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鲁阳关 (第1/2页)
铁血残唐正文卷第21章鲁阳关天复三年六月十七日。 鲁阳关一带,晴空万里,天空湛蓝。 方兴带着五百牙军在这儿附近已经驻扎三天了。 李裕曾交代,在这一直等到六月二十六号,如果张浚没来,就不等了,直接回去,保卫南阳。 如果张浚来了,就护卫着他回到南阳。 所以,方兴早就派人去关城通知了关令,只要张浚一来,就通知他们。 鲁阳关是中关,关令一人,正九品下,掌禁末游,察jianian慝,凡行人车马出入,据过所为往来之节;丞一人,从九品下,丞掌付事、句稽、监印、省署钞目,通判关事;录事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典事四人,典事掌巡雉及杂当。 如今鲁阳关被洛阳张全义的人据守。 关令为张家子侄,倒是好说话。 他们也知道了南阳德王要娶亲,媒人要从这儿来。 说起洛阳的张全义一家还真得说说。 当年,张全义是李罕之的“刻臂为盟,永同休戚”的患难之交,又是他的上级,经常向张全义索取军粮及缣帛,次数多了,张全义实在受不了。他趁李罕之出兵攻打河东的晋、绛二州时,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 李罕之投奔李克用,讨得援兵三万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向朱温求救,朱温派兵救援才得解围。 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 张全义感谢救命之恩,对朱全忠效忠了。 张全义此人在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自从几年前他开始打理洛阳,就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发展经济,硬是把一个打烂的畿都道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接到修葺洛阳皇宫的指示后,连续建设了两年,如今洛阳被他整备的焕然一新。 这个鲁阳关是洛阳南下荆襄的要道,必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就派侄子张怀带五百镇兵把守。 张怀听说德王大婚,媒人是张浚,就连夜给洛阳送急报。叔叔张全义跟他有过交代,凡是在名单上的人都不得过关。 而张浚就在名单之上。 这些事李裕和方兴都不知道。 李裕只是让方兴来接张浚,并没想到,张全义现在就开始监视着张浚了。 王爷就要大婚了,这媒人怎么还没来呢? 方兴望着远处的关城,不太放心。 他在想,既然德王是这么交代的,那张浚一定能来。到现在还没动静,怕是出了什么意外。 “豁子,你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好勒,哥,你就放心吧。” 豁子方良虽然现在和方兴是一个级别,可这次出来是方兴带队,他只能配合,所以得听表哥的命令。 他拉过几个手下的斥候,在他们耳边一阵嘀咕,这几人一个劲儿的点头,然后一溜烟的跑了。 一个时辰之后,有一个瘦小的斥候跑了回来。 “报,将军。有情况。” 这一嗓子,把正在一起聊天的方兴方良吓了一跳。 “什么情况?” 方兴瞪眼问。 “呃,刚刚我们看到,关前来了几辆马车,有人通名是洛阳张浚,被他们请进关城了,可一直没放行。” 嘶~~~~ 方兴眉头一皱,方良眼珠一转,说道:“大哥,要不派人去问问?” “也好。” 方兴把一个队正喊了过来,“去关下问问,张浚来了没有,来了就赶快放行。” “是。” 队正带着两个手下一溜烟的跑去了关城。 此时,关城上下都动员了起来,张浚父子和仆人都被请进了关令府,好茶、点心招待着,就是不说放他们出关的事。 张氏父子对视一眼,心里一沉,难道张全义不想让他们过去?! 关城上四个典事带着镇兵把守着城墙,紧紧盯着城下的南阳牙军。 “刘典事,张浚大人来了没有?” 牙军队正仰望着城上的刘典事。 “咳咳,什么张浚,没看见。” 平时和南阳牙军嘻嘻哈哈的关上镇兵也都板着脸,各个全副武装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没事的人。 “要是来了就放行吧,我家王爷还等着呢!” 队正耐着性子说道。 “呵呵,王队正,你还是回去吧,真要是张浚大人来了,我们自然会放行的。” 王队正看看关城上的镇兵,再看看对自己敷衍了事的刘典事,他一扭头跑回了军营。 “将军,我看有问题。” “什么问题。” “你们看,现在关城上下全副武装,戒备森严,没事他们干嘛要这样?” “再结合刚刚斥候的情报,我觉得张浚大人一定是到了,被他们扣押在了关城里。” “嗯,你分析的在理。” 方兴眉头一皱。 “妈的!这群王八蛋想干什么?当着我们的面扣押王爷的媒人,这是挑衅!干他娘的!” 豁子方良一蹦三尺高。 方兴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他拿出纸笔,刷刷几笔写下了字条。 “来人,去南阳报告王爷,就说鲁阳关可能扣押了张大人,我们准备攻关!” “是。” 一个骑士飞身上马,一溜烟的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