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钱林有意偷芳心,雅间遭袭急脱身 (第1/1页)
原来真是历史上的大美女李师师,果然非同一般啊!难怪宋徽宗为了她从皇宫里挖了一条隧道到这里。 史料记载政和年间宋徽宗经常私下里偷偷来往于各大青楼酒馆,就在这樊楼中遇到了李师师,上演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就连水浒传里都有宋江拜见李师师想要帮忙与徽宗搭线说明自己招安的意愿。 而且一些史书上也说到李师师很爱国,还送了个外号飞将军,金人大举进攻的时候李师师将家产捐给了军中做军饷。 这可是霸榜东京歌姬的人物,还有一位不相伯仲的女子崔念奴。 看着李师师演唱结束款款退去,钱林久久没能平静。 这李师师看上去才十二三岁,就已经这么美了,真难怪宋徽宗痴迷啊! 钱林突然内心有了一个想法,现在李师师刚刚出道,还没有红到天下皆知,这么美的美女我为什么不能先娶回家呢? 正所谓先到先得,反正我就是来改变历史的,既然不能任由徽宗败家,那徽宗可能不会有机会碰到师师了,与其让她沦落风尘,何不救她出苦海呢? 就在钱林意yin的时候,大堂里的老鸨说话了:“今天所有姑娘都亮了相,哪位姑娘能获得清花魁的称号,还要靠各位老爷公子们了,当然有能书信感动姑娘的才子更好喽!” 老鸨说完,台下就热闹起来了,有为自己喜欢的女子打赏的,有铺纸泼墨的,热闹非凡。 钱林想了想对旁边的侍女说:“帮我准备笔墨。” “好的公子。”两个侍女随即忙活了起来。 就在这时钱林则在搜肠刮肚的回忆曾经学过的诗词,而且还不能用宋以前的,怕穿帮。没办法,钱林不擅长这个,就只能借鉴古人了。 如今钱林的大脑就像上次一样,只要想什么事情,也经历过的看过的东西都会清晰的呈现在眼前,还能检索。 李师师就是那种一直都是婉转凄美的神态,和她幼年的遭遇有关,由此钱林想到了林黛玉,嗯,两人很像。 两位侍女已经铺好了纸研好了墨。 钱林拿起毛笔正要写,突然停住了,问侍女:“你会写字吗?” “会的。” 钱林把毛笔递给侍女:“你来替我写。”还好没下笔,回去一定好好练字。 侍女准备好以后,钱林开口说道: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矫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赞师师,钱林。 “行了,送下去吧。”钱林说道。 “公子,您是不是真的认识师师?”侍女一脸惊讶的看着钱林。 “不该问的别问。”说完钱林从怀里摸出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让侍女送下去,还是出来的时候母亲给的。 侍女下去了,钱林看向窗外,老鸨正在台上怂恿大家给钱。 “还有一柱香的时间,到时候获得赏钱最多的姑娘会是今天六位姑娘中的花魁!” 此时的后台里,六位清倌姑娘正看着面前客人送给自己的书信。 “哟喂,这个刘公子可真有意思,说我是九天的仙女,月宫的嫦娥,想要跟我一起游湖赏月。”叫浅止的姑娘笑着说。 “都是浮夸的赞美,没有一句是真心话。”小粉宜撇撇嘴说道。 李师师也在翻看着送来的诗帖,第一次登台表演还收到这么多“情书”,还是好奇心大一些。 一张张的看过去,都是一些辞藻华丽的赞美,文笔也是参差不齐。 看着看着李师师愣住了,开口轻轻的念道:“娇花照水,弱柳扶风~” 李师师突然想到了自己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再到后来并入娼籍,又因为养父母患病,无奈被送到这樊楼,日日受人冷落,每日被迫学习各种谄媚撒娇之术,到如今还要以此为生。李师师的眼泪忍不住扑索扑索的往下落。 “师师姑娘,你怎么了?怎么哭了?唉?你看的是啥?”师师旁边的一个姑娘看到师师的样子说道。 “噢,我没事,刚刚有东西迷住了眼。”李师师回过神来,赶紧将那张纸折了起来。 “哟,师师发现了什么好的诗词吗?”一个姑娘问到。 “哦,没没,没有呢。”李师师赶紧说到。 这首诗好吗?好,但是没有非常好,只是诗里面的内容完美的契合了师师的人生状态。 “钱林,钱林,我们以前认识吗?”李师师喃喃的说。 包间里,钱林也不确定这首诗能不能打动李师师,心里很是没有底。 望着外面热闹非凡的景象,钱林一边悠闲的吃着酒菜一边等待。 突然,钱林感觉到一股危险的气息自心头升起,钱林抬头向外望去,就看到三楼一间包间虚掩着窗户,一个黑影正拿着一个东西对着自己。 不好!钱林迅速侧身! 铮~一枚筷子长短的弩箭钉在了钱林刚刚的座位上。 钱林瞄了一眼对面的窗户,人影一闪而逝。 此地不能久留,不知道对面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对面会不会一击不中再次攻击自己。 两位侍女已经吓傻了,瞪着那根箭簇支支吾吾。 “不要说话!就当什么也没看见!听到没!”钱林当即大声呵斥想要尖叫的两个侍女,侍女正要张开的嘴慢慢闭上了,但眼睛里惊吓的神情还在。 钱林伸手拔掉箭簇,躬身从包间里出去了,不让侍女尖叫就是为了不让这里变得混乱,那样更利于对面组织二次进攻,毕竟对方在暗我在明,钱林心想。 出了包间,钱林警觉的看着四周,快速的向樊楼外移动。 钱林不光侦查能力强,隐蔽行踪撤退的能力更强,半个时辰后,钱林安全的回到了蔡王府。 樊楼附近的一处低矮民房里,一群装扮各异的人聚集在屋里,有打杂的伙计,有卖馄饨的大叔,有挑担的脚夫,还有光着上身的闲汉。 一位头戴方巾衣着华贵的人坐在一把太师椅上说:“怎么回事?一群人围住樊楼,怎么就眼睁睁的消失了?你们的功夫都练到狗肚子里了吗?” 一位茶铺掌柜躬身行礼道:“大人恕罪,我们已经盯住了樊楼所有方位,在弓弩手失手后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一刻也没有松懈,实在不知他怎么逃掉的。” “我要听你解释吗?我要的是结果!等着上面那位降罪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