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三十八) (第2/3页)

来阐明所论的事理。在《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一书里帝制里编篡,是把《彖》文编在所谓卦辞后面,造成认为是对所谓卦辞的注释,实乃是对所谓整卦文辞的注释。《彖》文里对箕子的说法还是正确的,可到郑玄把《彖》文里说的文王、箕子,转换成圣人君子避小人之害上了,完全离谱了。

    在对所谓爻辞汇编的多家注释,皆以“象数”去穿凿附会,我们可对比看下面《明夷》文的译辞,便知那些注释者的注释犹如胡诌八扯。

    3、附录:

    (1)附录《周易·明夷》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明夷》原创文本格式

    ()明夷,利艰贞。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箕子之明夷,利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②《周易·明夷》春秋文本格式

    ()明夷:利艰贞。

    ()谦: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泰: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复: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丰: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既济:箕子之明夷,利贞。

    ()贲: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③今本《周易·明夷》内容格式

    ()明夷:利艰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2)附录《周易·明夷》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明夷,利艰贞。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箕子之明夷,利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译文)

    三十六、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伤害。但利于所处艰难境地的君子,走出险境,等待未来。

    明夷鸟飞时,它的翅膀垂挂了下来,这是受到了伤害。君子出走在路上,三天没有吃东西。君子前往别处,这是因主人有了说法的缘故。明夷鸟受到伤害,伤在了左腿。要等待拯救的筹码强盛了,迎得的是吉祥。受伤的鸟向南方飞去,暂避得其首领的保护。不可cao之过急,等待时机。那是把君子放入不尊的位置,怎能获得贤人之心,于是出走离开了那个门庭。箕子像受伤的鸟那样,出走到邻国,对未来不是很有利吗?(造成贤人出走)那正是没有了光明,黑暗来临。初始还能光明四方,可后来就暗无天日了。

    (解说)

    “明夷”应是一种鸟,本篇借明夷鸟如“诗”那样来起兴。并借鸟隐喻贤才之人受到伤害被迫出走,但从“明夷”的字面义来看,也含有光明(明)消失(夷)的意思。寓意世道黑暗。

    本篇题目是“明夷,利艰贞”,其中的意思是“政治黑暗,在艰难的环境里,应于守正。”不过还有另一层意思是“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伤害。但利于所处艰难境地的君子,走出险境,等待未来。”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于飞,垂其翼”,这犹如诗歌里的起兴手法,如后来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开篇运用的就是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种起兴本身是对所述事情的象征。在帛书《周易》里是“明夷于飞,垂其左翼”,这可能是通行本《周易》掉了一个“左”字。《诗》里的诗歌一般是四言一句,而且这“左”字是有含义的。古代尊崇“右”,故以右为尊贵的地方,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又以右指亲近,赞助。以左指不亲近,不赞助之意。这里的“明夷于飞,垂其左翼”,虽以鸟来起兴,又以鸟“垂其左翼”来说明是受到伤害。这是用鸟受到伤害,而隐喻着君子受到伤害。故跟着引出“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通过明夷鸟的左翼受到伤害,而引出要表述的是君子受到了伤害。即君子出走在路上,已多天没有吃东西了。这君子受到伤害,而出走在路途上,是何等的落魄。如此的情况是何原因呢?这是“主人有言”。“言”是指说法。君子遭到伤害,正是与“主人”有关。这是讲因“主人”的错误,造成君子的出走。

    “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左股”:左边大腿,喻指受到不尊的地位。“拯”:拯救,援救。

    本段还是用明夷鸟来隐喻君子受到伤害。怎样伤害了君子,而是“夷于左股”,这是用明夷鸟伤其左腿来隐喻出走的君子没有得到“主人”的重视。这里的“左”已然是隐喻着君子(这里的“君子”已然是“亦君亦臣”身份角色)失去了尊崇与亲近。“用拯马壮”也是比喻,寓意君子要学会隐忍等待,等到拯救的筹码足够时,才赢得的是吉祥。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南狩”:狩猎于南方。“大首”:首领。

    本段是承上段意思,继续讲述受到伤害的君子向南方避难,得到保护,但不可cao之过急。这里的“疾”是指急速。这是讲受伤害的君子得到暂时的庇护,要等待时机。

    “入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