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9章,理想新的征程 (第2/2页)
一眼,继续盯着屏幕研究。 这次还真有些麻烦。 首先头号难题就是环境,热带雨林环境,空气潮湿天气热的要死,在那种环境下没有空调日子要怎么过? 让享受过舒适生活的陈浩,想想都觉得头疼。 还有恶劣的生物环境,各种蚊虫蚂蝗毒蛇,不被叮咬是不可能的。 脑炎、登革热、疟疾,兴许还有霍乱这一类的恶性传染疾病,在当时医疗条件不好的时候是会要人命的。 陈浩还没到百毒不侵的地步,他一样怕生病。 所以各种治疗的药物,以及这类疾病的治疗手册,绝对是必需品。 解决生存的问题后,对于任务更重要的肯定是战争和武器。 在人类战争史上,丛林作战历来是交战双方十分头疼的问题。一些研究统计数据表明,丛林作战的伤亡率至少与城市作战相当。 丛林战争最有名的自然是越战。 陈浩在网上搜寻了一些越战的资料。 仔细的阅读过后,他必须要同意,那绝对是美利坚合众国不愿意提起的惨痛经历。 丛林的高温度、高湿度和较大的降雨量对人和武器都是严峻的挑战。 在其他作战环境下具备的步兵技术作战优势,在丛林或森林环境中通常都会大打折扣。 茂密的植被极大削减了武器、传感器和通信装备的作用范围,人的耐力和武器携载能力也被严重削弱。 战争退回到最原始的轻武器状态。 丛林环境对火器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作用范围,而且还有最终的效果问题。 树木能有效吸收爆炸破片,而树叶能折射密集火力射出的子弹。 历史上任何一次丛林作战,重型武器都不是主角,这一点到今天仍然是真理。 丛林是侦察与警戒的天然障碍。 自越战以来,军用夜视装备和便携式传感器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丛林中树木茂密,夜视仪的视场很小,对于夜间移动物体的分辨能力将大幅下降。 热成像仪虽然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在丛林中的作用范围也远不及沙漠和平原这样的开阔地形 还有无线电信号在丛林中也会快速衰减。 在丛林湿热的环境中,头戴着笨重的通信接收器很不舒服,并且会导致士兵听力下降,这将对士兵的作战能力造成较大的削弱。 通信距离的衰减将对部队的分散部署,和非直瞄火力支援武器的架设带来明显的影响。 这些不利的因素,会导致陈浩即使按照现代士兵的配置,武装起他的部队来,也难以获得战争中的碾压优势。 但他即使知道如此,还不得不照做。 因为想要将一支训练不足的部队,短时间把战斗力提升起来,就得靠好的武器装备。 否则没法跟日军打,总不能拿脑袋去顶枪口。 陈浩把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做了个清单,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出去,进行了好一番采购。 一个团的单兵装备干掉了七千万,平均每人七万的标准。 毒蛇血清各类药品,能量棒食品罐头水源过滤器等杂七杂八的,加上些许弹药消耗品,又是三千多万的订单。 可以肯定,这次空间里又是满当当的,连多一颗子弹都放不下。 一个团就花掉了一个亿,不妨推算一下要是一个师,十个师需要花多少钱? 不算重武器不算军饷开销,花一百个亿轻轻松松,战争就是个纯粹烧钱的活儿。 陈浩那六百多亿的财富,也就能回二战耍耍威风。 放到现代战争中,也就够美利坚打一个科索沃的,完全不够阿富汗,用在伊拉克身上就够烧个脚脖子的。 99年的科索沃战争,78天的时间,美空军花了70多亿美金。 01年的阿富汗战争,60天时间美军花了100多亿。 还有03年的伊拉克战争,50多天,美军花了310亿左右,纯官方数据资料。 做完了准备工作,连熬了两天的陈浩丝毫不觉疲惫,他站起身来揉了揉老腰。 久坐的时间长了有些僵硬,这正是需要锻炼活动活动的。 显然,找某个久旱需甘霖的小妖精最合适。 三七二十一日后。 陈浩从温柔乡里爬出来,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九四二年缅甸,热带雨林中一个没有名字的地方,身着迷彩T恤的男人,他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