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八章 谁用谁 (第2/3页)
br> “若是换成末吏在黄盖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末吏应该不会归顺,因为丞相如今还未曾在阳平关受到阻碍,未曾亲身体验阳平关难以攻克之苦!” “至少,也要等丞相攻打阳平关几阵,知晓蜀关难克,那时候再行归顺,才会为自己取得最大的实利……” 对于庞德的回答,刘俭非常的满意。 不过他却并没有过份的表现出来。 “令明所言不错,值得嘉奖。” 庞德是最后一个回答的战将,于是刘俭对众人说道:“诸公所言,吾心中已知,此事我会认真斟酌,诸将且各自归营,好生安顿将士,翌日我自有调遣!” “喏!” 随后,一众人就纷纷离开了刘俭的帅帐。 而帐篷内,只剩下了荀攸和贾诩,沮授三个人。 荀攸首先说道:“黄盖之降,个中疑点颇多,还望丞相谨慎斟酌才是。” 刘俭认真道:“黄盖乃是诈降,苦rou计也!” 荀攸等三个人没有想到刘俭居然如此肯定的下了定论。 其实他们也未曾想好,黄盖到底是真降假降,个中想来颇有疑点,但却也不排除对方是真的归顺。 刘俭怎么这般肯定就是诈降! 其实若是换成别人,刘俭或许多少还会犹豫一下。 但是现如今,前来归降的人是黄盖,而替黄盖送书信的人是吕蒙,这两个人是什么人物,刘俭的心中最是知晓不过。 历史上全盛时期的曹cao和关羽,就是栽在这两个人手里的。 现如今的自己,就犹如全盛时期的曹cao一般…… 只不过,自己不能用这个理由来对自己的三位亲信解释。 他得换一个角度。 “三位,且想想,对于黄盖而言,他虽然归顺我大汉是最好的归宿,但需知他跟从孙坚征战近十年,在孙坚麾下建功立业不说,其本人与孙坚也是相交莫逆!” “黄盖对于孙坚的感情,只怕是不下于孙策!” “孙坚虽是死在徐晃,徐荣,张郃三人的手中,但对于孙策和黄盖来说,我才是最大的仇人!” “如今我亲自率兵来到阳平关,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在碰到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杀我了!” “复仇之机,或许只有这一次而已。” 荀攸和沮授等人听了,略有所悟。 “如此说来,丞相认为黄盖与孙坚之间的主从情谊,足可令他为孙坚舍身而死?” 刘俭点头道:“足矣!” 荀攸道:“若果真如此,则黄盖诈降,乃是为了取丞相性命也!” 刘俭说道:“不错,不过,这倒是也给了我们一个天赐良机,拿下阳平关!” 贾诩笑道:“若果如丞相所言,孙策等人坚守阳平关,依靠阳平关之险,我们只怕是很难攻克,就算是强行攻克,非得折损大半兵卒不可,可谓元气大伤!” “而如今孙策和黄盖等人为了报仇,意图算计丞相,不论他们用何种方式报复丞相,那结果就是他们必然出关,只要他们出关,我们就有机会对付他们!这对于我军而言,大有裨益!” 刘俭很是郑重地道:“正是如此!” …… …… 吕蒙返回了阳平关之后,随即将自己面见刘俭的事情向孙策和黄盖等人做了汇报。 在听完之后,黄盖随即道:“子明说刘俭相信某归顺,依你看,刘俭对此可尽信否?” 吕蒙很是认真地道:“说实话,依末吏看来,刘俭信与不信,倒是在其次,关键是他非常的自信,觉得黄将军真降假降,对他都无甚大碍!” “此言何意?” 吕蒙随即将刘俭让他带回来的话,给孙策和黄盖等人重复了一遍。 孙策听完之后,脸色发青。 “哼!刘德然真是好生猖狂,竟这般自傲,看来他未必将公覆放在眼中!” 黄盖道:“不是未必,而是确实未曾放在眼中。” “毕竟刘德然如今声势滔天,在朝廷之中又是一言九鼎,就连皇帝见了他,都要叫一声皇叔,规规矩矩的,” “这天下兵马又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且不说他这些年在大汉朝,在刘氏中心中树立了多少威望。” “单就是自大汉建国以来,哪一朝的权臣能够与他相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