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要不你替我当旅长吧! (第2/2页)
团的孔捷。这肯定是他干的。” 此时说的言之凿凿,可没多久就恨不得吞回去了。 “那个鬼子炮兵阵地啊,我炸的。” 别人都看见了,陈浩自然不会藏着掖着,索性就挑明了。并且在地图上指明了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火箭弹还富裕吧!有的话再打几十发,三四吨重的榴弹炮,不是那么容易转移的,现在炸一轮,还能扩大一下战果。” 听闻后,陈大旅长二话不说,立刻命令火箭炮连,对陈浩提供的位置进行火箭弹覆盖。 如此痛快,足以证明他有多么信任陈浩了。 周参谋长好奇的问,“那你是怎么知道,鬼子的炮兵阵地就在那里的?是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吗?” 陈浩简单的描述了一下,他用无人机侦查到敌人的位置,而后指挥火箭炮将其摧毁的事情。 能隔着七公里,cao控一下小飞机从高空观察敌情,如此实在是太新奇了。 这自然是又赢得了他们的一阵惊叹。 “方便看看那个无人机吗?”周参谋长道。 陈浩摇了摇头:“我只带了一架,由于续航里程不足以飞回来,便让其撞上了日军的储备弹药,现在就剩下一个cao纵手柄了。“ 陈大旅长恍然大悟:“原来鬼子弹药库爆炸,就是你干的?!” “嗨,小事一桩。”陈浩嘴上谦虚,内心得瑟。 制造那么大一朵蘑菇云,对他来说也是头一遭。 陈浩的人前显圣,把指挥部众人震惊的不轻。 想想之前他们还讨论究竟是谁制造的,把能怀疑的对象都怀疑了个遍,最后还以为是李云龙干的。 现在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之前信誓旦旦分析的干部,巨尴尬,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过去的就过去了,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有很多人死亡牺牲,陈浩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夸耀自己功劳上。 他问起了此次赶来支援的规模,得知足足有四个团近万人,胃口和胆子随着手上的实力增加愈发膨胀了。 陈浩简单准确的描述了一番周边四个方向的敌人,然后对陈大旅长说: “现在是难得的机会,山下联队已经遭到重创,炮兵大队也被摧毁。 留出五百人的预备队,把剩下的兵力都投上去,加之独立团的配合,我们有机会完整的吃掉这个联队。 让整个华北的日军都震一震,重新审视咱们八路军的实力。” 在李家坡战斗之前,八路军都没有完整的消灭过日军一个步兵大队。 仅仅过去几个月,他们就要成建制的消灭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少说三千人。 指挥部的众人无不感到震惊。 自陈浩说完以后,沉寂了几秒,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周围还有其他的日军虎视眈眈,把兵力投入到进攻上,是不是太冒险了呢?” “就算把七七二团的兵力全投入进去,日军打不过也会跑,恐怕也难以成建制消灭。” 总之,虽然不是明着反对,他们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好陈浩的提议。 就连周参谋长也不吱声,思索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陈浩。 “我看是可以的。” 陈大旅长此言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解释着说:“天就要黑了,敌人根本不会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只会看到我们的子弹非常多,就依陈顾问所言,打,捅小鬼子的腚眼,打一场乱战。” 听上去还有些道理。 陈大旅长指挥带兵打仗向来天马行空,是出乎常人所预料的。 跟他时间久的干部们都已经习惯了,稍稍思索了一下,便都纷纷赞同。 共同的决议马上形成了命令,交给七七二团协同独立团执行。 陈大旅长望着通讯员匆匆离开的身影,背到身后的右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 他不知道是不是该批评干部们的盲从,居然都没有质疑的精神。 还是说该批评自己,为了那些宝贵的武器弹药,都改变了以往指挥打仗的原则。 说句内心话,这么打,他没有十分确凿的把握。 如果换成以前的七七二团,哪怕扫了陈浩的面子,陈大旅长也不会答应。 因为那是不会有丝毫胜利把握,只会失败的战斗。 可如今的七七二团,平均三个人就有一支八一式突击步枪,轻重机枪火箭筒的数量非同小可。 小两千人硬抗日军一个已经被重创的步兵联队,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最糟糕的后果,无非就是日军的援军赶到,让旅部的直属步兵营顶上去罢了。 “你们带来的火箭弹不小于一千发吧?” 陈浩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扭头问身后的作战参谋,得到肯定的答复便说:“拿出三百发,配合七七二团再给小鬼子助助兴。” 王大卫参谋下意识的向外走,准备去传达命令。 走出两步后他又停住了,眼神询问陈大旅长,该不该听啊? 总部批了那么多火箭弹,就是看在陈浩的面子上。人家要用一用,你还能拦着? 陈大旅长自然是点头答应了,心忖:“快别当顾问了,你直接来替我当这个旅长吧!” 携物自重,不知不觉就夺走了一大块指挥权。 陈浩获得权力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只是掌握了权利,不一定能很好的实施。 他几乎没有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只是了解过一些理论知识,还是比较现代化的。 定下了调子,陈浩便没有继续指手画脚了,举着一副望远镜时常的观看战局。 陈大旅长见他不再多言,心中可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战场上,敌我双方的人员规模加起来已经上万,后续两方参战的部队都会上万。 在局部战场上集结如此多的兵力打大战,便是他陈大旅长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必须得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负众望才是。 缺乏大战经验的八路军在紧张,有大战经验的日军因为坏消息频频传来,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阳泉的日军指挥部,是一阵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