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繁花似锦 (第2/2页)
是每个人都对马苋菜的挑选那么仔细,辛勤专挑肥田间的,打过药的地块可是坚决不采,最好是雨后两三天,最好是早晨含露带珠时,最好赶上中午大好的日头晒。 焯水时最好是木材大火,一个滚把马苋菜翻个底朝天,不能一下子焯太多,也不能一下子焯的太少。 恰到好处才是刚刚好! 焯一下也是绝佳的保鲜需要。 张扬看了下包好的水饺就眼馋更甭说吃,不禁想起小时候吃一顿这种水饺饱个一天的笑话。 张致富用的是土灶大锅头煮得水饺,不是再早前拉风箱的那种落后方式,现在可是更高级的吸风式土灶。 如若赶上年关,一大家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大几口人没个大锅做饭哪行? 几根劈材锅里的水打着滚的高兴,搁上饺起了滚锅里更有诗意,一层饺子争着彩排,怎能不叫人叫彩? 彩!彩!彩! 三滚饺子两滚面,饺子上桌心喜欢! 张致富用的是个大海碗,张扬从小便记得他爸用这号碗,家里的碗也不知换了多少次,唯有这大海碗独自留下来,每次见到张致富用大海碗吃饭时,总会引起孙子孙女的好奇,一年总归也聚不了多少次,大海碗也便成了逗着取乐的线索。 大海碗用它的特有方式诠释着以往的故事。 没人敢用饭桶这个词语讽刺张致富,也只有辛勤时不时的用这种方式取个乐,不过张致富的饭量确实大,两人刚结婚时队里分得粮食怎么省也不够吃,最后逼得张致富没办法去挖海河。 那时挖海河可是个体力活,独轮车推土,前边一人用力拉后边一人用力推,都说那时候一个人就是一辆小型拖拉机。 挖海河挣工分高不说最为叫张致富心动的就是饭管够。 人家吃烙饼还保守的一页一页的拿,张致富倒好,一拿就是一张,一张饼可有一斤多,没个三五张打发不了他。 先吃饼时他一般只是时不时喝点汤,直到最后才来一海碗。 赶上吃馒头,别人一手两个馒头,他可好,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其余的馒头顺着胳膊一直向上排,没个八九个馒头也对不起他那张嘴。 张致富对现在的馒头很有意见,当年挖海河吃的馒头可是正宗的纯手工呛面馒头,一个顶现在三个机器馒头。 张扬看着张致富把假牙戴上,笑着把一大海碗饺子端到跟前,“爸,吃吧,你可是说吃了这种馅的水饺一辈子不用吃消炎药。”笑着看他的反应。 前几个月张致富牙龈肿痛,还是乖乖的吃了消炎药。 “现在的马苋菜可不像以前的有功效,我想可能跟污染什么的有关系,二十年前都不知道药长的啥样。”张致富说后看了看张扬催了下:“别光说不吃,我和你妈一阵忙活都是为你包的。” “吃了!”张扬跟小时候一样,夹起饺子轻咬了一小口在醋盘里蘸了蘸,饺子在入口时也便有了美妙的感觉。 “妈的手艺还是那么好!”张扬边吃边夸。 “张鹏也到了处对象的时候,需要钱的时候言声,爸妈手头还是有的。”辛勤可不是头一回说这话,对于孙辈的婚姻大事她可是不少cao心。 “张鹏真谈了个女朋友,挺对我和楚心的心思的,女方条件也不错,不要房也没提彩礼,她妈挺通情达理……”张扬详细介绍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就好!这就好!”辛勤连连称赞。 “爸,再来半碗?!”张扬伸手接过张致富的碗,一大海碗饺子张致富可吃不饱。 “打住,来半碗饺子汤好了,原汤化原食。”张致富说着松开了碗。 “饭量又小了爸。”张扬说后去锅里盛饺子汤。 “这饭量还小,我这一碗可顶你两碗,这你妈没人的时候还叨叨着说我饭桶呢,要不是这饭桶,咱家的二十来亩地能养活出这么多人?”张致富一边喝汤一边诉苦。 上了年级的人就爱对着儿女们唠叨唠叨心里话,张致富也是如此。 “我从临村买了瓶蜜,走时拿去,这蜜绝对纯。”张致富吃过饭后开始往三轮车上安排。 “马苋菜在这里,想吃水饺的时候就按妈的步骤cao作。”辛勤对她的手艺格外重视,每次儿女们带马苋菜时她总是这么说。 “知道了妈!”张扬从小就记着呢不过每次辛勤叮嘱还是高兴的应。 “张鹏有时间带着女朋友来玩,让我和你爸高高兴!”辛勤不情愿的说了句,她知道年轻人都忙。 “妈,你放心,有空一准让他们来!”张扬应得痛快。 “走了,爸!妈!”张扬的电动三轮车驶出家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