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打造新石磨 (第1/2页)
“娘,我们买头牛吧。”午饭的时候,陈昌看着陈伍氏认真说道。 陈伍氏愣神地看着陈越,不说一话。 感觉一瞬间空气就凝固了,陈苗抬头看了看大哥,又看了看娘,然后低着头盯着碗里的饭菜,一动不动。 啪地一声响,陈伍氏的碗掉蒲团上了,还好没有饭没有掉出来。 大家在这响声后,都活过来了。 陈伍氏苦笑着说:“你知道一头牛要多少吗?最少5000钱,把我们家现在的粮食和存的麻布都拿去卖了,也凑不够。” 5000钱,这么贵。 陈越算了算,他家两年不吃不喝,还不缴任何税赋,把所有粮食都拿去换钱,也不值一头牛。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陈越发现了耕地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是牛,二是犁铧。 牛没有穿鼻孔,肯定不怎么好驾驭,犁铧太钝了,肯定犁不好。 “那算了吧。”陈越想了想,又问道,“我们家打个犁铧可以吗?现在那个太旧了,看着随时要断的样。” 陈越想退而求其次。 “铧铁,100钱一斤。” “这么贵?”陈越想了想前世的犁铧,一个最少二十斤,这一算下来,就是2000钱,一年的收成,只好灿灿地说,“那算了。” 陈伍氏想了想说:“听你大伯说,铧铁是什么百炼铁,要匠人们一锤一锤地敲击千百下,才能打出一个。” 百炼钢,在现有条件下保证硬度,估计只有靠人工千锤百炼挤出里面的渣滓。 本来还再求其次,买口铁锅,结果发现买来也没有办法炒菜,因为家里就没有多少油。没有养猪,没有猪油。只有豆油,而且还要用来点灯。不过这两天陈越看出来了,全家是天黑就上床睡觉,就没有用过油灯。而油也只有一斤多,只够勉强混到下季收豆,才能榨油。 三个想法,被人否了两个,被自己否了一个,想想都气馁啊。 “娘,我想吃馍。”陈苗不知道咋想的,突然想吃面饼了。 陈伍氏估计是想到连否了大儿子想法,就换成馍来补偿大家,就对小儿子说:“你吃了饭一会去舂麦子。如果不够,晚上回来后,我接着舂,明天就可以吃了。” 陈越知道舂米,就是把谷物放进石臼里捣去皮壳。舂麦,估计就是把木捣换成石头的,然后把麦子捣成粉。 “舂麦好累人哦。”陈越不理解地说,“为什么不用石磨,那省力得多。” “族里的驴子,去年死了,牛又在耕地。” “用人推。” “没有人能推得动。” “那做小一点啊,让人能推动。” “小了,又碾不碎。” 陈越放下碗筷,想了想说道:“娘,我想卖个石磨,不要多大的。” 他随意地比划了一下,大约是半米的直径。 “好吧,一会带你去火旺家。”陈伍氏看着大儿子坚定的目光,就不好反对了。 午饭后,陈伍氏带着大儿子去陈火旺家,留下殷切期盼同行的小儿子在家刷锅洗碗。 陈火旺,有四十多岁,是族里唯一的石匠。不过,他辈份较低,只与陈越同辈,看见陈伍氏,只得低头叫婶。 火旺带着两人,选好了石头,说好了35个钱的价格。趁着大家未下地干活,就带着五个人,抬着三个石头去陈越家。 以火旺的话说,就在陈越家打造,打好后就可以马上安装好,避免本来打好了,在抬的路上摔坏,那就费工又费时。 在火旺不解的目光中,陈越交待完石磨的要求后,看到火旺点头了,他才拿上借来的砍刀,上山找树。 陈越要找树很奇特,必须有一头有近九十度的弯度,另一部份要三米长以上。如果找不到,陈越就只能人工变弯,不过那费时又费力。 陈越的运气很好,刚到山上就发现了一棵柏树倒在地上,看样子相当符合他的要求。砍了之后,去掉枝丫。树是湿得,陈赵发现自己拉不动,只得再砍一根小一点的,带回家后,又把陈苗带上。 陈苗把树皮剥了,这样光滑好拉,树枝就交给陈苗,拉回家当柴烧。 “哥,你砍树做什么?” “推磨。” “磨不是用牛拉的吗?” “我家的不用,娘就能推,我再大一点也能推。” “哦。” 回到家后,陈越用火将柏树慢慢地把表面烤干,完全变干,只得等时间。 村民离开了,陈伍氏下地干活去了。 火旺和他的大儿子在叮叮当当地打石头,陈越在咄咄地削制推杆,陈苗在看着他哥制推杆,也帮忙打打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