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七节 相同的抉择 (第1/2页)
下一页 怀化的初冬,气温从九月的接近二十度,直降到只有大约七八度。 日照也开始缩短。 白天越来越短,而夜晚越来越长。 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 陈骑在马上,看着自己身后的庞大军阵,脸色得意而骄傲。 他这个西北都尉,在半年前,还只是个空架子。 算上家臣跟仆从,加起来也才千把号人。 但现在,他麾下光是骑兵,就有接近一千五百人,算上家臣,差不多一千七百骑。 骑兵规模从无到有。 而且,甲具齐全,弓马完备。 他甚至花了大价钱,通过运作和疏通关系,从棘门军那边挖来了两个队率和几个什长来当军官。 棘门军是汉家老牌的野战军团了,因为常年驻屯在棘门而得名。 而棘门军的创始人,恰好是如今的汉楼船将军徐悍的老爹,松滋夷候徐历。 有着这层关系在,陈自然懂得利用了。 只是…… 陈叹了口气。 比起他哥哥,他还是大大不如啊! 陈须比他狠多了。 直接靠着关系和开后门,挖来了一整个的霸上军的司马…… 连人带马带装备,全部挖过来。 走的是丞相和宗正的关系,用的是调令霸上军的创始人,正是当今宗正刘礼,而刘礼目前正在做着当楚王的梦,所以,对东宫的要求无所不从。 更可怕的是,陈须还把护军也挖走了一个队。 还是驻屯在怀化的老牌队伍。 与之相比,他的这些军队,就只是一支杂牌军而已。 多数骑兵,都是新兵蛋子。 基本上都是从北地郡刚刚训练出来,连杀人都没杀过的新兵。 不过…… 陈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回望着自己哥哥的那个‘崇化’城所在的方向,陈在心里想道:“任你狡猾如狐,也要吃我的洗脚水!” 在陈看来,自己的哥哥虽然比较聪明,想出了‘丢巡逻队’这一招。 但他还是不够灵活。 所以,现在,他就只能在自己屁股后面吃灰了! “继续前进,先达饶乐水者,赏黄金十金!”陈大声下令,激励着自己的军队。 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倭奴们,听到自己的主人的声音,立刻就兴奋了起来,他们背着或者挑着一袋袋的粮食,麻袋,或者推着小车,在崎岖不平的平原上,奋力前进。 而骑兵们也都开始兴奋起来,策马疾行。 倭奴们则推着各种小车,挑着物资,与两千多步兵一起,跟在骑兵的身后。 陈很清楚,他此行要去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要取得什么成果? “不知道我那位大兄此刻是个什么表情……”陈在心里得意的想着。 讲道理的话,当初,两兄弟抓阄,陈是拿了乌恒,而鲜卑归陈须。 但是…… 天子可没说,他陈只能管乌恒,而不能插手鲜卑吧? 汉家可从来不讲什么公平竞争。 先拿到手里,吃到肚子里,那就是你的。 反之,你要动作不够快,被人抢了,那也是你活该! 像四年前,吴楚作乱,红候刘福首先跳出来跪舔先帝,先帝当初也允诺,册封其为楚王,诏书跟命令都下了。 但结果呢? 现在,平陆候宗正刘礼已经内定了楚王之位。 为什么? 因为刘富在得了先帝允诺后,就自以为高枕无忧了。 结果…… 人家刘礼积极运作,一边给朝廷联络楚国的贵族和将军,帮着周亚夫大军解决了许多问题,表现出了他的能力和立场,然后,又拼命给东宫塞东西,拍马屁,尤其是拍的陈的老妈很开心。 于是,这楚王的归属立刻就出现了疑问。 最后,最重要的是汉家制度:凡是没归档备案的诏书,哪怕是真的,也不具备法律效用。 而先帝给刘富的那个诏书和命令,偏偏没有备案…… 这个例子告诉陈。 想捞功劳,就要眼疾手快,来不得犹豫。 就像这次吧。 虽然陈须先脑洞出了‘丢巡逻队’。 但他胆子不够大,没有当机立断,而是还要先去请示薄世。 “没办法喽……”陈勒马前行,得意不已:“大兄啊,您的这个赎死令,愚弟就不客气了……” 其实在一开始,陈也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哥哥在玩什么花招。 最后还是他最近新交的一个朋友提醒了他。 这位朋友是如今在整个怀化郡,都混的风生水起的句注军屯垦团校尉刀间。 刀间是这么对他说的:西部都尉走失巡逻队?非也!臣以为,其多半是要以此为借口,狐假虎威,仗马邑之胜之威,凌于鲜卑也,以此兵不血刃而收之! 陈听完,马上就领悟过来了。 他在怀化虽然呆的时间不长,但因为节cao掉的快,什么事情都干过。 其中走私和贩奴,他更是干的飞起,完全没有半点君候和汉家外戚的模样。 正因为如此,陈对乌恒和鲜卑这两个邻居了解很深。 乌恒人呢,一直是游牧渔猎维生。 但鲜卑就不同了。 他们居然在搞定居,在玩农耕和井田! 这还了得! 陈虽然不学无术,也没认真读过书。 但是,他在长安时,有事没事就往宫里跑,对皇帝妹夫的秉性和心思还是比较了解的。 因此,陈知道,自己的皇帝妹夫最恨的夷狄,就是那种不用中国文字制度,自己别出心裁,要玩一个新花样的渣渣。 在这样的渣渣里,农耕比游牧,更令其厌恶和讨厌。 原因,陈也知道。 因为皇帝妹夫亲口跟他解释过夫夷狄,其游牧,虽别立制度,文字,然其愚昧,不足为患,然农耕则不然,别立制度文字,等若与我诸夏宣战,必诛杀斩绝之! 其实说到底,只是因为游牧民族哪怕自己玩文字制度,也没办法跟中国竞争,也不具备与中国文化竞争的潜力。 但农耕就不同了。 农耕民族自己玩一套文字制度,或许一开始没什么,但久而久之,千百年后,却可能出现一个与诸夏文明竞争的敌人。 更可怕的是,这个敌人还可能用他的价值观和文化,侵染和污染诸夏的藩国百姓甚至诸夏自己本身。 这样的敌人,留不得! 必须斩草除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