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986至2006_第二十一章 榜上无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榜上无名 (第2/2页)

。”王主任仍是低着头说。

    “哪俩班嘛?给我们分个好点的。”何姨说。

    “也就是小毕和小袁她俩的班了。”王主任补充到。

    “小毕和小袁的班是哪俩班啊?”母亲在一旁急着问。

    “她俩一个是八班,一个是九班。”王主任解释道。

    “啊,那就小毕那班吧,小毕教得好,进她班吧。”何姨决定了。

    “行,你们看哪班好就进哪班。反正就这俩班了。”王主任说。

    “哦,那合着就是倒数第二个班呗,学校每年都得分班,每年都有漏掉的?再说也不至于漏掉啊,我们林怡的档案这不就在你们桌子上呢吗,怎么会漏掉啊?”母亲将满肚子的疑惑倾吐了出来。

    “呵呵,那可没法,四百多个学生哪保证不漏掉啊,每年都有漏掉的。”王主任冷笑白喝地低着头说。

    “哎呀,瑞贤,你就甭管那些了,反正咱们进了好班就行了。”何姨阻挡了母亲的下话。

    母亲纵有千万的疑惑想问个清楚,讨个明白,可考虑我未来三年还要在这里读书,怕言多语失,得罪了老师,没有我的好果子吃,便忍住了怒气,不再言语。

    “诶,你说我闺女还不如人家漏掉的,咋把我闺女放小刘那班了?”何姨继续和王主任搭话。

    “小刘那班也行,也挺不错啊。”王主任依旧低头看着报纸,慢条斯理地说。

    “那不是呗,小王那班好,我们闺女没进去呗。”何姨说。

    “嘿嘿,跟校长说去,看给你换呗。”王主任耸着肩笑着说。

    何姨带我和母亲走出了教导处,来到了公示栏的位置。

    母亲开口问;“我说何姐啊,你们学校每年都有漏掉的?那档案不就在桌子上嘛,能漏掉喽?这可赖不着人家小学吧?”

    “是,每年都有漏的,给补上不耽误上学就得了。”何姨说。

    她推了下眼镜,继续说:“哎呀,瑞贤,我跟你说,就那么回事,我在这当老师,我想让我闺女进好班都没进去,得了,就那样吧。”何姨满脸的愁容。

    “那可不,其实也是那样,进不进好班学习该啥样还是啥样。”母亲说。

    就在我们说话时,一个男生手里拿着一个档案袋,跑到一位正在吸烟的五十多岁男子的身边,问:“我把这个交给谁啊?”

    “交到王老师手里,你就直接找王老师吧,有人问你你就说我说的。啊,去吧,七班,找王老师去。”说完他转身看了看周围。

    何姨告诉我们,这个吸烟的男人就是中学的现任校长。

    顿时,母亲结合刚才听到的内容,一下子全明白了。初一年级最好的班是七班,由王老师主管,刚才校长让那男生直接去的就是七班。刘老师的四班稍微逊色,算是排在第二的好班。其余班级几乎差不多。而何姨想让自己的女儿进七班,没进去,进了四班,她还不太满意。可见七班的师资力量一定比较过硬,否则何姨不会因为自己的女儿没进最好的班而显出不服气。

    由于当天下午是报道的日子,我走进教学楼,朝着初一年级(八)班的教室走去。进了门,一位女老师正在屋里走动着,其他同学做完卫生纷纷散去了。

    “老师,你好,我是林怡,教导处王主任让我来找您报到。”我恭敬地说。

    “啊,你就是林怡啊,恩,行,明天正式开始军训,穿运动服,带点水,我姓毕,是八班班主任,以后有什么事找我就行。”她微笑着说。

    这位毕老师三十多岁,教英语,任我们班主任。她身材偏瘦,带一副眼镜,穿一件咖色带玫瑰花图案的连衣裙,脚上穿棕色凉鞋,烫着齐耳的卷发。一双灵动的眼睛,说话时语速非常快,因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精明、干练。

    从第二天起,我与同班的四十多名同学,列队在cao场上进行着艰苦的训练。教官指导我们站军姿、稍息立正、正步走等,锻炼着我们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

    军训期间,毕老师常站在cao场树荫下观看我们训练。第三天的下午,我们正进行踏步走训练,我看到何姨找到了毕老师,与她一同在树荫下聊天。因为距离较远,我没有听见他们谈话的具体内容。她们偶尔朝我看看,我分析何姨可能是向毕老师介绍关于我的一些情况,或许能为我说些好话吧。

    为期一周的军训结束了,我与新同学们熟悉的也差不多了。大家在一起聊着各自小学的经历等,有说不完的话,每天在一起训练都开心极了。

    分班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只是我和母亲想起时,总会感到蹊跷。有些话又无法直截了当地问,也只好在我们心里默默寻思了。

    于我而言,没进入好班是事实了,但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我依然拿出小学时的学习劲头,抱着为父母争口气的劲儿,打算初中阶段继续保持好成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