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城外郊区 (第1/1页)
,盛渊 这一夜,繁星似锦,连带着秦苏的梦,都格外的香甜。 再一睁眼之时,已是次日清晨。 秦苏没有告诉刘叔自己要去赈灾发粥的事情,她知晓刘叔若是知晓她出了城定会责骂。 因为,她从小到大,不知是什么原因,刘叔并不肯她出城。 而就连刘叔自己,这些年来,也未曾踏出过长安城半步。 她太过于向往城外的世界了,以至于,当赵起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她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城外的郊外十里处,乃是河套走廊一带拥挤过来的难民。 流离失所的难民拥堵城区郊外已有一段时间,但始终未曾受到当权者的重视。 若不是前几日,已经被逼无奈的难民集体冲撞城门,一时间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朝廷也不会为了这些难民来赈灾了。 不过是一场安抚民心的作秀而已。 “小苏苏,我怎么老觉得今儿眼皮在跳,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啊?” 秦苏只把要出城的消息告诉了雀儿一人,临走的时候,雀儿紧紧拉着秦苏的手不肯放,担忧地说道。 “放心吧。不过是去盛盛粥之类,哪里来的你瞎想的什么事儿?” 秦苏宽慰完雀儿便一路朝着城门那处去了。 今日的天气格外的闷热,厚厚的乌云遮住了天际,鸟雀低飞盘旋,一切看起来随时都有可能是一场大雨来临之前的征兆。 许是天气闷热的缘故,一路仅仅也就几个小商贩挑着担子匆匆赶路,整个长安街上看起来空空荡荡。 秦苏走到了城门处,守门的将士拦住了她。 其中一个看上去是头头的将士粗声粗气地喊道:“通行证!” “通行证?” 秦苏从未出过城门,虽知有通行证这个玩意儿,但是却也没有见过,何况,赵起那老头儿也没给她啊。 “没有啊?没有来这儿干啥?走走走!” 那头头不耐烦地挥挥手,剩下的人就要来撵秦苏走。 “官爷等等。我是今日来去郊外发粥的宫中之人,可否放行?” 秦苏往后退了一步,赔着笑从怀中拿出了那枚赵起给的令牌在官差面前晃了晃,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那官差见了令牌,面容之上立马露出了恭敬之色,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原来是李公公的人,失敬,失敬。方才多有唐突,还望公公勿怪。” 秦苏微微一蹙眉,心里想着——莫不成这令牌的来头还不小? 她也没细想,见这官差放行了,便也就大摇大摆地出城了。 出了城她一路往南走,所见之景皆荒凉且荒芜,所见之人更是令人不忍再看。 有小婴儿咬着枯瘦如柴的年轻母亲的***却吸不出一点奶水,急得哇哇大叫,而母亲却只能一咬牙将自己手指咬破给孩子喝自己的血的;亦有为了刚挖的一个草根而欣喜万分,小心翼翼捧着送给已经年迈的母亲口边的;亦有人挖了半天一直挖不到可以吃的东西,摸了摸肚皮只能默默地捧了一抔土的。 整个路边整个山头早已寸草不生,大地亦干裂枯竭,路边时不时传来有人死去的哭声。 秦苏看在心里,眼中全是悲恸之意。 她从来没有想过,城外和城内的差距会如此之大。 城外连一口吃的都吃不上了,而城内却是大鱼大rou。 “这些当官的,眼睛都是瞎了吗?!” 秦苏握紧了拳头,不禁之时,已经骂出了声。 “他们不是瞎了眼,而是早就已经泯灭了良心。” 顾渝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引得她连忙转过了身。 “四王爷?你怎么在这里?” 秦苏又惊又喜,笑着问道。 “没人的时候,还是叫我顾渝吧。四王爷叫得生分了些。” 顾渝看着秦苏微微一笑,望了一眼四周皆是难民的城郊道了一句:“皇太后要赈灾,自然要派一位亲王以表皇家的诚心,以此来安抚民心。我这个没什么用的四王爷,便也就派上用场了。” 顾渝无奈一笑,看了一眼秦苏,反问道:“你呢?怎的出城来了?” 秦苏学着顾渝的口气,粗声粗气地坏笑着说道:“皇太后要赈灾,赵起赵总管接了旨意,我这个没什么用的小太监,自然便也派上用场了。” 秦苏一说罢,顾渝和她皆会心一笑。 “看来,你倒是乐在其中。” 顾渝看出来了秦苏出城一趟挺开心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看来,顾渝你倒是有些勉强。” 秦苏乐呵呵地一笑,打着趣儿说道。 “还好是我想做之事,毕竟,这些难民真的已经苦了太久了。朝廷也真的把他们忘了够久了。” 顾渝微微一笑,很自然地牵起了秦苏的手,笑着说道:“走吧,我带你去赈灾的地儿。” 岂料,秦苏却连忙闪开了顾渝的手,倒让顾渝落了个空。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顾渝觉得奇怪,转而问着秦苏说道。 “当然不妥。您是高高在上的王爷,我乃一个小太监。你是男,我……也算是个男。这样手牵着手,叫外人看了去,八成要说上一阵子的闲话了。” 秦苏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道。 顾渝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笑着道了一句:“我本觉得你我亲切,牵手并也无什么差别。不过这般经你一说,好像确实是我考虑不够周全。” “哎呀呀,走吧走吧。晚了,耽搁了事情,我又该挨骂了。” 秦苏顾不得脸上的红热,推搡着顾渝往前走去。 顾渝闹不过她,只能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走在了前头,一路带着她朝着赈灾的地方走去。 一路上,有难民指指点点,甚至有大胆的朝着她和顾遮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地说道:“看他们穿得这般好,是不是城里出来的人?” “你不知道吗?今儿在北面,有宫里的人要来赈灾发粥。” 一个消息灵通的扯着大嗓门就喊了起来。 经他这般一喊,立刻从四面八方涌来了很多的难民,七嘴八舌地问着:“当真?当真?真的有赈灾发粥这一回事儿?” “千真万确。不信你们去北面瞧瞧。别一会儿都抢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