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_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六百八十七章 沙漠之狐(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六百八十七章 沙漠之狐(4) (第2/2页)

军重创,尤其是金河雅史,每一次他的部队都参加了,同时在和金河雅史的闲聊中,隆美尔也知道,日军和中国人的作战方式基本都是点杀敌人,他们很少用机枪或者是冲锋枪突突,毕竟资源要相对匮乏一些,部队抵达隆美尔的大本营时,金河雅史的部队已经不足500人了,300多战士牺牲在沿途,不过这让隆美尔把金河雅史完全当成了自己人,而在接近一个月的撤退中,隆美尔还惊奇的发现了这些“日本人”居然如此的吃苦耐劳,意大利军队已经被累的不成人形了,就连自己的德国部队也有些吃不消了,而眼前这些日本人居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疲惫,这也让隆美尔打消了最后一个怀疑的念头,要知道就算他们坐船从斯里兰卡败退到非洲索马里,就从索马里跑到阿拉曼这段距离,也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并且他们还没有固定的补给,还要遭到敌人的追杀,所以这是隆美尔心里一直都存在的“疙瘩”不过经过这一役,他彻底的释然了。

    隆美尔的反击在12月底开始,结果隆美尔和蒙哥马利打成了一场你追我逐的拉锯战,不够隆美尔的反击开始后,蒙哥马利有点招架不住了,他在阿拉曼至托布鲁克港的沿途设置了大量的补给据点,但是隆美尔这一次运用了自己精锐的第七装甲师团进行反击,而蒙哥马利部由于进行了一个多月左右的急行军,途中还要作战,根本不可能和精锐的的确装甲师比拟,隆美尔带着第七师一击击溃蒙哥马利的先头部队后,企图和蒙哥马利的主力进行决战,蒙哥马利知道战况急转直下,所以带着部队马上往阿拉曼撤退,不过途中还是被隆美尔追上,3次大战后,隆美尔击溃蒙哥马利的追击兵团,余1940年1月底再次出现在阿拉曼联军防线前,而整整两个多月了拉锯战,隆美尔一共的损失都不到人,蒙哥马利居然丢失了盟军10万将士的生命,还有这一次隆美尔都感到有点害怕了,主要是金河雅史等的体力,太恐怖了,他所有撤退的兵力到达托布鲁克港时,隆美尔命令他们好好休整,这对于意大利人还是自己的士兵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不过金河雅史拒绝了隆美尔的建议,他希望跟着将军打回去,隆美尔好意的安抚了金河雅史几次,但是都被金河雅史拒绝了,也就是说两个多月变态距离的行军打仗,这些“日本人”居然抗过来了,这不能不让沙漠之狐隆美尔感到惊讶,同时也开始喜欢金河雅史和他的这些战士了。

    蒙哥马利吃了大亏后,也明白自己接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防御、防御还是防御,因为面前的德军人数不多,所以蒙哥马利没有让人从其他地方派遣援兵过来,当然现在也没有多少地方可以给他派遣援兵了,而隆美尔把北非的战报整理后汇报给统帅部的同时,还特别说明了金河雅史和他的“日军”大队的事情,这让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感到,自己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了,毕竟比意大利人强的多的多,还有他们也开始分析中国人的战斗力,毕竟能和日本人抗衡这么久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第二场战斗就是苏芬战争,苏军用自己拙略的表现,让希特勒有了对苏联动武的念头,要知道整个苏芬战争中,苏联军队的战损居然达到了上百万人,就算最后芬兰投降,那也是完全的输在了国力上了,而苏联能赢完全是用人堆的结果,这样的表现如果苏联军队战斗力仅此而已的话,希特勒难道还会对苏联客气吗?苏联拥有高加索油田,还有乌克兰的粮仓,而对德国最有利的就是上述地区都是苏联强行吞并的,那里的民意根本就不亲苏,这些战略资源对将来自己全球制霸来说太重要了,还有这几个月来,海军联盟和英军又进行了几次交手,基本上就是势均力敌的结果,不过德国统帅部明白,英国的舰船再生能力远远不及自己,毕竟目前自己控制了整个欧洲的港口和船厂,假以时日自己完全歼灭英军舰队都有可能,而这个时候最让希特勒头疼的是,美国居然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租借法案”,虽然具体情况不明,不过美国开始租借战船给英国了,这让希特勒感到自己难道要和美国比舰船的制造能力吗?而自己的部队又不可能跑到北美洲去,就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日本人,从地图上看,日本人可以直接派舰队抵达美国东海岸,当然让日本人出兵的话,条件是必须的,他需要跟日本人就这个问题详细的谈一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