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十九) (第3/4页)

所反映历史上最早的八卦卜筮记录,这里我们介绍属地下发现的竹简,所记载历史上最早的八卦《容筮法》。这就是清华大学所藏属战国中晚期的竹简上八卦《筮法》和《别卦》(六十四卦)内容。

    一、清华简的发现与命名的《筮法》内容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此批竹简已不知出处地点,是清华校友从香港古玩商处购得这批竹简,捐给母校的。

    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别卦》和《算表》3篇文献。其中的《筮法》、《别卦》与先秦八卦筮术有关。

    清华简里所命名的《筮法》内容,从第一节到第十九节,应是算卦所称的六十四卦符号(没有卦名称)上附有类似卦签内容,如《归藏》与《连山》那种在那套符号上挂上文辞格式,但又不同于《归藏》与《连山》都有六十四卦名称,而清华简《筮法》里没有写名称。

    而《筮法》凡每个六联体符号(卦画符号)上挂上去却是占卜吉凶的事情。如死生,战等事。

    如《筮法》章节内容:

    “第一节:死生

    第二节:得

    第三~七节丨享、更、至、取妻、仇

    第八~十三节

    第十四节:贞丈夫女子

    第十五~十七节:得、战、成

    第十八、第十九节:志事、军旅”

    以下的章节则是卜筮理论与方法。这应是一套早期的完整八卦筮术与筮法,后遗佚无疑。

    “第二十节:四位表

    第二十一~第二十三节:四季吉凶、乾坤运转、果

    第二十四节:卦位图、人身图

    第二十五节:天干与卦

    第二十六节:祟

    第二十七节:地支与卦

    第二十八节:地支与爻

    第二十九节:爻象

    第三十节:十七命”

    《筮法》包括重复的六联体符号共有一百一十多个卦符号下挂有三几个吉凶文辞,犹如卦签那般。

    《筮法》中的八卦取象与《易传·说卦传》有同有异,且由其筮占之独特性来看,当属于独立的八卦筮术,与《周易》无关。

    全篇并没有任何类似《周易》卦爻辞的内容。除了所谓八经卦有卦名之外,其余所谓的别卦里并没有卦名。

    二、清华简命名的《别卦》内容

    所谓《别卦》有七支竹简,从内容推断,原来应为八支,第三支缺失。

    清华简所命名的《别卦》(这是算卦上的称谓,是相对于经卦的称法)是指六十四卦,即六十四卦画和卦名称才可称《别卦》。可《别卦》内容里只有八卦符号和六十四卦里的卦名称。而清华简命名的《别卦》上并不是六十四卦符号,只是八卦符号。现有七支竹简(遗失一只竹简,应为八卦中的《坎》卦),每支竹简上自上而下排列的是七个相同的一个八卦符号。七支竹简上共有四十九个卦名称(若加上缺失一支竹简,也不过共有五十六个卦名称,也不够六十四个卦名称,可能类如本宫主卦没有写上,若加上领头的一卦,八支简就是一套六十四卦全图了),即每支竹简上有七个相同八卦符号,而每个相同的八卦符号下则是不相同的别卦(六十四卦名称)名称。如:第一支竹简上自上往下排列有七个八经卦里的《乾》卦符号“”,七个《乾》卦符号下依次排列有七个别卦名称“否、遁、履、讼、同人、无妄、姤”(当然竹简上这些字有所区别),从竹简上看写的符号是属八经卦符号,而符号下录的名称属所谓别卦里名称。这也可以说是将七个所谓别卦里名称符号的内卦(即下三画符号)省略掉,只写出所谓别卦里名称所属卦画符号里的外卦符号。而这七个所谓别卦中的名称正好外卦是相同的八经卦之一,而内卦则是八经卦不相同的卦符号,由两个八经卦符号相合,正是那七个别卦名称和卦符号。单由七支竹简上的八卦符号看,类如西汉京房的八宫卦分属性质那样,似八宫卦属。

    从清华所藏竹简的《筮法》与《别卦》内容来看与《周易》没有什么关系。不反映《周易》的竹丝马迹,也不涉及《周易》一书的只言片语。由此来看八卦筮法在先秦本是独立于《周易》一书之外另起炉灶的筮术,这是从可信地下最早资料(清华竹简)发现的《筮法》与《别卦》所证明。这也由此证明原创《周易》成书后被后人命了六十四名称后,并篡改成春秋《周易》文本后,原创《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演变六十四卦符号(卦符号也又了卦名称),成为卜筮工具。六十四卦符号里又有了八卦取象,自此形成了八卦筮法,并以春秋《周易》文本格式,用来卜筮。形成了如《左传》一书记载的那种“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即衍生出的六十四卦是卜筮工具(即起卦推演出某一卦),八卦取象成了筮法内容,并结春秋《周易》文本里文辞当卜辞(无论把《论语》分割装进卦符号里,在史巫眼里也变成算卦辞,《周易》文辞分割变成卦爻辞,也就成了算卦辞)而附会,联想人事的吉凶(所谓的算卦)。这清华简《筮法》、《别卦》内容不杂《周易》文辞,说明在战国中期,八卦筮法卜筮已独立于《周易》之外,是独立成筮法体系,不再如《左传》里记载的那样,八卦取象卜筮运用春秋《周易》文本,并结合《周易》文辞当占辞的卜筮方法。由此说明《周易》一书在战国后期已逐步恢复到儒家经典书籍地位,才有战国后期诸子学术里不凡对《周易》内容的引用,才有了西汉把《周易》作为经之首。正是八卦筮法与六十四卦符号成为卜筮工具,自成算卦体系,《周易》才不再当作算卦书而用。

    总之,由清华简所命名《筮法》及《别卦》内容来看,由此说明以下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