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盟友就是用来出卖的! (第1/2页)
铁血残唐正文卷第6章盟友就是用来出卖的!凤翔节厅,也是岐王府大堂。 主位上端坐着一位四十六七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矮胖的身材,身着铠甲。 下首站立着十几位武将。 “众位将军,凤翔被围年余,可有什么退敌之策啊?!” 下面一片寂静。 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几分钟,上下都不说话。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城外的五万宣武军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要是能战,他们早就战了。 “父亲大人,儿有话说。” 上座的李茂贞一看是假子李继筠。去年李继筠和李继徽去长安宿卫,临走时大掠京师,协助韩全诲挟皇帝李晔逃往凤翔。 这是个丧门星。 他早和皇帝李晔商量好了,与朱全忠议和。今天在朱全忠答应德王就藩南阳之后,他正式与众将商议。 李茂贞眯着眼睛说道:“我儿有话就讲。” “父亲大人,宣武军虽众,可依然有办法。” “哦?说说看!” 李茂贞对这个假子能给他出主意还是很感兴趣的。 “朱全忠不就要皇帝嘛,咱们给他就是,没有必要鱼死网破。” “这……” 李茂贞何尝不知道啊,可现在他是骑虎难下了。 当初他和大宦官韩全诲结盟,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后来,他见朝廷越来越虚弱,藩镇日强,就起了歹心。 正好韩全诲为自保让他率兵进京护驾,也就派假子李继筠和李继徽去了,谁知道宰相崔胤却让宣武军来清君侧。 没办法,他们只得裹挟着皇帝跑回了凤翔。 李茂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想学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还觉得凤翔城高易守,朱全忠奈何不得自己。 果然,刚开始的时候,五万大军进攻凤翔无功而返,李茂贞没想到这个老朱狡猾狡猾地,见攻凤翔无果,转而去进攻静难军。 朱全忠命朱友裕破灵台、良原、陇州。 李继徽刚返回邠州,就被大军包围,他在守城三天后,见势不妙,竟然出城降了,献上邠、宁、庆、衍四州。 他跟朱全忠说,只要让我继续当静难节度使,我就归降,还改回原名杨崇本,不再给李茂贞当儿子了,主动以妻儿为质。 朱全忠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人质带到自己控制的河中。 现在李继徽,哦不,是杨崇本,已经投靠了朱全忠了,老朱转过头来就把凤翔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仅是假子李继徽,另一个假子李彦韬也降了,你说他心里对这些假子能有什么好印象?! 眼看着弹尽粮绝,自己很难坚持下去了,他早就有了议和之心。 “我儿,就这样讲和怕是朱全忠不会同意呀。” “这个……” 李继筠眼珠子一转,上前一步说道:“父亲大人,宣武军不远千里来打凤翔,无外乎就是要清君侧,嘿嘿,不如就成全他们,这样他该心满意足了吧!” 李继筠没想到自己去趟京师竟然惹来了祸患,更重要的是,惹祸的另一个人还投降了,这让义父怎么看他?他也是不得已自保啊,这会儿不表现自己的忠心能行吗?他可是知道李茂贞的凶残的。 “你们认为呢?” 李茂贞转头看向其他文武。 “殿下,下官认为可行。” “下官等附议。” “嗯,既然如此,派人去送书信吧。” …… 凤翔城外的宣武中军大帐。 五十岁的朱全忠坐在主位上,放下手里刚到的战报。 他眉头紧皱,这次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在他率大军征讨凤翔的时候,他的后院起火了。 平卢军王师范响应李茂贞和韩全诲的矫诏,出兵攻打他的后方,就在接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朱全忠已经偷偷的抽调了六千兵马火速回援汴州。 这个消息让他心急如焚,自己不能再被凤翔牵制了,他要赶紧回师,否则老家不保。 正琢磨如何撤兵的当口,有军校来报,凤翔信使到。 朱全忠展开信笺,原来是李茂贞的求和信。 信中诉说了他被宦官蒙蔽,以为东平王要对圣人不利,因此才带圣人来凤翔,如今他愿交还圣人,请东平王撤兵罢战。 朱全忠看罢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 他一撩蟒袍起身对值星官说道:“请李副使来!” 功夫不大,宣武军副使李振走了进来。 “主公。” “副使看看这个。” 值星官把信件交给了李振。 “哈哈,好,好啊!” “副使也同意他们的方案?” “交还圣人这是最基本的条件,那韩全诲呢?” “这个嘛,没说。” “主公,宦官不除天下不宁,朝廷难安!也是我们的后患,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怎么办?!” 朱全忠听到李振这么说,他心里也是一动。 是啊,如果这些宦官不除,难免以后还会联合其他藩镇来和自己作对,那么就先借李茂贞的手,把韩全诲除了吧! 想到这儿,他微微一笑,“副使说的是。” 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封回信,让信使带回去。 …… 李茂贞放下书信,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朱全忠终于同意让步和解了。 凤翔终于可以解围了。 可是他还是皱了下眉,信中要求必须严惩挟持圣人的罪魁祸首。 很明显,朱全忠是不打算放过韩全诲了。 可他要是这样做了,这名声怕是要毁了。毕竟韩全诲是自己的盟友,把皇帝交出去也就交出去了,可要把韩全诲也交出去,那自己以后还怎么和别人合作呢? 就是要交出去也不能自己说出来,得有个替罪羊才行。 这样想着,他吩咐值星官召集众将议事。 众将官听说宣武军已经答应议和,各个面带喜色,谁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