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六百八十章 太子远征(5) (第2/2页)
部队到达了刚刚小林浩二扎营的地点,由于有战马的运输,所以东北军的体力耗费不大,随后杜晖带着部队开始沿着小林浩二的尾巴追了下去,因为东北军有大量的骑兵,小林浩二现在手头的粮食还可以维持半个月左右,他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他要在这半个月翻越眼前这座看似不太高的大山,结果他遇到了大麻烦,山路都是这样,看着没什么,但一定要真的走起来问题就来了,并且这些大山根本就没有开化,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越往里就越陡峭不说,并且连路都没有,而杜晖集结好部队开始追击时,他让战士们也配备半个月的口粮,同时让后续的部队慢慢跟进,其实杜晖为何要选择在高原上作战呢!还不是他的战士携带了氧气瓶的缘故吗?到时候不要说战斗,在上面多呆几天后,只要小鬼子出现高原反应,就是自己攻击的时刻了,这也是那些运输机带来的东西,而杜晖一直没有让李兆麟他们动,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并且杜晖用计策,逼着小林浩二离开自己千辛万苦修建的碉堡等要塞,又把他们给逼进入高原,本来他们都在海拔米的高度上作战,只是这个高度上还没有什么不适,但随着小林浩二带着部队越走越远,问题就来,只要进入海拔3000米高度,首先就是士兵衣服开始单薄了,虽然现在是夏天,但山风还是有些刺骨的,经过2天的跋涉,也就是9月4日,当他们到了海拔4000米后,就连小林浩二也开始感觉不适,以往的时候很少有军队在这个高度开战,所以要注意什么根本就没有战例可循,如果史书上有记载也好啊!而杜晖就是这么个人,一个小小的发明就让接下来的战斗变的简单多了。
从进入海拔3500米后,杜晖让部队打开呼吸机,并且是一半一半的用,吸两口空气,吸一口氧气,这样的话士兵没有多少不适,并且这个时候杜晖的追击部队已经减员了,其他的部队杜晖让他们不要跟进了,他仅仅带了3000人上来,在海拔4500米的高度上,小林浩二首先就是感到无以为继了,并且他还迷路了,本来他该往西走的,可结果呢!因为山里没有路,他也没有办法,沿着山脉延伸的角度往里走,结果海拔是越走越高,还有一般的情况下,煮饭要在100°,但是现在由于海拔升高的原因,水到了80多度就沸腾了,并且有些要克服这些困难,小林浩二本来以为能吃半个月的粮食,仅仅吃了三天就快见底了,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更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他们的电台到了这里居然不能工作了,好像这片大山里有一种神秘的磁场一样,结果更加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小林浩二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走了,当他得知后面上来的部队人数不多时,他开始准备反击,就是临死也要抓几个垫背的,因为是杜晖亲自带队,所以小林浩二部的动向根本就瞒不过杜晖的眼睛,随后杜晖让部队准备防御,小林浩二从后面东北军的动向上也明白了敌人的意图,不过在他面前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命令第四师团所有的士兵都冲下去和敌人拼了。 双方本来有大约3公里左右的距离,而杜晖布置防御的态势就是要麻痹鬼子,所以当小林浩二带着部队往山下冲时,杜晖马上带着部队开始撤退,这种打法让小林浩二和他的士兵极度不适应,只要鬼子停止冲锋,杜晖就让部队粘上去,要是鬼子想接触,杜晖就命令部队脱离,反复几次后,小鬼子被杜晖拖的拉稀了,本来海拔这么高,空气就稀薄,就是走路都开始变的越来越困难了,鬼子还进行冲锋的战术动作,不累死就怪了,但是第四师团的官兵也不是盖的,小林浩二也明白了对面东北军在想什么,他知道自己只有带着部队原路返回才可以,否则自己想拼命都没有机会,而这更是杜晖想要的。 开战前谁都没有想到和日军第四师团的仗会打成这样,小林浩二在杜晖面前真是一筹莫展不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输到哪里了,用他的话来说这仗还没有打,怎么就结束了呢!并且自己还败的这么惨,而杜晖呢!他又创造了一项军事史上的奇迹,9月8日,小林浩二带着部队重新出现在原来自己扎营处的对面1000米左右的位置上,而对面是杜晖和他的东北军早已布置好的防线,一边是吃的肚满肠肥嗷嗷叫的东北军战士,一边是饿的前胸贴后背,并且还有些鬼子在高原反应中还没有完全反过劲来呢!双方的交手小林浩二注定会饮恨当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