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一章 袁,曹,孙都慌张了 (第2/3页)
麾下,对于刘俭麾下的建制还没有掌控,而且他也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权力和功绩,大多数人对他还是抱有抵触和成见,所以他跟刘俭动动嘴皮子献策行,但是让他cao作具体一些的事情,对他而言就是有些困难了。 这个天下果然还得是刘氏天下! 还有,当今丞相果然是能够救万民于水火的真英雄,真英才呀! 毕竟,郭嘉先前可是执掌一州军政的刺史部长官,他常年治理并州,应付当地的各大家族,还要对付外界的匈奴与鲜卑,所以说郭嘉这些年的能力已经锻炼的非比寻常。 这对于他来说,算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 便见两個人一同向着刘俭点头。 历代皇帝一直再向民间渗透一种思想,那就是皇权乃是天授,是命运的安排,他们这些能够当皇帝的人,是得到了苍天的垂青,所以才能够成为神州之主。 所以事实上,这次关于如何在大汉朝境内宣传并设置祥瑞的事情,全部都由郭嘉一手cao办。 …… 南阳郡的事件对于朝廷方面来说,实在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于刘氏宗亲重新振奋大汉王朝重新巩固汉室的统治权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但是相比于袁绍这些人来说,这件事儿给他们打击就实在是太大了。 袁绍先前在南阳郡损失了很多的军队,虽然除了南阳郡之外,尚有汝南郡以及荆州的其他大郡作为他的人口供应地。 但是失去了南阳郡的首府,这件事对袁绍本人的影响很大,他的辖地中很多的豪族与百姓对袁绍的能力也开始心怀质疑。 而且首府的丢失也使得整个荆州方面的士气不高,大家对于袁绍的能力都有质疑。 特别是现在袁绍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来对这些人进行管理,因为这次事件给他本人造成的打击也非常巨大。 回到了襄阳城之后,袁绍直接就一蹶不振了。 他躲避在自己的府邸中,谁也不见,每日只是沉醉于酒梦之中。 而他的三子袁尚和长子袁谭此刻也都赶回到了襄阳城。 见到了袁绍之后,三个儿子共同哭拜在地上。 袁绍来回看着他们三个人,将目光落在了袁谭的身上。 “你如何也回来了?” 面对袁绍犀利的目光,袁谭急忙说道:“孩儿见到公路叔父之后,惦念父亲的安危,就一面让孙伯符率兵前往南阳郡相救,一面前来南郡,寻思万一父亲前线战事不利,孩儿还可以在南郡催促当地的兵马北上接应父亲,保父亲周全……” “哦?是吗?” 袁绍冷笑了几声,没有多说什么。 他毕竟也是沉浮于官场同时纵横天下十余年的老江湖了,袁谭的些许把戏和心思,怎么可能逃得过袁绍的眼光。 不过,他也并没有直接出言责备袁谭。 说实话,这事袁绍责备不了袁谭,将心比心,他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个混样? 为了家族大业的继承权,他连兄长袁基都给阴了。 所以,明知道袁谭此刻怀揣着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心思,但是袁绍终归也无法做出什么狠心的决断。 他来回看着眼前的这三个儿子,最终无奈地长叹口气。 “罢了,罢了……吾非圣贤,汝等亦非顺儿也。” “谭儿,熙儿,你们二人权且退下,我与尚儿有话要说。” 此言一出,袁熙倒是没有什么不妥,袁谭的心则是微微一颤。 他似乎已经感觉出来了什么。 但即使他能感觉出什么,又能怎么样呢? …… …… 刘俭占据了南阳郡之后,随之将朝廷的政令开始颁布于南阳郡。 作为天下的正中心,同时也是昔日大汉朝最繁华的郡,南阳郡履行刘俭的新政,对于整个大汉朝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科举,度田,税收等制度,南阳郡统统开始施行朝廷的新政。 同时,在人口以及生育方面,南阳郡也开始实施新政。 对于历朝历代的君王来说,人口是重中之重,对于君主来说,人即是生产力,只有人口才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支撑。 但是,汉朝的历代君王对于人口增长方面的政策调整,大多定性于压榨和逼迫。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会通过税收等各种手段来强迫百姓结婚生子。 但是刘俭不一样。 刘俭鼓励生育,自打到了河北之后,他一直鼓励多生多养。 但凡民间有生育的,不论男婴女婴,地方乡里诸府署都要派人上门庆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