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大发现》(四十九) (第4/4页)
种推理思维方式运用。传统上的认知方法,就是一种类比联想思维。 这里通过《泰》里的“卦画”符号中的“乾”、“坤”(八卦取象)两卦符号所象征的“天”、“地”取象来类比推理出一番道理。而这种得来的理论,并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感性的比类认识。这就是用天道观来比类人道秩序。 我们知道在《荀子》里已进行过理性的启蒙,即所做的贡献是天人分离思想。可这《彖》文里的意思更符合秦汉之际的时代背景,讲述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彰显神秘主义思想。 《彖》文作者用今本《周易》里的八卦“卦象”与“阴阳”学说而生发出的一套理论,人们不但没有质疑,而且还认为是那个理。这种学问传统上也就习惯的被接受。且不说这《泰》篇里的“小往大事,吉亨”本身就不是通过画符号的象征而产生出来的文章句子。而后人则用八卦符号取象去解释《周易》里文辞,自然是阴差阳错及南辕北辙。 《周易》原创这句话本是另有一番意思,可作《彖》文的作者是见卦画符号而按后来发展的“卦象学”与“阴阳”学说而释论这句话,本身已与《周易》里的原文意思不相符的。完全“训”出一番新理论来。这其实是叫“望画生义”的典范,一套“卦学”上的六十四卦画符号可以生生不息出很多后封建社会里的理论来。后封建社会里产生的“易学”内容无不从“六十四卦画符号”里生发出无穷的学问来,至到今天已然生生不息。这是望“画”生义的传统没有断裂的表现。今天的说什么“立体易”、“科学易”、“基因易”等,都是抱着“六十四卦画符号”而“望画生义”而已,实乃与原创《周易》一书没有什么关系了。 有一则笑谈,可用来对比理解《易传》里一些文章所谓解释《周易》的方法。 2009年10月27号下午,看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有一则访谈,是网上传说重庆某县某镇有一个卖“后悔药”的神医。记者去到那里采访,所见是一位四十多的女盲人,在镇上自家的门面房里为人治病。因名气大,成为神医,找她看病的人多时每天三四百人,一些远道而去的看病者,还得在镇上住上三四天时间,才能排到看病给药。那位为病患者看病的女盲人,本身是一个文盲,更别说有什么行医执照了。那号称“神医”的女盲人卖出的药也不贵,每副4.5元,是三种草药,无论何病都这三味草药。还有用矿泉水瓶装的水称是“神水”,也能治病。还有被那个叫刘太菊的“神医”用手画过的鸡蛋,称“神蛋”,吃了也能治病。这叫刘太菊的女盲人用这种方法,却也发家致富了。能在镇上有临街的门面住房,说明是当地的富户。当地的群众也认为叫刘太菊女人看病是假的,但是还是认为人家该发财。 记者见到刘神医家满墙上挂着不少病人送的锦旗,其中有这么一个锦旗,把中国的古代神医华佗和国外在护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南丁格尔写到一面锦旗上以表达刘神医有华佗之医术,南丁格尔之情怀。而记者问“神医”刘太菊知道不知道南丁格尔,南丁格尔是干啥的?刘神医翻翻眼,想了想说道:“‘难’,就是他有难治的病,不好治吧。‘隔’,就是隔着很远的地方。就是很远的地方隔着山,我就能给治好,一个电话过去,就能治好那病”。此说一出,不能不让记者感到惊奇(看这个报导的电视观众肯定也非常惊奇)。一是刘太菊解释记者的问话使人惊奇;二是刘太菊的医术让人感到惊奇。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能治好那隔山之远的难治之病。至于解释记者提问的“南丁格尔”,这个“神医”刘太菊的回答恐怕一般观众并不在意,而刘神医回答记者提问的“南丁格尔”是干啥的,就是典型的“听音生义”的解释法。刘太菊本身就不知道“南丁格尔”是啥,自然不懂装懂,按听音根据自己的日常认识来解释一番。若咱们都不知道南丁格尔是一名英国的女护士并且是近代护理学与护士教育的创始人的话。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南丁格尔是干啥的,不也就不太在意刘神医所答的有无道理。 而古代历史上不少解释《周易》一书的“易学”文章就是望画生义(卦画符号产生的学说)的东西,与这则“听音生义”有类似的道理。正因很多人并不懂得《周易》一书的实质含义,那些解释《周易》一书的“易学”文章的作者本身也没有真正弄懂《周易》原文的意思,就望画生出意思来。而不懂《周易》的读者看到那些“易学”文章还能认为说的是对与错呢? 现如今学者共识《周易》文辞古奥难懂,说明是弄不懂。既然弄不懂,那么谁怎样解释就无法提出质疑了。正如刘“神医”为记者解释南丁格尔时,是听音出义。可我们已知道什么是南丁格尔,才认为刘“神医”的说法成为天下笑谈,若都不知道“南丁格尔”是什么时,还能认为刘“神医”回答的错误吗?可笑吗? 《彖》文作者解释《周易》虽然没有背离从义理角度出发,总之并不是解释什么占筮之辞的,只不过《彖》文作者运用的是八卦取象及阴阳学说来解释《周易》时发生出一套儒家的道德政治理念来,但已加杂着神秘主义思想。 《彖》文作者目的是从解释《周易》过程中建构出一种新的理论学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好处是《彖》文作者并不是通过解释《周易》在回答如何占筮,还是讲占筮的。但流害是用八经卦取象和阴阳学说去解释《周易》,已不是原本《周易》的意思了。一是那种解释本不与《周易》原意相符合;二是为以后解释《周易》埋下了恶果,这恶果就是使后来解释《周易》越来越偏离了《周易》的本义,也正是后封建“象数易学”的甚嚣尘上。这恶果变是一连串的《系辞》、《卦说》、“象数易”、“图式易”等。把《周易》解释的越来越不是《周易》了,《周易》越来越被神化了。也把《周易》的本来思想彻底的埋葬,《周易》变成了后封建社会意识领域上政治需要而任意拼对的魔方。 我们前面所引述《彖》文是如何解释《周易》的,已经清楚的看到《彖》文作者是从义理上阐发《周易》的。《彖》共有六十四段文,在所谓释《易》(《周易》)上采取用分解卦画符号里的八卦卦取象。即取象和刚柔、阴阳、天道、爻位等说,而产生出新的儒家道德政治学说。所谓的这种解释不同于现代解释古文的那种做法,给一些难字进行注释,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当然《彖》文也有对所谓的卦名进行字义上的解释)。这《彖》文被所谓的解释《周易》,实际是一种学说的新创立,只不过是在解释经典过程中产生出来。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而已,学术上称其为“微言大义”。 总之,《彖》文在所谓解释《周易》时,作者是紧跟时代理论步伐,运用时代的新学说来阐释今本《周易》,从中阐发出新的思想。但决不是从卜筮(算卦)辞中阐释出哲学思想来。是从《周易》的文辞义理中阐释出新的政治理念。只不过是从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符号里八卦取象(即“象义理”,以八卦取象产生的学术道理),及辞理(从所谓的卦辞里阐发出一凡道理)相结合而阐发出帝制里一套新理论,已不是原创《周易》一书里的义理阐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