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涯州你好 (第2/2页)
大规模的制造也非难事。 但是,绝缘又成了问题。在橡胶没有应用之前,根本没有适合应用的绝缘外皮。 其实橡胶也不行,因为其特性不耐高温,且易老化,但是作为导线的基本要求还是够了。民学的人只能是先用着,以后再继续寻找替代品。 还有就是电磁感应器。 名字听起来高大尚,其实就是最最基本的电阻继电器。 在后世,只要是见过实物,有资源,连初中生都成造出有线电台,而且是声波接收的那种“高级货”。 但是,这里是大宋。 唐奕懂原理,但也不是专业。他把基础教下去,之后的事就只能靠民学的人自己一点点去摸索,去创造。 唐奕只是一个“1”,后面一直到“10”都是民学的孩子们没日没夜的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 ...... ———————— 此时此刻,摆在吴育面前的,就是一个最最简陋、最最低级的“接收机”。而一根五里长,裹着橡胶外皮的铜线,则是连接着大海深处的野猪岛。 在那里,同样是最简陋、最低级的一台单点、单向发报机正在待命。 几个观澜民学出身的年青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阳光地里的日晷,只等约定的时辰一到.... “可以了...开机....” “发报!!” 当阴影正好指向申时之时,韩久久娇躯一振,下令开机。 滴... 滴滴滴... 十一世纪,人类的第一道电波向大海对面的涯州城,传播开去!! 电报很简单... 只有四个字: 涯州....你好。 ...... ———————— “来了!!!” 海对面的吴育,看见接收机上的划针剧烈的晃动起来,忍不住失态大叫。 “快!!快!!” “快记录!!” 不用吴相公提醒,沈括已经等不及的按照划针在纸面上划下的轨迹奋笔疾书,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点....划...划...点。” 整个人专注至极!! ...... 旁边的富弼都看傻了,这帮人疯了不成?
一时之间也忘了与吴育计较,靠到其身旁。 “这是做甚??” “别添乱!!”吴老头一点都不客气。 现在哪有心思管富弼?接收机确实动了,可是在沈括没有彻底破译之前,谁也拿不准那律动的划针之下到底是乱码,还是野猪岛上的人为发报。 “且等存中的结果。” 富弼不说话了,心里却打定主意,要和吴育绝交! 另一边。 划针终于停了下来,沈括又把记录下来的简单“点划”,按顺序,几个一组,翻译成数字。 数字又是四数一组......记录下来,随后便开始翻找身边的。 富弼好奇又撇了一眼,鼓捣到现在,只剩四组,十六个数字... 而吴育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抢前两步: “是什么??” 沈括缓缓抬头,全身都在颤抖。 “涯州!!!你、好!” “当真?” 吴育亦是激动莫名。 “真的是...涯州你好??” “千真万确!!”沈括大吼。“我们成功了!!” “好!C!C!!” 吴育握着拳头,重挥三下连叫三好。 “快!!速将喜讯报知京师!!” “让唐子浩出钱,老夫这回要扯一条从涯州到琼州的线路,看看两百里外能不能有此效果。” 富弼在一旁,不但听的呆呆傻傻,看也看傻了。 看着沈括手里那四个字,老相公脑袋里冒出一堆问号。 “这...这是何物??” 特么大铁盒子会说话了? 吴育心情大好,终于有工夫搭理搭理富相公了。 一脸得瑟,指着桌上之物道:“此为‘电报’,神奇无比!” “电报?”富弼不懂。“何为电报?” 只见吴育一脸的嫌弃,“电就是电,报就是报!!什么叫何为电报?” “电??什么是电?天雷闪电??” “对!!”吴育点头。“就是闪电!不过...” “电报所用之闪电乃人力所及,非是天赠。” 人力都能造出闪电了?富相公一脸的发懵。 只闻吴育继续道:“不是这铁盒会说话。” “而是.....” 神密一笑,凑到富弼耳边,“知道这声‘涯州你好’是从哪里来的吗?” “哪里?” “那里!!”吴育一指海面,远处隐约可见的里猪岛。“从数里之外,由同样这么一个铁盒子而来!” “啊!?真的假的?” 富相公此时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这也太荒诞了吧?? 在这个出门靠走,治安靠狗,通信靠吼的时代,纵使富相公满腹经纶,也无法理解吴育口中那玄之又玄的东西。 不过,等富弼终于听明白,电报到底是何物之后。他也震惊了。 千里传讯,瞬息而至!! 这是只有神怪故事里才有仙法,居然被大宋弄出来了。 老相公简直无法想象,民学的年青人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涯州你好....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四个字,却重于万斤,绝对不辜负改变天下这个名头。 很简单的道理,且不说这千里传讯在别处会是何应用。 单单是国防政务,联通诸州,就已经足够改变大宋的很多东西。 打个比方。 如果早有电报,那么... 军事的指挥周期将变得无限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王安石那份假旨刚出京,唐奕就可通过电报知晓一切,他可以从容的一路北上。 如果早有电报,大辽资助五国部的情报一经得到,大宋就可以急电辽河口加以防范,可能阎王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如果早有电报,狄汉臣可以就坐在开封的枢密院里指挥燕云之战,甚至南疆军务亦可由他一人掌控。 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之中,把通讯周期从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缩短到一瞬间......这种优势将是颠覆性的!! 包括大宋政务,各州各府有何急务,一封电报,马上朝廷就能作出反应。 那是什么效果? 富相公终于明白吴育为什么撇下他了.... ...... ”涯州...你好!!“ 这四字之重,确实比他富弼要重得多得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