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与魔都的初遇 (第1/1页)
第一章:我与‘魔都’的初遇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 1980年3月,一部名为《上海滩》的电视剧在香港首播,5年后,该片被引进内地,其后红遍了大江南北。 大上海的魅力,还有地位,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抹之不去。 记得那年夏天,正值年少,风华正茂,正是青春无畏,意气风发的时候。 我与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哥,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表弟,坐飞机一道前往上海。 彼时我们对魔都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憧憬、期待与向往。 犹记得当时飞机降临在浦东机场前的那段语音播报: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们的飞机预计将于30分钟后抵达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一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这里及其传统极其自我,却又极其精致,极其包容。武康路深秋的梧桐叶,斑驳却喧嚣的老弄堂,以及总是灯火通明的陆家嘴,构筑成这个城市独有的海派情怀... 那年,在上海经贸大学读书的表姐作为导游,带我们第一次领略了大上海的风情。 表姐当时带着我们三人来到外滩,骄傲的向我们介绍: 有人说:百年风雨看上海,千年帝都说BJ,关于上海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1843年,上海对外开埠, 1845至1849年,英法美在苏州河黄浦江边划定租借,几年间,黄浦江外滩区出现了西式的建筑群,这条通往外滩的无名小路一跃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 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分东西两路,全长10里。 东路是远东商业第一街,西路是上海顶级的商业街区。(这就是上海南京路)。 此后,无数的追梦人来到这里,随着商业的日益繁荣,渐渐出现车水马龙的景况,戏馆、酒楼、书场、茶室、赌场、烟馆、舞厅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被称为‘东方巴黎’的旧上海渐渐的成为淘金者、追梦人以及冒险家的乐园! 这里被称作‘十里洋场’! 在这里诞生了太多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故事。(当然,‘筑梦之塔’不能只看到塔顶的灯火璀璨,也得看到追梦路上那些黯然离开的落寞背影以及中途倒下的累累白骨...) 泊船江畔万古情,灯红酒绿迷人醉。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 到了民国30年代,上海已经成长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与纽约、巴黎、伦敦齐名,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中心,占全国66%的产值,61%的进出口贸易,也是当时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当时的东京跟它完全没法比,香港跟它一比只是乡下) 而这,基本上也是20世纪上海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世间百态,众生万象,枭雄豪杰,骤起云灭,桑田北海,变幻无常,唯有黄浦江水依旧,拍打着两岸,见证者两岸的繁华落寞,纷纷扰扰... 60年后,改革开放,我国先是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84年又选取了十四个对外开放城市,(其中就有上海),上海也再次迎来了它的高速发展时代... 彼时刚刚迈入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发展还很不均衡,在一百多面以前,浦西已经有了万国大建筑拔地而起, 而在对面的浦东还是一片烂泥滩,他是在1990年才开始宣布建设浦东的, 当时的那位老人说:浦东的起点可以在高一点。 而现在的陆家嘴到底有多高呢,东方明珠468米,金茂大厦420米,环球中心492米,上海中心大厦632米,是世界第三高的建筑, 从一片烂泥滩到现在的东方华尔街,金融中心,浦东仅仅用了30年... 犹记得表姐对当年发生的这一切侃侃而谈、感慨万分的样子,那个骄傲又佩服的神情,一直烙印在脑海。 夜晚,外滩灯光秀... 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比不了上海的灯火辉煌和繁华, 流光溢彩的灯光,绚丽多姿的建筑,黄浦江畔的豪华游轮,慕名而来的游客,把魔都上海装饰的五彩斑斓,亮丽上海,魔幻之都。 华贵雍容、典雅精致、灯火绚烂、光辉靓丽,这大概就是我对魔都的第一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