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我们 (第2/2页)
也有挂像,不过只有一副教员。 一如祖父宁振中在世时候一样。 老爷子写的是一首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熟读诗词的宁远自然知道,这是教员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所做的渔家傲。 眼前的老人家,当时可是参加过的战斗的。。。 “年纪大了,写字都成了体力活。”放下笔后,李老爷子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你学过字没有。” 宁远摇摇头。 这个书法他还真没怎么学过。 小时候老爷子总写,跟着写过几笔,现在父亲也喜欢没事在书房写写字。 他倒是很久没碰过毛笔了。 “不妨练练字。”老爷子笑着说道。 宁远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好的李爷爷,我记得了。” “不用这么正式,我就是随口一说。”老爷子虽然年岁不小,可背是一点都不驼,放下笔后,站着仍然跟松柏一样挺拔。 跟着老爷子一起出了书房,来到正厅。 “坐。” 宁远等老爷子坐下之后,才坐下。 随后老爷子也没多说什么,就是闲话家常。到了晚饭点,进来张罗饭的是李三思的堂妹李晓棠。 一张八仙桌上,四个小菜,一瓶茅台。 “来,陪我喝点酒,我从过年到现在一口还没喝呢。”老爷子笑着说道。 宁远也笑了笑,站起来,将李晓棠拿过来的茅台打开,给老爷子倒上。 然后给自己也倒上。 “我呢估计也没多少时间了,今天呢让你来,也是有点事想拜托你。” 宁远这一听,急忙站起来,“李爷爷,您这说这拜托,我可就不敢答应了.您有事就吩咐。” “坐下说话。” 宁远就又坐了下来。 李老爷子拿起酒杯,先喝了一个。 宁远也拿起酒杯跟着喝了一个。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李晓棠说了句“我来吧宁远哥”。 然后拿过酒,又给两人倒上。 “我说拜托你呢,是想跟你说,我们家跟你这些同辈的人里啊,也就这丫头还算有点灵性,以后呢,要是可能,你就帮忙点拨她一下。” “李爷爷,您这话严重了,点拨什么的就算了,日后要是晓棠有事,就直接跟我说。只要是能办的,我一定不推辞。”宁远很郑重的说道。 其实宁远这话答应的一点压力都没有,李家的小公主干什么能用他帮忙吧? 虽然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说这些,先答应下来就完了。 “除了晓棠啊,再就是三思了。这孩子有点执拗劲,我是没时间教导他了,他父亲的事你也知道了。你们是同龄人,又是朋友,以后你也多多担待。” 李老爷子说的跟托付后事一样,这样就让宁远很难不答应。 “您放心,李爷爷,我跟三思是朋友,以后他的事,我会尽力。” 宁远没说什么“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这种话,但他说了尽力。 老爷子很满意宁远的态度,又喝了一个。 宁远也跟着喝。 “看见你,我就想起跟你爷爷,我们两个是同乡,也是同学,更是同志。” “当年是什么都要比较一番。我一直赢啊。” “知道你们这辈人。我这才发现大意了。有你在,他就不输啊。哈哈哈哈。” “来,再跟老头子喝一杯。” 李老爷子性质很高,宁远也笑着跟老爷子喝。 三杯酒下去,宁远的话也开始多了。 跟老爷子聊天也放开了一点。 一老一少,说起三国魏晋,宋元明清,一旁的李晓棠听得很认真。 “吕蒙很厉害啊,其心战之法跟我军的一些策略不谋而合,攻心为上啊。。。” “宇文泰的府兵制。。。” “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 李晓棠十分的惊讶于宁远的的知识量和大局观,居然能够爷爷这种戎马半生的老头子一起指点江山。 走的时候,李晓棠送宁远出来,虽然喝了些酒,但宁远还是很清醒。 他跟老爷子两个人喝了一碰茅台。平时一斤量的他还是没什么问题。 “行了,晓棠,你快回去看看老爷子吧不用送了。” “嗯,那行,宁远哥,你慢点,注意安全。” 这时候一直在外面等着的李三思也走了过来,“宁爷,还是你有道行,能跟老爷子呆这么久。” “少废话,开车送我回家。” “得令。” 李晓棠轻笑着看着李三思和宁远一起出去,才转身回屋。 老爷子正坐在椅子上喝茶。 很久没喝酒的老爷子今天性质颇高。 一口茶喝下去,闭着眼睛哼哼着曲调。 “老只老孤的须发老,上阵全凭马和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