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老朱:这混小子,在这等着咱呢! (第1/2页)
“有事就说!” 朱元璋冷眼观看徐达,对于他的吞吞吐吐颇有些不满,本来只是随意一问,难道说康王朱成真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去收敛土地啦? 那朱元璋,可就不能忍受了。 “回禀陛下,康王殿下收购土地的手法非常巧妙,他都是先低价收购田地,然后用政令、建设的方式,让原本偏远的田地变成市区、商铺。” “再将商铺租售给士族门阀。” “一来二去,几次折腾,康王殿下手中的土地,就多了起来。” “总体来说,康王殿下的手段,也是合理的。” 徐达交代清楚。 最后还补充一句,提醒朱元璋,他女婿的行为完全合理,也是在规则中行事。 “……” 朱元璋皱眉。 心中不吐不快的情绪更胜一筹,朱成这些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即明哲保身,又大肆将土地收敛在自己手中。 偏偏从律法上。 没有任何问题!! “呵呵,我这十三皇儿,倒是你们这些淮西武勋强得多,浙东那么大的土地,五成都是咱十三皇儿的啦。” 朱元璋阴恻恻的。 也不知道是在贬损朱成,还是敲打蓝玉和徐达,二人只能立刻跪下。 大颂‘陛下恕罪’。 “行啦,平身吧,关于土地兼并的事情,咱还是得想个好办法。” “明日朝会,让大臣们替朕出谋划策一番,看看刘基、胡惟庸,能不能给咱想个好办法。” 朱元璋一摆手。 此时。 他心中的怒火已经消散不见,只要稍作思考,朱元璋就能明白。 有钱者,买卖土地。 乃是人之常情。 无论是淮西武勋,还是在浙东集团大肆收敛土地的朱成,本质上没有为恶。 但这并不作恶的行为竟然会影响国祚。 这才是正是国祚难以永恒的关键问题,处理买卖土地的人,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娑罗双树花失色,盛者必衰如沧桑。” 朱元璋喃喃自语。 不知为何,他突然响起朱成在康王府后院吟唱的诗句,果然啊,促使盛者必衰的背后,是世间的常理,那么盛者必衰,也就只能令人感到沧桑了。 “切。” “咱这么多儿子,也就朱成这小子的文学造诣还算不错。” 朱元璋哼了一声。 一辈子农民的老朱,对于儿子能有文学教养颇为自豪。 尤其这诗句,竟然能蕴含古今道理。 这比那些歌颂风花雪月、叹世间不公的无病呻吟强的多。 当夜。 凉国公府和魏国公府发生同一件大事,蓝玉和徐达分别叫停府上所有的土地、房屋买卖。 哪怕是进行至一半,随时签字画押的买卖,也必须立刻搁置!! 谁也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处理土地兼并者的问题,一切等明日朝会之后,再做打算。 万事都以稳字为先呐。 伴君如伴虎。 就算是凉国公蓝玉、魏国公徐达,在朱元璋面前,也得小心翼翼。 …… 很快。 第二天朝会到来。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环视群臣,脸色低沉,朝堂气氛格外凝重。 群臣左顾右盼,都不知道这位洪武帝为何如此郑重。 唯独蓝玉和徐达心中清楚。 朱元璋是想问。 关于破解土地兼并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并非那么容易得到答案。 徐达和蓝玉连夜思考。 都没有思考到可行的方案,蓝玉大老粗,想不出来很正常。 但徐达可是出将入相的能臣。 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他都觉得苦恼。 其余的文武百官,能想出好办法么? 胡惟庸? 刘基? 徐达视线隐晦的在二人身上掠过,随后又不置可否的低下头。 “诸位爱卿,咱有一事,希望诸卿解惑。” 朱元璋身体前倾,说出正题。 “咱大明逐渐变得富有,尤其是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