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陆家的未来 (第2/2页)
这让陆仲亨惊惧非常。 但也十分不甘心。 他不甘心很简单。 那就是他在南洋经营这么多年,所求的不就是在南洋扎下根基,让陆家在当地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而今这局面完全不一样了。 让他岂能甘心。 只是,他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 一方面忧心陆家的未来,另外一边担心自己的身子骨,将来难以坚持下去。越是如此,陆仲亨的身体情况就越发不好了。 也让陆仲亨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京师一趟。 哪怕是死在京师。 虽然说,陆仲亨早就在南洋勘探好坟地了。将来作为南洋陆家的祖坟。风水术士们说是世代王侯之xue。这也时候陆仲亨对陆家将来的期盼。 因为他儿孙之中,没有一个感受到未来的危机。 作为,中枢掌权的大臣,要伸张朝廷大权,而今南洋陆家作为大明地方最大的几个实力派之一,也会受到冲击。 这些子孙还一个个想着他何叔叔秉政之后,会给陆家大开方便之门。 何其愚蠢。 陆仲亨的儿子大多与何夕同龄,奈何陆仲亨硬要与何夕同辈,他们只能当侄子了。 儿孙们都是这种德行,他死之前,不将事情办好。让陆家的未来确定下来,他死了恐怕也不能合眼。
陆仲亨去京师,自然也要带着南洋诸王。 比起陆仲亨,南洋诸王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了。毕竟,他们与中枢之间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大民朝廷是不会动藩王的。 毕竟,十几位藩王,从西域到东洋,从东洋到南洋,已经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说,大明大战刚刚过去,立即大动干戈好与不好。 单单说,即便而今大明休养生息很长时间,也要考虑对任何一个藩王动兵引起的连锁反应。与政治影响。 就地理上而论,南洋诸王是最不用担心的。 特别距离大明足够远。 ------- 江南一处梅院中。 去岁江南之乱,而今还留下了很多痕迹。 隆武三年江南之乱,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写了。 比如,自耕农对于机器的抵抗与摧毁。 比如,在工业化浪潮之中小农经济瓦解的过程。 比如,无产阶级的觉醒。 比如,旧士大夫阶层的衰落。 比如,人的命运的不同转向,才子佳人的爱情,在大时代中的悲剧。等等。 对于顾王孙来,恍若一场旧梦。还是一场噩梦。 这一场梦太残酷了。 原本家世优越,父祖在朝堂任职,自己可以当富贵闲人的公子哥。成为了毁家灭族,易名改姓,隐藏在暗中,掀起风波的探子。 原本自己从来不正眼瞧的身份,却成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必须做的事情。 就好像这一处梅院。 这一处梅院。顾王孙恍惚记得来过。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的梅院并不是这样的。虽然是方寸之间,但是层层叠叠的院落,各种透墙隔断,看上去 虽然只有数亩之地,却仿佛天地之间,皆是梅花。 每一处景致都是精心打磨。每一个门洞与透窗,都是匠心独运。 而梅花更不用说了。 是不知道多少花匠的辛苦,明明细心照料,却一定要显露出野趣,才算是上乘的佳作。这才有意境,否则不管这梅花再好,也会沦落为匠气,却沦落下乘。 而这种野趣,非大匠所不能为做。 一般都会东施效颦而已。 但是,而今却截然不同了。 一场大乱之后,这里已经是残垣断壁,更没有人去看管这些梅花了。反而更有情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