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气_第十三章 轮番入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轮番入局 (第2/2页)

上过塾念过书,可那些学塾先生的模样还是见识过的,那叫一个端正!但是这老头虽说也带着束髻冠,可是这样子怎么就和学塾里的先生这般天差地别,就好像这束髻冠从未端正过。

    老人这一身,真可谓牛头不对马嘴。

    暂且不去瞎猜了,江湖里的小人物顾头不顾尾,管的了上顿,顾不上下顿,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管不得这些,只要老人能为他们寻来开心,就足够了!

    突然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客人伸了伸腿,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对于老人来说,也对于这座酒楼来说——面生得很。

    老人手中的酒瓢向外倒飞出去,洒在了过道上,惊的旁道上的酒客侧身躲避。

    和酒瓢一同翻出去的还有说书的老头,就在老人即将落地的一刹那,旁座的一位酒客缓缓地伸出了腿,用脚踝关节处勾住了老人的身体,时间不快也不慢,就是凑了一个恰到好处。

    “好!”酒楼里爆发出雷鸣的掌声和喝彩声。

    老人在众目睽睽下迅速起身,并未先向好心的酒客道声谢,反倒是双手在身上那件破损不堪的裘皮大衣寻到的一处称得上干净的地方,擦拭了好几下,确认干净之后,就是用双手去扶自己的束髻冠。

    待老人摆弄好了之后,略带生硬的比了一个拱手,算是道谢,而后小跑去自己酒瓢摔碎的地方。

    这要是换做一般酒徒看到自己的酒给摔没了,不是沮丧急躁就是暴跳如雷,总之是要有些弥补的。但这位说书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双膝跪地,弯下腰来,用手指蘸着地上散落的酒水,点在嘴里。

    “呵”刚刚用脚扶住了老人的酒客站起身来,看到这一幕,流露出略微惊愕的神情。

    这位好心的酒客大概已过而立,四十上下,面色微黄,两眉剑竖,好似画上关夫子眉毛,睛如点漆,若非面色不佳,应比潘安之貌。

    忽然,缩在中年酒客身后,大约十一二三的少年挤进人群。

    少年手上端着一壶酒,靠近老人。

    “老先生,这壶酒给您,干净些”

    少年弯下腰,将手中的酒壶递出。

    少年是个热心肠,直肠子,可是说书老人似乎并不领情,连头都没抬,也没有接话,只是闲出了一只手,做了个摆手的动作,示意少年走开。

    往常要是有这种情况发生,围观的酒客肯定免不了起哄一番,少不了什么“他不喝我喝”之类的豪迈声音。

    不过这次竟是无一人出声,好像被人点了哑xue一般……

    一脸黑线的少年少年直起腰,手中的酒壶还是呈着递出的样子,不知所措的望向了中年酒客。

    中年酒客嘴唇微启,却到是听不见丝毫声音。

    反观少年,似乎是收到了什么指示一样,又弯下了腰。

    这次少年掀开了酒壶的壶盖。

    不稍片刻,一股独属桂花的飘香在酒楼里洋溢弥漫。

    躬耕在田垄,叫卖于市井的下里巴人自是没有问到过这般清香,可就算让他们尝尝这桂花酒的不同凡响,估计也是半天蹦不出一个屁来,最多评上一句:淡的跟鸟似的!

    小家碧玉的佳酿终归只有王公贵族懂得品鉴,辣喉咙的劣酒还是平头百姓更爱些吧。

    随着香味的飘散,老人蘸酒的手指愣了一愣。

    老人机械的扭过头去,看着飘香的酒壶,把鼻子凑了上去嗅了嗅。

    “桂花酿”

    中年酒客第一次出声,其声恰似流水击石,清明婉扬,又似清泉入口,水润深沁,仿佛比这桂花佳酿还要沁人心脾。

    老人点了点头,别无言语。

    过了好一会,老人缓过神,从地上站起身来,手微微一环,少年手中握着的酒酿,便是在无声无息间到了老人怀中。

    老人犹是不满足的样子,嗅了嗅,随后拨开围观的酒客,缓步上台。

    随着老人坐回到了说书台桌,酒客们纷纷四散,三五成群的围着酒桌,准备听书。

    中年酒客领着少年挑了一个靠窗的酒桌坐下。

    窗外是呼啸着的凛冽寒风,窗户又年久失修,早已无法完全掩上,因此这一桌也仅有他们二人而已。

    “砰”

    随着说书老人一声惊堂木下,酒客们纷纷正经起了精神。在他们印象里,打从这老人开始说书起,就没用过这玩意儿,莫不是今儿个得了壶好酒,打算把压箱底的宝贝故事都抖落出来了?

    那可得好好听着!

    中年酒客看不出喜悲,只是盈着笑意,给自己也满上了一杯桂花酿。

    “雪花大如席,吹落轩辕台。今儿个老夫就讲讲乾阳城里,秋闺赏大雪……”

    台上的老先生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这是一个比以往更让他心绪波动的故事。

    而台下,一片雪花无意中飘落到了中年酒客的酒桌上,一旁的少年见到这个情景,生怕自家先生受寒,慌忙着去挡住窗户,不过却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

    看到这一幕,中年酒客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当真应了那句雪落轩辕台的谶言?”

    也许是中年酒客想到了什么,无言作有言。虽然是面对自家晚辈少年,却仍是抬头瞥了一眼台上口若悬河的说书老人。

    “你倒是像极了先生的一个故人......”

    少年停下手上的活,眨了眨眼,满是不解。

    “唔......不过他呀,可不止是要堵住那个窗户般大小的窟窿眼......”

    中年酒客顿了顿,扼腕叹息道:“不遗余力?画地为牢一甲子,也不过是换来一场所谓的.大雪人间......值得吗?”

    “先生不是最爱赏雪?”堪堪总角之年的少年,歪了个脑袋的样子,在中年人眼中很是机敏。

    “瞧见先前那一长串的马车了?”

    中年酒客嗓音亲和温糯,却也不失霸气,“也罢,此行本就是是一趟浑水罢了,便是再去搅上一搅,也是无碍!”

    “先生要去见那位故人了吗?”,少年紧握双拳。

    “是啊,那位故人的故事,比起台上讲的那要有趣多了,待到先生空下来了,好好给你说说这位难过美人关的读书人......”

    酒客刚是站起身,牵上一旁少年的手,转身欲走之际,便是有台上的说书老人开口正讲到,

    “两处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中年酒客微微驻足,便是头也不回的拉着身旁少年,踏出酒楼大门。

    酒客在街边寻了辆马车,带上少年去往了先前数辆马车一道的目的地,三合镇。

    而后,又是有中年酒客分别以两句声线,一明一暗地从酒楼大门闯入。

    “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

    “老前辈,还望必要之时出手帮扶,晚辈谢过!”

    .......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乾阳城外不足十里地的客栈里,收得书信一封,

    书信仅四字,落在书生心头仿若千斤重,

    “勿念,勿寻”

    随后,乾阳王朝在那一场球闺科举中,迎来了早到数月的大雪纷飞。

    毫无征兆下,落得满城行人皆白头,

    那位仿佛山河冬雪独坐的书生,那位一瞬间回首已然过秋的书生,那位姓吴的赶考书生,只是在乾阳城大门前,留下一句,

    “愿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勿似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