆滚滚的,就算有孩子追着他们,他们拍打了拍打翅膀,都跳不起来了。 “这次蝗灾青雀你表现得很不错!”李世民拍拍李泰的肩膀夸奖道。 李泰陈恳的说道:“青雀只是做了计划,真正辛苦的是下面做事情的人。 这蝗虫最是猖獗的几天,我也只跟着颜先生读书,真说起来,我反倒是最清闲的那个!” “不用谦虚,没你做出来的计划与方案,他们难道还能做事吗!” 李世民拍拍李泰小肩膀,道,“这次你帮了你阿耶大忙,要好好感谢你,说说你要什么,阿耶帮你实现!” “什么都可以?”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瞪大了眼睛问道。 “你阿耶乃一国之君,一言九鼎!”李世民自信满满道。 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李世民来宣李泰前,已经知道李泰的日记里面写着到底要什么了。 所以李世民才不怕李泰做出什么非分之想,要是李泰所希望的东西,跟日记里的不一样,那李泰的日记,以后也没再去看的必要了。 “我想建立一座农业学府,传授农民知识!”李泰认真的对李世民道。 “想建立农业学府……这可不容易!”李世民面色微微沉下来对李泰道。 “额?!”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语有些愕然。 而李世民板着脸道,“农业学府可不容易,需要粮食,需要老师,需要教材,甚至需要土地,青雀你真有这觉悟吗?” “我只是觉得,百姓不应该没有一年之存粮!”李泰道,“不过一场蝗灾,长安城下便多了不知道多少饿殍,我觉得我身为大唐皇族,便应当想办法让天下百姓都吃饱!” “青雀……”李世民看着青雀坚毅的神色,在青雀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只不过当初自己的梦想是济世安民,而青雀的梦想是想要让天下人都能温饱。 “阿耶,我知道这件事不容易,但我就是想要试试,走一走别人都没走过的路!” 李泰正色对李世民,这样种认真的态度,让李世民实在说不出不字。 “想要开学府,你可想好了钱粮从哪里弄?”李世民对李泰温和说道。 “我越王府还有一些我平时节约下来的钱粮。”李泰道,“我想先用着。” “那鸭场与那两个小煤矿呢?这你打算怎么处理!”李世民看着李泰说道。 “这……”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变得紧张,脸色慢慢变得通红起来。 在李世民注视下,李泰缓缓道:“我想要偷偷用它们的营利去供养农业学府。” “为何要偷偷供养!”听到李泰说实话,李世民才满意的点点头。 正如同日记上所说的,这小家伙准备那鸭场与那两座小煤矿的营利去建设农业学府。 李泰的头不由低了下来,仿佛很是愧疚,“这……这是朝廷的营利,我不能私自调度。 农业学府虽是青雀梦想,但严格上来说只是私塾,损公肥私不是君子所为!” “你凑十万只鸭子给典牧署,另外把典牧署征调的人员还回去。 剩下来的小煤矿与鸭场,便划拨到你越王府的名下好了!”李世民拍拍李泰的肩膀说道, “青雀好好干,你立志于农是好事,肯在农业上下苦功夫更是好事,我再给你拨付良田千亩,供给学府营生!” “谢阿耶!”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不由对李世民表达了感谢。 不过李泰又伸出头,对李世民问道,“那阿耶,我能向您要点政策吗?” “政策?”李世民对着李泰说道,“什么政策?” “比如,我想雇佣流民来建设学校,以及从流民中挑选些半大孩子入学!”李泰道。 听到这话李世民微微皱眉,最后还是说道,“你先干着,只要不出大变故,一切都好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