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编外之三十三章 (第1/2页)
少安少平他们都在为感情纠结,文昊也是! 从六七年文昊计划去黄原并付诸行动开始,时间认真算起来,已经差不多过了八年。 八年,能做多少事儿?每个人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它可能无法说清楚,但从文昊身边的人来看,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首先是郑家。 郑母从七一年开始,就和郑娟一起回到了吉春,从此,呆在四合院就再也不出去了。平日里种种菜,养养花,陪着老药子说说话,隔三差五的和周母相互串串门,倒也并不寂寞。 老药子老了,也不愿再cao心什么了,就回到吉春开始安享晚年,平时就给郑娟做一下顾问,也自得其乐。 郑娟学医有成,七零年出师之后,转年刚到二十岁,就当仁不让的和文昊成了好事。 两人蜜里调油,过了一段柴米油盐的日子,北方草原南方园林,山山水水的走了一圈后,就回到吉春,安心cao持起了华夏药业的大事。 她也不说结婚的事儿,就连文昊问她也不回应,只说她还年轻,要充分享受人生,等过够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再说。 所以,她除了时常出差和顺便找文昊享受爱情的滋润,一心的扑在了医药事业之上。 六八年下半年,南岛发瘟,并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处。 华夏药业重拳出击,大量人员外派,从南岛到全世界,中医大放异彩。不说和西医分庭抗礼吧,但一举奠定在世界医药界的地位是做到了。 就是在此期间,华夏药业在北省的板块,彻底的完成了整合,新标准全面普及。从野药管理采摘,到药材的林下种植,详细到了土壤管理,甚至何时下种,何时浇水都有规定,最终形成了类似行业法典的东西。 趁着影响,华夏药业迅速扩张,在秦岭、大巴山、藏、昆、黔、神农架、南岭、浙闽丘陵等地连建药材基地,中医用药彻底无忧。 郑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熟,从参与到管理,如今已经挑起了大梁,成了说一不二的存在。 所以,她的事情很多,就连享受爱情都是抽空,哪有时间考虑婚事?这是她自己说的说法,文昊无法反驳,只得宠溺的听之任之。 如今,两人之间,文昊已经彻底的扭转了地位,成了大哥的存在,虽然郑娟并不承认。 文昊也并不太强烈要求她改变。尤其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各自姐弟相称,反而有一种甜蜜的回忆感觉,那会让他们想起六三年初遇的那些日子。 那时的苦难,现如今回想起来,反倒是满满的温馨。人就是这么奇怪,同样一件事情,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心境,却有了截然相反的感受。 事过境迁,时过境迁,应该就是那些个意思吧。 而周秉义七零年的时候,就和郝冬梅结了婚,到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这两个都是把明哲保身写在脑门上的人,读书教会了他们智慧,政治嗅觉灵敏异常,惜乎太过于谨小慎微了一些,不免失了锐气。 不过,谨慎也有谨慎的好处,他的个人发展稳定异常,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经是北省农业的总负责,在部里都是挂了号的人。 北省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已经开始和工业并驾齐驱,这里面,与强有力的知识青年工作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直到这时,华夏环境才真正开始向全国输出他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外省的推动工作才也有了明显前进的模样。 未来,这都是周秉义的重要工作,也会和他的进步密切相关。 华夏环境的状况和农业类似,不再赘述。 周秉昆去年的时候,终于接受了春燕姑娘,两人结了婚,经过在华夏环境的历练,如今两个都在北省轻工里面工作,守着家里。 周母和周父一边带着周家的孙子和孙女,一边盼望着老疙瘩再给周家添丁。 周父如今已经不在一线了,从事领导工作,一直压着他们建筑队的发展势头,广收人才,闷着头苦练内功。 文昊说再等五六年,就会到了他们自由发挥的时候了。李文军和周父都觉得,他们还等得起。 令周父周母上愁的是闺女周蓉。不过,周蓉未雨绸缪,他们之间早有约定,在婚事上给女儿充分自由,除了唠叨,也没有实际的办法。 周蓉如今还在文工团发展,不过开始向管理岗位转型,她从文昊那里要了大批的资金,忙着建立人脉,收集人才。文昊说,文工团系统将来会完成她的历史使命,这块大蛋糕,她想切最大的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