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到了系统,我就是不用_第17章 长安诗仙李太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长安诗仙李太白! (第2/2页)



    “阁下不说,怎知我求不来?”

    李长生黑莲悠扬,仙魔法目斗转,道:

    “我观阁下并非妄自菲薄之人,何故在此事上遮遮掩掩,失了大家风范?”

    “公子可知,我之所求,乃当今王爷?”

    李太白一语惊仙,道:

    “那年深秋,王爷出游,在下远观望,区区一眼之别,便已朝朝暮暮每个日夜。”

    “在下曾作词一曲,送入深宫,苦等十载有余,亦未得音讯,公子叫我如何求?”

    当今王爷…

    李长生眼神一凝,险些拔剑:

    “奈落?”

    “不不不。”

    李太白摇头解释道:

    “阁下说的是老王爷,新王爷叫洛神。”

    “哦。”

    李长生忐忑道心平稳,道:

    “可否将诗念给本座听听?”

    “与公子相谈甚欢,有何不可?”

    李太白轻轻一笑,其身旁的青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枯黄,悲伤的相思意境弥漫: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

    一词诵罢。

    无端起秋风萧瑟。

    叶落无根,杂乱无章,融于泥土,却不愿轮回,枯木枝干沙沙响动,似在为诗仙哀鸣。

    路过行人无不掩面而泣,恰似李太白的伤词悲诗,使他们想起了他们有缘无份的初恋。

    “好诗啊。”

    李长生目光苍莽渺茫,问道:

    “敢问此诗为何名?”

    “名曰…”

    李太白眼神凄愁的抚着树干,喃道:

    “《秋风》!”

    “《秋风》…嗯。”

    李长生上前,拍了拍李太白的左肩,道:

    “好,这段因果,本座承了。”

    “阁下你…”

    李太白面色一震。

    “你替本座小妹提名,本座替你将诗词亲口述予洛神听,因果偿还。”

    李长生负手伫立,一副高人风姿:

    “但她接不接受,就看你们的造化了,毕竟感情之事,需两厢情愿。”

    “公子许是没懂在下的之意。”

    李太白看着俨乎其然的少年,叹道:

    “在下十余年前便已将诗送入宫中,只是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响,想来是在下配不得王爷的身段,故,公子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傻小子。”

    李长生笑骂道:

    “你那王爷心上人都没看到你的诗,你如何能凭此判断她瞧你不起?”

    “可是…”

    李太白辩道:

    “我的诗早在十余年前就送进宫了啊。”

    “你不懂宫里的规矩。”

    李长生嗤笑道:

    “没权没势,你再天才也没用,你的情诗还没送到洛神手里,就被太监给丢了。”

    这位长安第一诗仙虽有满腹经纶,可对王侯将相圈子里的潜规则是一窍不通。

    得亏今日李太白遇到了他这个不愿欠人因果的魔二代,要两人失之交臂,他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往宫里送个信还有这么多门道。

    “听公子这么说,公子权势不低吧?”

    李太白头一次对一位权贵生了好奇心:

    “敢问公子是哪家少爷?”

    “探我的底?”

    李长生谐谑道:

    “我怕我说了你也不信啊。”

    “公子但说无妨。”

    李太白方兴之色愈浓。

    “唉。”

    李长生轻轻俯身,贴在李太白耳边,声调很缓,很平,很匀,却掷地有声,道:

    “我说我是天皇帝,你信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