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六) (第2/3页)

故称《未济》也”是一丘之貉。李鼎祚同样是以“象数”而穿凿附会这所谓的卦辞内容。

    我们再看对所谓“九二”爻辞“曳其轮,贞吉”,所汇编的两家注释。

    姚信的注释是:“《坎》为曳,为轮,两阴夹阳,轮之象也。二应于五,而隔于四,止则据初,故"曳其轮"。处中而行,故曰"贞吉"”。

    而干宝注释是:“《坎》为轮。《离》为牛,牛曳轮。上以承五命,犹东蕃之诸侯,共攻三监,以康周道,故曰"贞吉"也。”

    这两家皆属“象数派”,而注释“曳其轮,贞吉”皆以“象数”穿凿附会。不过虞翻以《坎》卦取象为“轮”,通过爻位爻画不同而附会“曳其轮”。而干宝则从《离》卦取象为“牛”,就联想到“曳其轮”。

    看这种注释既好笑,又好玩。好笑的是那种通过八卦取象而说《周易》文辞内容,是个愚蠢无知;好玩的是那种通过八卦符号象形而附会所注释的文辞之意,犹如游戏般的玩儿。如姚信注释的“《坎》为曳,为轮,两阴夹阳,轮之象也,二应于五,而隔于四,止则据初,故"曳其轮"”。

    这正是通过所谓本卦里的八卦之《坎》卦取象为“轮”,而穿凿“曳其轮”里“轮”的说法,这是以“象数”里八卦取象而穿凿附会,这就是可笑之说。

    “两阴夹阳,轮之象也”,这是姚信通过八卦里《坎》卦符号三画里两阳爻包一阳爻形象,所认为象车轮那样的说法,这岂不是玩耍儿戏吗!姚信又通过卦爻位之说,而附会出“二应于五,而隔于四,止则据初,故"曳其轮"”这般转轴子的文字游戏说法,岂不是既好笑,又好玩吗?

    而干宝同对这句文辞的注释,与姚信的说法是个大差不差,只是干宝又引用史事而穿凿其中。

    而“曳其轮,贞吉”在《周易·未济》文里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一句比喻,意是“大车牵引着车轮,车子就正确的行驶向前”来比喻有了正确的方向,前途吉祥的道理。

    3、附录:

    (1)附录《周易·未济》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未济》原创文本格式

    ()未济,亨。

    小狐讫济,儒其尾,无攸利。儒其尾,吝。曳其轮,贞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②《周易·未济》春秋文本格式

    ()未济:亨。小狐讫济,濡其尾,无攸利。

    ()睽:濡其尾,吝。

    ()晋:曳其轮,贞吉。

    ()鼎: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蒙: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讼: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解: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③今本《周易·未济》内容格式

    ()未济:亨。小狐讫济,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2)附录《周易·未济》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未济、亨。

    小狐讫济,儒其尾,无攸利。儒其尾,吝。曳其轮,贞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译文)

    六十四、事情尚未成功,(再接再励)亨通。

    小狐狸将要渡河时,水湿了尾巴,看来渡河有所不利。(小狐狸)过河湿了尾巴,看来过河有了困难。牵引着车轮,车子就正确的行驶向前。过河没有成功,强渡面临着凶险。若利于完成大事业,应坚守正道,才能成功吉祥,悔恨消失。(高宗)以雷霆之势征讨鬼方之国,经过三年的征讨,归属封赏为一个诸侯大国。坚守正道,前途吉祥,没有悔恨。君子的光耀,在于有了爱,前途光明吉祥。有了爱,也就有了主宾的礼仪规矩,没有害咎;反之,如同过河侵湿到头顶,正是丧失了爱,才导致这种灭顶之灾的发生。

    (解说)

    “未济:亨。小狐讫济,儒其尾,无攸利。”

    “未”:没有,不曾。“未济”:还没有渡过河。“汔(qì):差不多。本篇题目与上篇《既济》是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述。《既济》是讲成功以后如何保持与发展的道理。而《未济》是面对还没有成功的局面,应如何对待,如何发展的问题。本题目是用小狐狸涉河而浸湿了尾巴,面对过河困难而没有成功来比喻政治上如何克服困难,面对不利局面,如何变为有利,面对社会与政治上出现的问题而去改变,完成“未济”到“既济”而讲述的辩证道理。

    “儒其尾,吝。”

    “儒”:沾湿。“尾”:尾巴。

    本句直译是“小狐狸将要渡河时,水湿了尾巴,看来渡河有所不利。”这是比喻当前面临的困难局面,如何克服的问题。

    “曳其轮,贞吉。”

    “曳”:牵引。

    本句是用“大车牵引着车轮,车子就正确的行驶向前”来比喻有了正确的方向,前途吉祥。

    “未济,征凶。”

    “未济”:没有成功。

    本句意思是“过河没有成功,冒险进行就有凶险。”这是寓意条件不具备时,强行去做某种事情,就会招致凶险。

    “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涉”:进入。“大川”:大地。“震”:雷霆之势。“鬼方”:方国。

    本段意是“若有利于完成大事业,应坚守正道,才能成功吉祥,悔恨消失。(高宗)以雷霆之势征讨鬼方之国,经过三年的征讨,归属封赏为一个诸侯大国。”本段引述历史事件喻说道理,强调的是坚守正道,才是完成大业的根本。

    “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光”:光荣,照耀。“有孚”:有爱。

    本段意思是“坚守正道,前途吉祥,没有悔恨。这正是君子的光荣使命,在于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