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786 老前辈,等我回来! (第1/2页)
铁血小千户0786老前辈,等我回来!听了这话,萧文明心中一阵发酸。 白米还不有的是嘛! 他立即通知手下的兄弟,从大车上卸下几包来,总重得有两三百斤,全都堆到老军的驿站里——像他这样节省的吃法,这些米够他吃上一两年的了。 现在虽然时辰尚早,但是萧文明见这里地势平坦,便决定在此处安营扎寨,顺便也可向老军打听一下附近的情况。 一问才知道,这里果然已经没什么汉人定居了,附近的长城以及附属的驿站和烽火台,早就已经被朝廷所放弃,原本在附近的几处屯田所,这一二十年也已经逐步废弃,现在不过空留一个地名而已,驻守的百姓和官兵都已经逃荒走了…… 只有这老军,家乡早就断了联系,又无处可去,便以驿站为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自己筹措,就等着哪天咽气,这座最后的驿站也就淹没在黄沙之中了…… 只是这座驿站一倒,那么大齐朝在这边最后的军事存在也就没有了,原本就已来去自由的戎羌,也就将彻底将此处,纳为自己南下的牧场。 这老军孤身一人,唯一的武器——一支长枪——也都已经腐烂锈蚀得不成样子了,当然也就无力阻止戎羌的行动。 只是按照他的说法: 萧文明听了,一时竟无话可说,沉默了半晌方才说话,并且已经尊称这老军为老前辈了: 那老军看惯了世态炎凉,萧文明给他画的大饼,并没有感动他。 他反而摇了摇头: 萧文明一时不知如何鼓舞起他的士气,忽然站起身来: 老人的眸子一动: 在驿站附近住了一天,萧文明便要率领四千大军越过长城,进入了戎羌草原。 出发之时,老军见到了萧文明队伍的全貌,总算知道萧文明可并不是在信口大话,然而对于在草原上和戎羌直接对抗,那老军还是心怀不安,接连劝萧文明要千万小心,最好就不要北出长城,免得全军覆没…… 萧文明谢过那老军,又照自己的承诺留下了不少的给养,以及一匹战马,义无反顾地率领大队人马,向北踏上了戎羌草原的土地。 长城防御体系完整之时,无论是由北向南入侵,还是由南向北讨伐都并不容易。 然而现在整个体系都已千疮百孔,无论是出还是入都十分方便。 萧文明随便找了一处长城的破损之处,便率领大军,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戎羌的地盘。 此处乃是一片苍茫的草原、绿色的海洋。 眼下正值初春五月,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并不肥沃的草原上,野草已经长到了齐腰深,这对于马儿是最好的肥料,可对于长城以南的百姓却是最大的噩耗。 因为有了这些野草,戎羌骑士胯下的战马就有了无穷无尽的补给,有了补给,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驮着主人四处劫掠——这种优势,是需要长途运输才能解决给养问题的中原军队永远也无法做到的。 比如萧文明的这一次远征,完全就是在不计成本地进行。 四千人的队伍,所驱赶的牛车、马车、驴车就达到了两千多辆,运输的人力和畜力,几乎和正规的作战部队等同。 要知道萧文明这已经是一只纯粹的骑兵了。 如果所率领的是步兵,恐怕后勤补给的压力更要提高几倍。 中原军队在草原上作战和行动,所要克服的困难要多如牛毛,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到敌军——历史上凡是能够取得对游牧民族大胜的将军,无不具有天才一般的索敌的能力。 如果找不到敌人,就算你的战斗力再强悍,到头来也不过做无用功而已,可是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想要抓住敌军的主力又谈何容易? 萧文明只能一边率领大军朝西北的方向走去,一边派出侦查兵四下探查情况,都不指望这些派出去的兄弟,能够找到戎羌的主力,只要能够发现几个牧民,就已经是立了大功了。 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