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起航 (第4/5页)
你改善生活,别人捐的。“ 就听董北国那边一个激灵,似乎是从沙发上坐了起来,“谁啊?“ 齐磊,“鲍尔森那帮人。“ “捐了多少? 齐磊,“一个多亿吧?应该有了,没细算。" 我噗!! 董北国一口老血,一个多亿!?你还没细算? “咋捐的啊?” 只闻齐磊风轻云淡,“我就随随便便讲了一课,他们就得掏钱呗!” "呸!!" 董北国生啐一口,把你能的。 “几个人?“ 十个?好像是。 董北国一算,十个人,一个亿,一人一千万,也才合一百二十多万美元,那好像也不多哈! “你这么大个老板,还好不容易忽悠一回,就一人弄出一百多万?出去别说是我教出来的!” 齐磊眼珠子都红了,“您老还嫌弃上了!?你给我忽悠个一百万我看看!?" “再说了,谁告诉你一百多万? "一个亿!是美金!一亿美金!!” 我噗噗噗!! 董北国激动的救叫。 一亿美金?八个多亿RMB啊!那…那不发了!!? 激动完了。 最后蹦出一句,“孺子可教!!明天开全校职工大会,我表扬你!” 齐磊直牙,这老头儿啊,越来越没正经的了! 刚才还别说我教的,现在就需子可教了?节cao呢? 放下电话,眼见李玫玫,还有杨晓她们还没走。 “十点多了,回去吧! 晓儿蹬眼,“你也知道十点多了啊?饿了,带我们宵夜去!“ 齐磊抽抽着眉头,“宵什么夜?以后再说!我这忙活一天,都要累死了。" 三个女生一想,也对,齐磊这一天都没闲着。 “那算了,放你一马。" 说着话,转身就走。 可是还没走出多远呢,就听齐磊又在那打电话,“亲爱的,我去接你,吃宵夜呗!” "切~~~!" 李憨悠和晓儿无语甩手,连老实的十一分儿都鄙夷起来了。 节cao呢? 有徐小倩,还要节cao干什么? 就像董背锅有钱还要节cao干什么一样。 齐磊一路哼着歌儿回家,开上伟哥的破捷达就跑。 四十分钟后,徐小倩坐进车里,“吃什么去呀?" 齐磊一边汇入车河目视前方,一边风轻云淡,“给啥吃啥呗,不挑食。“ 徐小倩,没接,也看着前方。 过了好久,甩手给了齐磊胳膊一下,却是憋不住笑。 齐磊揉着胳膊,本来就是给啥吃啥嘛,哪错了? 第二天,齐磊在学校还没见着董北国,先看到老秦了。 不是去大数据中心,而是专程来找齐磊的,说的是米国使馆那边的动作。 “昨晚我们接到米方的通知,暂停交流活动。具体有什么动作还不清楚,鲍尔森他们中午的飞机回米国。" 齐磊一听,“昨晚就知道了,没啥大不了的。” 老秦却道,“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我们讨论了一下,你这个月底去米国的事儿最好推一推,等情况明了了再说!“ 沉吟片刻,继续道,“我们还是那个意见,米国那边的经营完全可以交给吴宁来处理,你最好别过去。“ 老秦是真怕齐磊出点什么事儿。 尤其是,这次对夏普动手,是咱们先下的手,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老米虽说表面不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忍得下这口气。 再说直白些,就算大总管这边忍了,那完全被算计的G州党那边,也不一定就这么忍了。 万一对齐磊做点什么,天高皇帝远的。 “听叔一句,国内哪还不够你折腾的?" 却不想,齐磊根本没听他的,“老北叔啊,你就别为我cao心了,我肯定没事儿!" 老秦皱眉,齐磊道,“第一,有鲍尔森呢,他保得住我。” “第二,我和夏普不一样,他是特务,我是商人学者,我也没什么把柄在他们手里。夏普确实和我交手了,可是和我交手与他被拿下没有必然联系,我也没摆在台面上,“ “第三。“抬头看老秦,“其实,这个问题咱们之前就讨论过,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与其被动的等着人家打上门,不如先把信息输送出去。”“比起和鲍尔森的合作,我更在意的是企鹅。" “而为了让企鹅站住脚,我必须过去现场指挥。” 老秦,“ 齐磊所说的进攻和防御,不是宏观意义上的,而是专指文化和传播领域的。 其实,齐磊现在在做的事情就两件: 一是,他的生意,是三石的发展。 二就是,他的学术专业,也就是他自己参与建立的网络传播领域。 把这两件事做好,他就没什么求的了。 老秦见劝不住他,也只好由他。不过有言在先,走之前,老秦这边要评估风险,但凡有可能不保险, 他不会让齐磊出去。 对此,齐磊也同意。 他是要出去,可还没勇到不顾一切的地步,真有危险,他也肯定不装十三。 交流团说走就走了,有点突然。 不过,老列维在临走前,特意来和齐磊道别。 尽管他知道,夏普的消失和齐磊脱不开干系。也知道,这个年轻人绝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好吧,列维斯坦终于开窍了,再也不逢人就说,齐磊是他的手下败将了。 他都怀疑,这货那几次是故意输给他的,目的是示敌以弱。 这些虚伪的中国人! 不过,老列维还是来了。 他是个有点纯粹的“坏人”,至少在学术上,齐磊的能力列维斯坦是认可的。 像齐磊这种,这么年轻就能把传播学研究的这么透彻,还这么清醒的学者,在西方也多少年都没出现过了。 这是个人才。 于是,列维斯坦邀请齐磊到米国之后,有时间可以去斯坦福演讲,英精训练营随时欢迎他。 可是,精英训练营的学生可不这么想,他们再也不想见到任何一个中国人,真的有阴影了。 以往米式教育,让他们没觉得历史是多么重要的一门学问,可是来了一趟中国,呆了一个月,想法却有点改变了。 尤其是无法忍受雏鹰二期的一个玩笑。 “米国史?居然还有专门的课程?不是一个星期就能得满分吗?“ 好吧,太扎心了。 鲍尔森回米之后,还特意给齐磊打来了电话,告诉他不用担心,就是G党在搞鬼,ZZ党这边一切正常,让他不用多想,按照原定计划来米。 其间还表达了他的热切心情,“我迫不及待想要开启我们的旅程,共同打造一个传奇! 齐磊微微一笑,“放心,原计划不变。“ 就这样,齐磊先是一边在学校上了半个月的课,一边做着出国准备,同时也参加了那个事后总结会。 会上,针对江门案的反思,齐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媒体管控的问题。 二,网络实名制的法规建设。 三,守门人制度的研究刻不容缓。 事后,廖凡义他们有郁闷了好久,闭门写了一个星期的总结,最后还是不如齐磊,直击重点。 九月的校园依旧不见落叶,却有着春的新香。 热火朝天的音乐节,成了北广人的骄傲。 大一新生的俊男靓女抢占了老生的风头,占据了校园话题的主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