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章 良臣赵云 (第1/3页)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七百三十章良臣赵云宛城之内。 经过了整整一夜又加半日的厮杀,宛城以及宛城周围的战事,方才宣告结束,但也仅仅只是宛城周围的战事结束了而已。 袁绍的军队虽然败了,但不可能一朝溃灭。 他的军士们四散而走,脱离了宛城,向着四面八方撤走。 在宛城驻扎之后,朝廷的军队一面进行对当地百姓和乡绅的安抚工作,一面又派出人马,开始对附近的残兵败将进行追击和扫荡。 对于南阳郡这样一个大郡重镇而言,将城池打下的时间只是少部分时间,但是随后,对城池内以及城池附近的民众进行安抚工作,才是重中之重,而且也是最耗费时间,最耗费精力的。 当然,也是最耗费粮食和金钱的。 刘俭身披精甲,在赵云和夏侯兰等重将的护持下,走在宛城街道之中。 拿下了宛城之后,除了安抚民众以及追杀袁军的败军,刘俭所下达的最重要的军令,就是将城中的尸体迅速清理,并施行火化。 这是这些年来,刘俭战后一贯的行事风格。 当年他当着袁绍的面挤兑曹cao,刘俭也曾看到过几次。 但是,刘俭却没有闲心去体谅这些人的心情。 我等奋勇拼杀一夜,拿下了宛城,将士们损伤甚多…… 无伤大雅。 毕竟这个人确实是立了功劳,虽然他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就是了。 刘俭和许攸确实是有十多年的时间没见了,当年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刘俭和刘备亲自拜访许攸,设计让许攸将袁绍引往荆州。 毕竟,当年他和许攸在雒阳的时候,也曾多有相见,这个人一向是没什么眼力见的。 在许攸看来,他作为收服南阳郡的最大功臣,对于刘俭日后一统天下,绝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行事是对这個国家最好的,刘俭心中有数。 但是河北这些战将这些年跟在刘俭的身边,涵养还是足够的,许攸就算是做出了这么过分的事情,他们依旧都闷着头,没吭声。 而这一路上,许攸很显然是一幅得意洋洋之色。 为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控制瘟疫的发生。 这老小子,未免太过分了! 故而,刘俭强制性的命人将战场上的尸体全部火化,在一定程度而言,有些使当地人有所不满,特别是南阳郡当地的乡绅,觉得刘俭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物是人非,当年都属于袁家附庸的两个人,如今一个投降,一个却是权倾朝野的丞相。 当然,尸体火化在汉朝也并非没有,不过大部分的人还是施行土葬,特别是东汉年间,民间婚葬嫁娶奢靡成风,奢华的土葬可以说是每一个汉人心中最为向往的归宿和结局。 一众河北战将跟在刘俭的身后,看着许攸那副自鸣得意的小人行径,脸上多多少少的都露出了不满。 在战争年代,战场死的人,其实远远比不过因为瘟疫而造成的死亡人数。 “丞相!” 他说话时口若悬河,状态极为兴奋。 若是你许攸自己一个人邀功也就算了,你族中之人还有你手下人不过奉命行事,伱居然还替他们邀功? 你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了? 就算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希望能够使自己的家人在战争中能够得以入土。 随着一声叫喊,刘俭转过了头,看到的正是许攸急匆匆的向他走了过来。 当年,在刘俭面前直着背脊,自视甚高的许攸,如今却也只能向他卑躬屈膝,弯下背脊,认刘俭为主了。 随后,许攸就作为向导,指引着刘俭在城池中巡视,并告知刘俭关于宛城中主要的设施都建设在哪里。 “子远,多年不见,一向安好?” 我们这些人还没有向丞相邀功,你如何就这般? 这也难怪……现在的许攸觉得他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觉得若是没有自己,刘俭想要攻克宛城绝对不是这么轻松的,更别说收服南阳郡了。 随后,许攸家中在这次夺城之战中,立下功劳的人也到了,许攸随之将他们引荐给了刘俭,并挨个介绍,详陈他们的功绩。 刘俭自觉心胸还是比较宽广的,许攸要嘚瑟,那就让他嘚瑟一下。 对于许攸这种表现,刘俭倒是无所谓。 所以,他现在就算是自鸣得意一下,也绝不是什么过份的事情。 对于一个上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