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美食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第1/2页)
厨子很忙第二百四十一章美食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你别说这个烤鱼的还原度还真不错!完全不像是冻品或者是再加工的半成品的味道,鱼rou里的鲜味还彻底保留了下来。”大狗也是第一次接触,就不由得夸奖起来。 常老爷子关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鲈鱼是哪里来的?能保证长期供应吗?” 随后不等回答就突然恍然大悟:“我忘了,你还有个水库呢!” 姚远赶紧解释:“不是咱们自家水库的鱼,这个鲈鱼是镇里一家养殖场,养了不少淡水鲈鱼,结果滞销了,咱们才根据他这个食材开发的这个产品,另外还有麻辣和豉香两种口味的烤鱼,推出这个产品算是帮着镇里解决点销路吧。” 就大言不惭,难道你不是因为这个鱼的品种又好、价格还便宜才决定大批量引进的吗? 知晓前因后果的肖建强,就佩服自己家主厨的这一张嘴...... ...... 清水镇沿河几个村子这两年引进了淡水鲈鱼品种,搞起了渔业养殖,鱼苗引进来,养殖规模弄的挺大,但是销路一直不畅,挺好的鱼种因为市场竞争一直买不上去个好价格。 平城向东一百多公里处便是渤海湾,那里河湖纵横、水网密集,还是咸淡水交汇,更适合鲈鱼养殖,人家那里的养殖规模早就成了气候,镇里本来想的挺好,自己区域内有永定河流过,凭着这个区位优势也想跟风搞一把鲈鱼养殖,能带动一波人致富。 但是,当鱼养成后,就发现,没有规模效应,成本上就没有任何优势,想杀进批发市场就呵呵,就挺难,除非你也跟人家搞价格战。 养了那么长时间的心血,就用来跟人家拼价格?在那个价位上不光是养鱼人没了利润,就连饲料钱也得统统赔了进去! 就因为如此,那位刘能兴才找到中心厨房,想办法研发了这款烤鱼,想试着帮镇里扶持的那几个鱼塘找找销路。 当然,这是对于中心厨房来说,就是个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些鲈鱼能拿到第一手的价格,成本上也就有了优势,所以这款烤鱼系列的最终零售价格是五十八块钱一份! 一条一斤八两的鲈鱼,外带藕片、海带、木耳、笋片、宽粉的的一个蔬菜包,另外配了花生、腐竹等等配料,足够三、四个人享用的一道烤鱼大餐,零售价格才不到六十元。 味道的还原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就跟在餐厅里吃到的没什么两样,还得是那种星级餐厅才有的比! 原料用的毕竟用的是大嘴鲈鱼,rou质是没得挑,而这款烤鱼酱还是来自于川菜泰斗俞师傅,俞师傅亲手调制的酱料哪里是一般的餐饮店能比的? 这件事对于镇里、对于中心厨房显然就是个双赢。 当然,在中心厨房主管肖建强眼里感觉就不一样,就总觉得自己家的姚师傅很厉害,到目前为止,中心厨房用的几乎所有食材都来自于自己的生产基地,就挺酷,恐怕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的餐饮店就做不到这一点! 单从进货价格上,这次就又占了镇里的便宜。 ...... 大狗现在已经是厨师长的位置,对于进货价格挺敏感,听到肖建强报出的零售价格,就觉得不对:“不对吧,淡水鲈鱼现在的进货价格怎么也要十七八块钱一斤,你两斤重的鱼成本就已经将近四十了,再加上蔬菜包、调料包,这个利润率有点低了把?” “不低,薄利多销嘛,再说了,你说的十七八块钱的价格是你酒店的进货价,这个价格我都能给你供货!”姚远就一脸的嘚瑟。 好吧,成本控制这一块是每个企业的秘密,打听太多了不太好,毕竟今天来只是试菜,话题就只围绕着菜品味道来说就行了,于是大狗就闭了嘴。 没想到姚远就没完:“大、常师傅,真的哎,你今天试完菜,觉得哪个食材好,干脆就由我们红旗销售公司给你供货得了,同等质量的条件下,我敢说我们的价格比你从渠道采购要便宜上一成左右!” 常洪亮看了看自家老爷子,然后就不置可否。 就知道姚远这个话不是跟自己说的,就懒得搭这个茬。 常老爷子就盯着着肖建强在用蒸锅蒸东西,就像没听见一样。 ...... 第二道上来的居然是一道“佛跳墙”,不是那种外边餐厅随意哄弄的一款佛跳墙,就在每位面前的一个淡金色的炖盅里,同样金色的浓汤里,两头鲍鱼、一条海参、一条花胶、一只鹅掌,另外还有整粒的火腿和瑶柱! 这就有点超乎想象了,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