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辰阳之战】 (第2/2页)
于白祺需要两面御敌。 驻守在崇孝寨的福建和尚兵,也被范汝为带过来。 至于黄佐、刘锐麾下的降兵,这种时候不值得信任,被白祺扔去围困沅江县城。 明军列阵之后,并不急于进攻。 阵前那一排木炮,同样也让钟全、刘衡心悸。 双方要打决战,却又临阵对峙起来。 终究是缺粮的楚军先熬不住,鼓声大作,令旗挥舞,派出前军过来试探性进攻。 这些楚军害怕遭到炮击,各队之间分得很散。 白祺让范汝为带领和尚兵,应付侧方那些辰阳守军,并且还给范汝为分配了三千淮南新兵。 又派数千淮南新兵,前去跟楚军前军正面交战。 楚军是精锐不假,可他们这些日子都没吃饱,rou眼可见的脸颊凹陷下去。 在几轮弓箭互射之后,双方前军打得不分胜负,直接在战场中央胶着起来。 而且,楚军用的也是鸳鸯阵,这玩意儿已经被钟相学去了! 白祺摆出防御姿态的牝阵,却实际又在进攻,牝阵两端的突出部全是木炮。 大阵整体向前缓慢移动,钟全大军如果不动,其前军很快就要陷入包围。 楚军的左右军迅速向前,明军的左右军也抬着木炮加速。 “轰轰轰!” 木炮实心石弹齐射,射程不远,也就百米上下。 正在行进中的楚军,没有受到太大伤亡,但阵型却出现小范围混乱。 彼此距离更近,木炮换上霰弹,小石子天女散花般飞出。 开阔地形,木炮杀伤力真的有限。 “咚咚咚咚!” 鼓声大作,白祺的左右两军,在轮换炮击之后,冲上去跟楚军接战。并立即取得战果,因为他们的敌人被木炮轰乱了阵型。 钟全见状连忙投入更多兵力,好歹把左右军的阵型给稳住。
侧方,范汝为和刘衡也交战在一起。 直到此时,白祺的精锐还没投入战斗。 其中三千精锐,在白祺的中军阵中。另外三千精锐,由林冲率领着搞大迂回包抄。 前几天夜里,林冲就带兵离开了,分批坐小船顺着沅江进洞庭湖。又乘坐水师战船到辰阳以东三十里,在洞庭湖岸边扎营,足足养精蓄锐三日。 昨天晚上,又从洞庭湖坐小船往西,接着弃船在夜间赶路,摸到战场以南六里外,潜伏在沧水河边的树林中。 如此小心翼翼,是害怕被百姓发现,当地农民会给楚军报信。 “呜呜呜~~~” 辰阳城头吹响号角示警,楚军终于发现西南面有大量敌人赶来。 战场周围全是稻田,但水已经干了,甚至出现细小裂缝,再不灌溉很有可能绝收。 林冲带着三千精锐,先是顺着田埂小跑。 他们一个个都穿着三十斤重的铠甲,在烈日之下热得快要晕厥。 在距离战场两里处,才纷纷跳入稻田列阵,蹚着齐膝深的稻草徐徐前进。 林冲出现的位置,是楚军大阵的侧后方。 此时双方正处于胶着状态,而且楚军已经落入下风。主要是军粮不够体力下降,又遭到了两轮炮击,受到重创的左右军已撤下来三支部队。 楚军士气,本来就直线下降。 林冲从侧后方杀入战场,立即让敌人军心大乱。 钟全紧急调动预备队和民夫过去,试图阻挡林冲杀向中军大阵。 白祺也让身边的精锐投入战场,却是去配合福建和尚兵,打算先解决侧面的辰阳守军。 刘衡的辰阳守军缺粮更严重,城外百姓都逃进了城里。城内外百姓每天都得吃饭,也不能白养着,干脆征召大量青壮守城,口粮已减到一天两顿稀的。 体力不足之下,本就被和尚兵压着打,蜀中精锐突然杀出,刘衡只能带着亲兵上去抵挡。 双方刚刚接战,临时招募的一股辰阳楚军,毫无征兆的开始溃逃。他们不仅又累又饿难以持久,而且扛不住战场压力,纷纷朝着县城的方向逃散。 就在这时,楚军主力的右军,也有一股部队崩溃。 那是刚刚换上去的民夫,他们本就士气低落,又发觉主力侧后方在作战。这些民夫不知道什么情况,只知道主力被包抄了,心慌意乱之下只想逃回老家。 楚军的正面、侧面战场,几乎同时出现缺口。 “发令,让巩义带兵撕开敌阵!”白祺终于抓到机会。 巩义是巩休的次子,去年被调去成都做骑将,依靠西南战马训练出六百骑。今年是临时调过来的,上个月才抵达洞庭湖。由于水土不服,仅有五百三十余骑恢复,军营里还躺着许多病号。 这数百骑抓住空档冲过缺口,在干涸的稻田狂飙突进,撵着那支溃逃的敌军而去。 追赶一阵,又回头冲击射箭,配合步兵搅得楚军右军大乱。 楚军这边没有成规模的骑兵,只有一些零星哨骑。阵型完好时不怕骑兵,此刻却是难以抵挡。 不到半刻钟,楚军右军各部接连崩溃。 靠近右军的辰阳楚军,士气也受到影响,出现第二支、第三支溃散部队。 “咚咚咚咚咚!” 白祺亲自擂鼓,下令全军出击。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楚军征召的乡兵和民夫争相逃跑,数万溃兵朝着沧浪河方向飞奔。 “王爷,快走!” 亲兵拖着钟全撤离,再不走就别想跑了,因为钟全的中军已被林冲给突破。 钟全仿佛失去了灵魂,面若死灰望着战场,任由亲兵把自己拖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